《刻石记》
场景一:工艺门·主峰工坊
时间:清晨
人物:
- 门主(青布长衫,手指缠着细麻绳,案上摆着半块青田石)
- 宫束班弟子(九人,各持工具,或坐或站,工坊里飘着木屑与铁锈味)
【开场】
工坊梁柱上悬着“以技载道”的匾额,晨光从雕花木窗漏进来,照见满地狼藉——铸铁弟子阿铁的铁砧上沾着半块没敲完的马蹄铁,绣艺弟子阿绣的绷架上搭着只绣了半只翅膀的凤凰,画师阿墨正蹲在地上,用炭笔给石雕弟子阿石的鞋底子画鬼脸。
门主轻咳一声,案上的刻刀“当啷”掉在石台上。
九人“唰”地立正,动作整齐得像被风吹过的稻禾。
门主:(指案上一卷泛黄竹简)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正版孤本在此。上头有令,咱们工艺门要刻成石碑,立在洛阳城根,聚人族气运。
阿铁:(扛着锤子往前凑)门主,铸铁的活儿我包了!保证碑座比城墙还结实!
阿木:(踹他一脚)傻铁!碑身得用秦岭墨玉,我去选材,保证千年不裂!
阿绣:(举着绣花针)碑头得刻云纹,我描花样!
阿厨:(摸着肚子)刻碑费力气,我炖十锅肉!
门主:(扶额)都住嘴。阿石刻字,阿墨描线,阿修(修复师)备着补裂痕的料,阿风(风水)测方位,阿戏(戏曲)……你给大伙喊号子,别让手劲跑偏。
阿戏:(亮嗓子)得嘞!保证比戏文里的将军令还提神!
众人嘻嘻哈哈散开,阿石摸着竹简上的小篆,突然“咦”了一声。
阿石:这字……“道生一,一生二”,我刻成“道生一,一生肉”行不行?阿厨说肉最养人……
阿厨:(举着锅铲冲过来)好主意!刻上!以后看碑的都想找我打牙祭!
门主抄起案上的抹布扔过去,正砸在阿厨脸上。
场景二:工坊后院·半月后
时间:午后
人物: 宫束班弟子(除门主外)
【剧情】
秦岭墨玉碑身立在院中,阿墨正用朱砂描字,阿石蹲在旁边,手里的刻刀悬在“女娲补天”的纹样上。
阿石:阿戏,你说女娲补天时,用的石头是不是和这墨玉一个味儿?
阿戏正坐在碑座上唱《封神榜》,闻言翻下来:要不你舔舔?
阿石真要凑过去,被阿修拽住后领:别闹!这玉里有铁线纹,你一舔,唾沫渗进去,阿铁就得拿砂纸磨三天!
阿绣蹲在碑头刻云纹,突然尖叫一声。众人围过去,见她手里的刻刀卡在石缝里,旁边多了个歪歪扭扭的小洞。
阿绣:(眼眶发红)我想刻只小凤凰藏在云里……结果刻成了鸡窟窿……
阿木蹲下来瞅了瞅,突然笑出声:这哪是鸡窟窿?像阿墨画的鬼脸!
阿墨正在远处调颜料,听见这话举着笔跑过来:我画的鬼脸比这圆!(指着小洞)这分明是阿厨烙糊的饼!
阿厨从厨房端着肉锅出来,闻言把锅往地上一放:胡说!我烙的饼边是焦的,这洞边是尖的,明明是阿铁打铁时溅的火星烧的!
阿铁扛着锤子路过,立刻瞪眼:我打的铁火星是红的,这洞是白的!是阿风看风水时,拿罗盘砸的吧?
阿风正蹲在碑前摆铜钱,闻言跳起来:我罗盘是铜的,砸出的坑得带铜绿!这分明是……
突然“咚”一声,众人回头,见阿石手里的刻刀掉在地上,他蹲在碑身侧面,半天没抬头。
阿石:(闷闷地)是我刻“共工怒触不周山”时,手滑了,把山尖刻成了糖葫芦……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能掀翻屋顶的笑。阿戏笑得直拍碑座,阿绣笑得眼泪直流,倒把刚才的鸡窟窿忘在了脑后。
阿厨笑得直打嗝:要不……咱把“不周山”改成“糖葫芦山”?以后孩子们来看碑,肯定记得住!
阿墨抹着笑出来的眼泪,突然拍手:我有主意!把阿石刻的糖葫芦山描成赤红色,旁边让阿绣补只叼着糖葫芦的小凤凰,就说是“神鸟献瑞”!
阿石立刻点头:我再刻个小神仙站在旁边,手里举着阿厨烙的饼!
阿修蹲在碑前摸了摸,突然也笑:行!反正阿铁前两天把碑座的边角敲秃了一块,正好让阿木补个石凳,就说是“仙人坐过的地方”!
等门主闻声过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碑身上的“糖葫芦山”旁多了只叼着饼的凤凰,碑座缺角处被阿木补成了莲花座,阿风正往莲花座下埋铜钱,嘴里念叨“这样聚财”,阿戏站在碑顶,正唱新编的《糖葫芦山传奇》。
门主扶着额头,半天说不出话。阿厨举着肉锅跑过来:门主,尝尝我新炖的“聚气肉”,补补您被我们气空的身子!
场景三:洛阳城外·立碑当日
时间:清晨
人物: 宫束班弟子、门主、围观百姓
【高潮】
墨玉碑立在邙山脚下,朝阳照在碑身上,朱砂字泛着红光。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指着碑上的纹样议论纷纷。
“看那云里的小凤凰,嘴里像叼着啥?”
“碑座那莲花座真好看,听说有神仙坐过!”
“哎,那‘不周山’咋看着像糖葫芦?”
宫束班弟子蹲在人群后,听得直乐。阿石拽了拽门主的袖子:门主你看,他们没说不好!
门主没说话,却悄悄把阿石刚才掉的刻刀捡起来,塞进他手里。
突然一阵风起,碑身上的朱砂字仿佛活了过来,“道生一,一生二”的笔画间,似乎有紫气流转。阿风突然“哎呀”一声,指着碑前的铜钱阵:气运……真聚过来了!
百姓们见状,纷纷跪下磕头。阿戏一时兴起,站到碑座上,扯开嗓子唱起来:“西汉有奇书,刻在青石间,神仙来添彩,凡人笑开颜……”
唱到“笑开颜”时,阿石突然憋不住,“噗嗤”笑出声——他看见碑侧自己刻的小神仙,被阿墨描成了歪嘴,正对着“糖葫芦山”流口水。
阿绣捅了他一下,自己却也笑弯了腰:你看阿木补的石凳,被阿厨刻了个小坑,说是“神仙嗑瓜子磕的”!
阿铁笑得直捶阿木的背:我早说过,他刻木头时总偷工减料,你看那坑,比他啃剩的桃核还小!
门主站在碑前,听着身后弟子们的笑闹声,看着百姓们虔诚的脸,突然觉得,这《淮南子》的字里行间,除了大道,似乎还多了点别的——是阿石刻错的糖葫芦山,是阿绣的鸡窟窿凤凰,是这群憨货嘻嘻哈哈间,刻进石头里的人间烟火。
风又起,吹得碑上的云纹仿佛在动,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门主回头,见阿厨正把肉锅递给围观的小孩,阿戏拉着老人讲碑上的故事,阿石蹲在碑前,用手指摸着自己刻错的地方,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门主嘴角忍不住扬起来,心里叹道:罢了,就当是给千年后的人,留个乐子吧。
场景四:工艺门·主峰·十年后
时间:雪天
人物: 门主、阿石(已添了皱纹)
【尾声】
门主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飘雪。阿石捧着一卷拓片进来,是洛阳石碑的拓本。
阿石:(指着拓片上的小凤凰)门主你看,这“鸡窟窿”被雪水浸了十年,倒像真有只鸟在云里飞了。
门主接过拓本,指尖划过“糖葫芦山”的痕迹,突然笑了。拓片上的字里行间,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那群憨货的笑——阿戏的唱腔,阿厨的锅铲响,阿石手滑时的惊呼,还有阿绣被逗哭又笑的抽噎声。
雪落在窗上,融化成水,像极了当年刻碑时,阿绣掉在云纹上的眼泪。
门主:(轻声道)这碑啊,聚的哪是气运?是人间的热乎气儿。
阿石没听清,只顾着指着拓本上的莲花座:阿木去年去洛阳,说那石凳被人摸得发亮,都说坐过能沾福气呢!
门主望着窗外的雪,想起十年前立碑那日,朝阳落在弟子们笑脸上的光,突然觉得,这《淮南子》里的大道,原是藏在这些嘻嘻哈哈的人间烟火里的。
《刻石笑》
工艺门 无名
秦岭墨玉破云来,九手同擎汉卷开。
误把不周雕作串,错将凤喙啄成苔。
锤声混着腔儿唱,肉香缠上笔锋栽。
千载碑前风过处,犹闻憨笑落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