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严词拒绝了女儿的胡闹。
而沈延敬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会装!
事发后,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表现得无比无辜和困扰,让李卫国一家都以为是自家傻闺女一厢情愿、为爱痴狂才闹出这么一出。
后来他和颜菀白谈恋爱的事情曝光,李卫国一家更是对此深信不疑,只觉得是段明珠单相思惹的祸,对沈延敬反而没什么恶感,只觉得他倒霉被缠上。
想到这里,韩安禾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原书里沈延敬能那么熟练地利用段明珠,那么现在,他把目标换成支书李建党的女儿李丁香,岂不是更加顺理成章?
韩安禾又想起今天段明珠跑来八卦时,那小脸上只有纯粹看热闹的兴奋,提起沈延敬的名字时,眼神清澈,没有丝毫的爱慕或羞涩。
这与原书中那段痴缠孽缘简直大相径庭。
她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感叹,难道真是自己这只意外闯入的小蝴蝶,不经意间扇动了翅膀,改变了某些原本的轨迹?
比如,让段明珠避开了那场糟心的“单恋”?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
关于原剧情中大学名额最终会落空的事,韩安禾丝毫没有提醒任何人的打算。
一来无凭无据,说出来也没人信;二来,她可是很期待看到沈延敬机关算尽,最后却发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时的精彩表情!
光是想想,就让她觉得接下来的日子都充满了“盼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延敬俨然成了李支书家的“准女婿”,进出书记家越发频繁自然,甚至开始着手装饰他那间单独的小屋。
添置了些新的暖水瓶、脸盆等物件,虽然不算多贵重,但那精心准备、神采飞扬的模样,明显是在为定亲乃至婚后生活做打算。
他这般春风得意,引得村里那几个原本对他有些心思的姑娘,背地里不知道碎了多少芳心。
而韩安禾这边,日子也过得充实而滋润。
在寄出那份满载着姑姑心意的小衣服包裹后不久,她又收到了报社汇来的一笔稿费。
虽然数额不算巨大,但在乡下地方,也是一笔不错的额外收入了。
原本开春后,她还琢磨着是不是该跟着大部队一起下地干些重活,不能再一直干打猪草这类相对轻省的活儿了。
如今有了稳定的稿费进账,加上空间里悄然成熟的粮食作为底气,她自然不愿再委屈自己去吃那份苦。
她和韩安珩私下里的伙食标准,甚至比在城里家里时还要丰盛些,姐弟俩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与此同时,远在部队的段俊安,伤势刚稳定,达到出院标准,便一刻不停地返回了部队。
军令如山,时间紧迫,他甚至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回村里一趟,当面跟那个让他牵挂的姑娘道一声别。
这份未能说出口的感谢和某种朦胧的情愫,成了他心底一个小小的遗憾,伴随着伤处偶尔的隐痛,提醒着那个惊心动魄的午后。
感觉自己这刚刚萌芽就似乎无疾而终的感情路有点坎坷的段营长,带着些微的郁闷和一贯的冷峻刚回到部队驻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门卫叫住了。
“段营长!您可回来了!这儿有您一封信,来了好几天了!”门卫笑着递过一个牛皮纸信封。
段俊安下意识地接过,道了声谢。
目光落在信封上那娟秀灵动、却又透着一股韧劲的熟悉字体时,他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猛地僵住!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骤然狂跳起来,血液仿佛瞬间涌上了头顶!
是她的信!是韩安禾写来的!
一股难以言喻的惊喜和急切瞬间冲散了他连日来的疲惫和些许郁闷。
他甚至顾不上再跟门卫多寒暄一句,捏着那封薄薄的信,如同握着什么稀世珍宝,大步流星地朝着自己的宿舍狂奔而去。
那急切的模样,引得身后的门卫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段俊安几乎是冲回了自己的单人宿舍,反手“咔哒”一声锁上门,背靠着门板,才敢平复那如同擂鼓般的心跳。
他深吸一口气,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挑开信封封口。
首先滑落出来的,并非信纸,而是一张小小的、方方正正的照片。
段俊安的目光瞬间被攫住了。
照片上,赫然是韩安禾过年时拍的那张单人照。
鹅黄色的碎花棉袄衬得她肌肤胜雪,乌黑的麻花辫垂在胸前,她坐在仿藤椅上,双手交叠膝头,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露出浅浅的梨涡,那双杏眼清澈明亮,仿佛盛着星光,透过照片静静地望着他。
当时韩安禾将这张照片洗了三张,一张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父母以安其心,一张自己留作纪念,而这最后一张……
她思忖再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寄给了这个在她生命中留下如此惊心动魄一笔的军人。
段俊安贪恋地凝视着照片里的人儿,指尖不由自主地拂过她的眉眼。
这张照片,比他记忆中那个在危急关头坚毅果敢的身影,更多了几分娴静与柔美,让他冰冷刚硬的心房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
然而,伴随着这股暖意涌上的,还有更深沉的愧疚与后怕。
这次意外的相遇,虽然让他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人,却也给她带去了无妄之灾,险些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大年初二那个寒冷的上午。
那个穿着棕色皮袄的瘦小头目,极其狡猾,反侦察能力超乎预期。
两人在深山里就已经有过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对方虽然受伤不轻,但凭借一股亡命之徒的狠劲,硬是摆脱了他的追踪。
段俊安是凭着多年野战练就的直觉和对细微痕迹的敏锐观察,才在几乎迷失方向的情况下,重新捕捉到了对方仓皇逃窜时留下几乎不可辨的踪迹,一路咬牙追了上去。
抚下激荡的心绪,展开了那张带着淡淡皂角香气的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