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扇轻合,将那抹匆忙消失在夜色中的挺拔背影彻底隔绝。
韩安禾却并未立刻离开,指尖仍无意识地搭在微凉的窗框上,仿佛在回味方才那短暂而清晰的接触。
夜风拂动她额前的碎发,带来一丝凉意,也吹不散掌心那盒蛤蜊油所带来的、若有似无的温热触感。
粗糙却光滑的贝壳贴合着手心,冰凉的表面下,似乎真的萦绕着另一人残留的、令人心安的温度。
而几步之外,隔壁房间的窗后,韩安珩静静收回了探寻的目光。
他颀长的身躯倚靠着冰凉粗糙的土墙,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形成一道深思的褶皱。
窗外那压低却清晰的短暂对话,那个属于男性、离去时分明带着几分仓促的脚步声,以及姐姐关窗后那片刻的静默,他都清晰地捕捉到了。
那个姓段的男人…他眼神沉静,指节无意识地轻叩着墙面。
他对段俊安本人并无恶感,甚至因其行止端方而存有几分敬重。
只是在这风雨飘摇、前途未卜的年月,任何靠近姐姐的意图,都让他这颗保护欲过盛的心本能地绷紧,只想将那刚萌芽的苗头放在心秤上反复掂量,唯恐姐姐受到丝毫不可预见的委屈或风险。
他沉默地伫立良久,才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重新躺回尚有余温的土炕,却睁着眼,望着糊满旧报纸的顶棚,思绪翻涌,直至夜深。
韩安禾原想着,秋收后这难得的喘息之机,定要狠狠睡上几个懒觉,再仔细规整一下空间里那些粮食,盘算着如何更不着痕迹地改善姐弟俩的伙食。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翌日清晨,她刚起身洗漱完毕,正想着熬点清粥小菜,院门外就传来一阵轻缓又带着几分迟疑的敲门声。
拉开门,晨光熹微中站着的,却不是相熟的知青或婶子。
那姑娘穿着粉色格子罩衫,身量极高,几乎与韩安珩比肩,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胸前,衬得皮肤愈发白皙。
正是段俊安的妹妹,段明珠。
韩安禾之前随姚春花去段家时曾见过她两面,知道她正在县里读高中,是段家的骄傲,也是段家上下呵护备至的老闺女,秋收重活一概不舍得让她沾手,只在家做些轻省家务。
此刻,段明珠微微低着头,双手有些不自在地绞着衣角,脸颊泛着腼腆的红晕,眼神清亮干净,却带着怯生生的好奇,与她北方姑娘的高挑身架形成了奇妙的对比——像是误入陌生领地的小鹿,带着一种与黑土地爽朗气质迥异的、水乡般的温婉与羞涩。
韩安禾眼中掠过一丝讶异。她虽因姚婶的关系认识段明珠,但两人并无深交,对方主动上门,还是头一遭。
“段明珠同志?”韩安禾语气温和,带着询问,“你怎么来了?快请进。”
段明珠像是被这声“同志”叫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轻轻摆手,声音细细软软的,带着点乡音:“不、不进去了,韩知青。我娘让我来跑个腿儿,传个话。”
她顿了顿,稍稍抬起眼,语速稍快了些,像是背书:“娘说明儿个一早,她约了桂花婶子她们上山采榛子去,让俺来告诉你和颜知青一声,别忘了之前说好的,准备一下,明儿个天蒙蒙亮就在村口老树下集合,别忘了带上背篓和厚实点的手套。”
韩安禾闻言,眼睛倏地一亮!
秋收忙碌间隙,姚春花确实提过这茬,当时她和颜莞白又累又向往,还拉着姚春花的胳膊撒娇耍赖,非要跟着去见识见识,姚春花被磨得没法子,笑着应了。
这两日只顾着瘫倒休息,竟将这件期待已久的趣事抛在了脑后!
“呀!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多亏婶子还惦记着,谢谢你特意来告诉我!”韩安禾脸上绽开真心实意的笑容,带着由衷的感激。她忽然想起什么,忙道:“明珠同志你等等!”
她说着,转身快步回屋,从炕柜里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她之前城里带来的桃酥。
她拿出两块,用干净纸重新包好,回到门口,不由分说地塞到段明珠手里。
“辛苦你跑这一趟,这个你拿着甜甜嘴儿。”韩安禾笑容亲和,试图化解对方明显的拘谨。
段明珠看着手里那包散发着甜香和油润气息的桃酥,脸颊瞬间红得像熟透的山楂,连连摆手:“不、不用的,韩知青,这太贵重了……”
“你拿着,垫垫肚子。读书费脑子,得多吃点好的。”韩安禾坚持地将她的手推回去,指尖触及,能感觉到对方轻微的颤抖和窘迫,“明天山上,还得指望你多教教我们怎么认山货呢。”
段明珠捏着那包桃酥,像是捏着一块烫手的山芋,收下不是,退回更不是。她抬头飞快地看了韩安禾一眼,触及对方温暖的笑意,又迅速低下头,声如蚊蚋:“…谢谢韩知青。那、那我先回去了。”
韩安禾望着段明珠那高挑却因羞涩而略显匆忙的背影消失在土路尽头,不由想起昨夜窗外那个同样带着几分仓促离开的挺拔身影,唇角轻轻扬起一个了然的弧度。
这兄妹二人,一个冷硬如钢,一个腼腆似水,性子南辕北辙,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真诚和偶尔流露出的笨拙可爱,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段明珠捏着那包带着体温和甜香的桃酥,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门口,心里还因韩安禾那份真诚的善意而暖融融的。
刚推开院门,差点与正要出门的二哥段俊安撞个满怀。
“二哥!”见到自家兄长,段明珠立刻放松下来,脸上绽开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与方才在知青点时的腼腆判若两人。
“嗯。”段俊安习惯性地应了一声,目光扫过她,脚步未停。然而,就在错身的刹那,他眼角余光瞥见了妹妹手中那个极其眼熟的油纸包。
那纸的花色和捆扎的方式,他绝不会认错,正是他之前托人从县里捎回来的点心所用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