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3 年春分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吴家堡东门外的车队已整装待发。叶青云、袁七、玄机子三人翻身上马,段有鹏则骑着马跟在特制马车旁,二十名暗卫早已分散在队伍前后,扮作赶路的行人、货郎,悄无声息地护着车队前行。
“出发!” 叶青云一声令下,六辆马车缓缓驶动,车轮碾过沾着晨露的土路,留下两道浅浅的车辙。清晨的风带着田野的清香,吹在脸上格外清爽,路边的柳枝随风摇曳,嫩绿的新芽在晨光中泛着微光,远处的村庄里传来阵阵鸡鸣,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十名内卫坐在普通马车里,时不时掀开窗帘观察外面的情况;暗卫们则各司其职,有的推着装满 “货物” 的小车走在队伍前方探路,有的挑着货担跟在队伍后方断后,有的扮成游医在队伍两侧游走,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动静。段有鹏骑着马,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沿途的岔路与村落,心里默默记下可能的应急路线 —— 虽然青州城一带治安相对较好,但乱世之中,谨慎总是没错的。
车队行至辰时,太阳渐渐升高,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驱散了清晨的薄雾。沿途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赶早集的村民,有往来的商队,还有巡逻的衙役,看到叶青云一行的车队,只是匆匆瞥了一眼,便各自赶路 —— 他们的伪装十分成功,看起来就是一支普通的商人队伍,丝毫引不起旁人的注意。
“首领,前面就是青州城的地界了。” 袁七骑着马,凑到叶青云身边,指着远处的城楼说道。叶青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一座高大的城楼渐渐显露出来,城楼上方 “青州城” 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城门口往来的人流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车队继续前行,临近城门时,段有鹏悄悄打了个手势,分散在周围的暗卫立刻调整位置,更加紧密地将车队护在中间。城门口的衙役正在检查过往行人的路引,看到叶青云一行的车队,上前盘问:“你们是做什么的?要去哪里?”
袁七立刻翻身下马,笑着递上早已准备好的路引和几文铜钱:“官爷,我们是从西北来的商人,要去青州城采买些丝绸、茶叶,这是我们的路引,您过目。” 衙役接过路引看了看,又打量了一下车队,见都是普通的货物,便挥了挥手:“进去吧,注意遵守城规,别惹事。”
车队顺利进入青州城,城内的景象比城外更加热闹。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有卖小吃的、卖布料的、卖杂货的,还有耍杂耍、说书的,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叶青云坐在马车上,掀开窗帘的一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不禁感慨 —— 青州城作为中原的重要城池,果然比吴家堡繁华得多。
就在这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从旁边驶过,停在叶青云的车队前,一名穿着青色长衫的管家模样的人从马车上下来,走到叶青云面前,恭敬地拱手行礼:“请问是吴家堡的叶青云首领吗?我家王爷已在府中备好宴席,特意让小的来接您。”
叶青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 想必是肖亲王收到了消息,知道他今日会经过青州城。他翻身下马,笑着回礼:“有劳管家了,不知王爷是如何得知我今日会来?”
管家笑着说:“我家王爷与叶首领虽未谋面,却早闻您的大名。昨日收到消息,说您今日会经过青州城,便特意备下宴席,为您践行。”
叶青云点点头,转头对袁七和玄机子说:“既然王爷盛情相邀,咱们就去赴宴吧。段有鹏,你带着内卫和暗卫在府外等候,注意安全。”
“是!” 段有鹏应声,立刻安排内卫和暗卫在肖亲王府外的隐蔽处等候,自己则扮成随从,跟在叶青云身后,一同前往王府。
肖亲王府的规模十分宏大,朱红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 “肖亲王府” 四个大字,门口两侧站着威武的侍卫,府内更是雕梁画栋,假山流水,十分雅致。管家领着叶青云、袁七、玄机子三人穿过庭院,来到一间宽敞的大厅,大厅内早已摆好了一桌丰盛的宴席,一名身穿锦袍、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主位上,想必就是肖亲王。
“叶首领,一路辛苦,快请坐!” 肖亲王看到叶青云,立刻起身相迎,热情地将他请到客座上。叶青云连忙拱手行礼:“王爷客气了,叨扰王爷,实在过意不去。”
三人落座后,肖亲王拿起酒壶,为叶青云、袁七、玄机子分别倒上酒,笑着说:“叶首领在西北边陲建立吴家堡,抵御蛮族、发展产业,真是年轻有为啊!本王早就想与你结交,今日能在此相见,实在是幸事。”
叶青云笑着说:“王爷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比不上王爷镇守青州,保一方百姓平安。”
席间,肖亲王与叶青云谈笑风生,从西北的风土人情聊到中原的局势,十分投机。酒过三巡,肖亲王突然放下酒杯,从怀里掏出一份卷轴,递给叶青云:“叶首领,你此次出游九州,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些麻烦。本王已为你在工部谋了个闲差,九品文书郎,虽官职不高,却也是朝廷命官,外出游历时有个身份,也能多些自保之力。”
叶青云愣了一下,接过卷轴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官职,还有朝廷的印玺,显然是正式的任命文书。他连忙起身拱手:“王爷如此厚爱,叶某感激不尽!只是我无功受禄,实在惭愧。”
“叶首领不必客气。” 肖亲王笑着说,“你在西北为朝廷抵御蛮族,本就有功,这个官职是你应得的。而且,你我相交,本王帮你一把也是应该的。”再说,这是以前任命的,这次只是行了文书。
叶青云不再推辞,收下文书,心里十分感激 —— 有了这个九品文书郎的身份,以后在中原游历,遇到官府的盘查,也能少些麻烦。
就在这时,肖亲王的目光落在了玄机子身上,原本随意的眼神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仔细打量着玄机子,愣了一下,随即起身离座,恭敬地拱手行礼:“不知道长驾临舍下,真是蓬荜生辉!本王有失远迎,还望道长恕罪。”
叶青云和袁七都愣住了 —— 没想到肖亲王竟然认识玄机子,而且对他如此恭敬。玄机子笑着起身,拱手回礼:“王爷不必多礼,贫道只是随叶首领出游,不想打扰王爷,故而未曾表明身份。”
肖亲王连忙说:“道长哪里的话,您能来寒舍,是本王的荣幸。当年贫道在崂山讲道,本王有幸听过您的教诲,受益匪浅,一直想再向您请教,今日能在此相见,实在是缘分。”
原来,玄机子早年曾在崂山修道,讲道时曾被肖亲王遇到,肖亲王对他的学识和修为十分敬佩,只是后来玄机子云游四方,两人便失去了联系,没想到今日竟在青州城重逢。
肖亲王重新落座,对玄机子更加恭敬,不停地向他请教道法与治国之道,玄机子也耐心解答,言语间尽显智慧,让叶青云和袁七都十分敬佩。
随后,肖亲王又看向袁七,笑着说:“这位想必就是叶首领身边的得力助手袁七先生吧?久闻袁先生擅长理财与商道,将吴家堡的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是人才啊!”
袁七连忙起身拱手:“王爷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叶首领领导有方。”
肖亲王笑着说:“袁先生不必谦虚,以后有机会,本王还想向你请教商道呢。”
宴席继续进行,气氛越发热烈。肖亲王不仅为叶青云赠官,还特意准备了一些青州城的特产,如丝绸、茶叶、瓷器等,让他带在路上使用,又叮嘱他沿途要注意安全,若遇到麻烦,可持九品文书郎的身份向当地官府求助。
夕阳西下时,宴席才渐渐结束。叶青云、袁七、玄机子三人向肖亲王告辞,肖亲王亲自将他们送到府门口,依依不舍地说:“叶首领,道长,袁先生,今日相聚甚欢,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见。祝你们一路顺风,早日完成游历之事!”
“多谢王爷!” 三人拱手行礼,转身登上马车,向肖亲王府外驶去。段有鹏看到他们出来,立刻带着内卫和暗卫跟上,车队重新集结,朝着青云城的方向继续前行。
坐在马车上,叶青云看着手里的九品文书郎任命卷轴,心里满是感慨:“没想到肖亲王竟如此热情,还为我谋了个官职,这下咱们在中原游历,就更方便了。”
玄机子笑着说:“肖亲王此人,虽身处高位,却礼贤下士,是个难得的贤王。他为你赠官,既是对你的认可,也是想与你结交,以后吴家堡在西北发展,或许能得到他的帮助。”
袁七也点头附和:“是啊,有了这个官职,咱们以后在中原采买物资、打探消息,都能少些阻碍。而且,肖亲王赠送的特产,也能卖给蛮族部落,换些皮毛和药材,一举两得。”
车队继续行驶在青州城的街道上,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车上,给车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叶青云掀开窗帘,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州城城楼,心里满是期待 —— 有了肖亲王的帮助和九品文书郎的身份,这次出游九州,定能更加顺利,也定能为吴家堡的未来,寻找到更多的机遇与保障。
段有鹏骑着马,跟在马车旁,眼神依旧警惕,却比之前多了几分安心 —— 有了朝廷官职的加持,他们在中原的安全更有保障了。暗卫们也放松了些警惕,却依旧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确保车队能安全抵达青云城。
夜幕降临时,车队驶出青州城,朝着青云城的方向继续前行。夜色中的田野格外宁静,只有车轮碾过土路的 “咯吱” 声和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叶青云坐在马车上,回想着今日在肖亲王府的宴席,心里充满了信心 —— 他相信,这次出游九州,定能不负众望,为吴家堡的未来,开辟出更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