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吴家村,村口的老槐树下第一次聚集了如此多好奇的村民 —— 二十个皮肤黝黑发亮的身影站在那里,像二十尊黑曜石雕像,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他们是段有鹏从西域接回来的昆仑奴,刚下马车,身上还带着大漠的风尘。
叶青云挤开人群,第一眼就被这些昆仑奴的模样震撼了:男性大多身材高大,肩宽背厚,裸露的臂膀肌肉线条如刀刻般分明,只在腰间围着一块粗麻布短裤,赤着的双脚布满老茧,却稳稳地扎根在地上;女性虽然不如男性高大,却也比大夏女性健壮不少,同样穿着粗布衣裙,皮肤泛着健康的油光。最特别的是,这些昆仑奴都不长胡须,男性的面部光洁如镜,连鬓角都没有一丝毛发。
“主上,这就是二十个昆仑奴,路上都很安分,没出过乱子。” 段有鹏走到叶青云身边,压低声音说,“西域的波斯商人说,他们干活很勤快,力气也大,就是性子有些闷,不太爱说话。”
叶青云点点头,缓步走到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的昆仑奴面前,用之前从西域商队学来的简单波斯语问道:“你们…… 来自哪里?”
那昆仑奴抬起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用生硬的波斯语回答:“大…… 大非洲,好角……”
“大非洲?好角?” 叶青云重复着这两个陌生的名字,心里满是疑惑 —— 他穿越前曾听说过 “非洲”,却没想到在大夏朝能遇到来自那里的人。他又问:“你们怎么会到西域?”
昆仑奴的眼神暗了下来,嘴唇动了动,好半天才艰难地说:“波斯人…… 抓我们,卖…… 卖钱。”
周围的村民们虽然听不懂波斯语,却从昆仑奴的神情中看出了悲伤。耶律娟走到叶青云身边,轻声说:“他们好可怜,肯定受了不少苦。”
叶青云让段有鹏找来翻译,开始详细询问昆仑奴的身世。原来,这些昆仑奴都来自遥远的 “大非洲好角”,那里有广袤的草原和炎热的气候,他们原本在草原上狩猎、放牧,过着平静的生活。可几年前,波斯商人带着武器闯入草原,杀死了反抗的人,将剩下的人掳走,一路经过沙漠、戈壁,卖到西域的贵族家里当奴隶。
“波斯人怕我们逃跑,还把我们的脚筋挑断了一点,让我们跑不快。” 一个年轻的昆仑奴挽起裤腿,露出脚踝处一道狰狞的伤疤,声音带着颤抖,“他们还说,要是敢反抗,就杀了我们。”
叶青云看着那道伤疤,心里一阵刺痛。他又注意到所有男性昆仑奴都不长胡须,便让翻译询问原因。这一次,昆仑奴们沉默了很久,一个女性昆仑奴红着眼眶,用波斯语断断续续地说:“男性…… 都被…… 阉割了…… 波斯人怕我们…… 繁衍后代,断了他们的财路……”
“什么?” 叶青云猛地提高声音,眼里满是不敢置信。周围的村民们也炸开了锅,纷纷议论起来 —— 谁也没想到,波斯商人竟然如此残忍,为了赚钱,竟然对这些昆仑奴下此毒手。
“他们…… 他们怎么能这么做?” 耶律娟捂住嘴,眼里满是泪水,“这些人已经够可怜了,还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叶青云强压着怒火,让翻译告诉昆仑奴:“你们别怕,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吴家村的人,再也没有人能欺负你们。我们不会让你们做奴隶,会给你们房子住,给你们饭吃,还会教你们干活的手艺。”
昆仑奴们听到这话,都愣住了,随即纷纷跪了下来,对着叶青云磕头,嘴里用波斯语说着 “谢谢”。黝黑的脸上,泪水混合着尘土,划出一道道痕迹。
接下来的日子,叶青云开始安置昆仑奴。他让人在村西的空地上,用水泥砖建了二十间简易的房子,每间房子都配有床、桌子和凳子;又让妇女们给昆仑奴缝制新的衣裳,男性的衣裳加长了袖子和裤腿,女性的衣裳也做得更合身;还让唐师傅和老铁匠带着昆仑奴学习手艺 —— 男性学冶铁、制作水泥砖、搬运物资,女性学纺织、制作豆腐、种植蔬菜。
昆仑奴们虽然话不多,却非常勤快。男性昆仑奴力气大,搬起水泥袋、石块来毫不费力,冶铁炉旁的重活累活,他们都主动承担;女性昆仑奴手巧,学纺织、做豆腐很快就上手了,还跟着村里的妇女们学会了种蔬菜,把房前屋后的空地都种满了青菜。
叶青云还特意让段有鹏教昆仑奴说大夏语,每天晚上,段有鹏都会带着翻译,在昆仑奴的住处教他们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昆仑奴们学得很认真,虽然发音有些生硬,却进步很快,没过多久,就能和村民们简单交流了。
一天,叶青云在冶铁炉旁看到一个叫 “黑塔” 的昆仑奴,正拿着铁镐,费力地敲打着铁矿石。黑塔是昆仑奴中最高大的一个,力气也最大,却总是沉默寡言。叶青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刚学会的几句波斯语说:“累了…… 就休息。”
黑塔抬起头,看着叶青云,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不累…… 叶首领…… 好。”
叶青云心里一暖,又问:“你们…… 想回家吗?回大非洲好角。”
黑塔的眼神暗了下来,摇了摇头:“家…… 没了。波斯人…… 烧了村子…… 杀了亲人……”
叶青云沉默了,他知道,对于这些昆仑奴来说,大非洲好角已经是遥远的回忆,那里再也没有他们的家了。他拍了拍黑塔的肩膀,轻声说:“吴家村…… 就是你们的家。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黑塔重重地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他拿起铁镐,更加卖力地敲打着铁矿石,仿佛要用汗水来报答叶青云的收留之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仑奴们渐渐融入了吴家村的生活。他们和村民们一起干活,一起在村西的空场吃饭,一起参加村里的活动。村民们也渐渐忘记了他们 “昆仑奴” 的身份,只把他们当作自己人。
有一次,村里的玉米地遭到野猪破坏,几个男性昆仑奴主动请缨,跟着王五去打野猪。他们赤手空拳,凭着过人的力气和灵活的身手,很快就制服了野猪,保护了玉米地。村民们都对他们赞不绝口,李村长还特意杀了野猪,邀请昆仑奴们一起吃肉。
女性昆仑奴也不甘示弱,她们织的布又厚又结实,做的豆腐鲜嫩可口,种的蔬菜绿油油的,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还能拿到村里的市集上交换其他物资。村里的妇女们都愿意和她们交朋友,教她们更多的手艺。
叶青云看着昆仑奴们渐渐展露笑容,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虽然这些昆仑奴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在吴家村,他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宁和幸福。他也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昆仑奴,让他们再也不用遭受之前的痛苦。
一天晚上,叶青云在昆仑奴的住处召开会议,告诉他们:“以后,你们不用再叫‘昆仑奴’了,你们可以给自己起名字,或者用我们给你们起的名字。我们还会给你们分土地,等你们学会了耕种,就可以自己种地,收获的粮食都归你们自己。”
昆仑奴们听到这话,都激动得欢呼起来。黑塔第一个站起来,用不太流利的大夏语说:“我…… 叫黑塔…… 以后…… 吴家村…… 我的家!”
其他昆仑奴也纷纷站起来,说出自己的名字,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夜色中,昆仑奴住处的灯火格外明亮,笑声和欢呼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叶青云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接纳这些昆仑奴,不仅为吴家村增加了人手,更让他感受到了 “以人为本” 的意义。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每个人都渴望安宁和幸福,而吴家村,就是这些昆仑奴的避风港。
随着昆仑奴们的融入,吴家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冶铁炉的产量提高了,水泥砖的生产加快了,农田的收成也更好了。叶青云看着眼前繁荣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 —— 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吴家村一定会越来越好,而这些来自大非洲好角的昆仑奴,也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吴家村的土地上,洒在昆仑奴们黝黑的脸上,也洒在每个人的心里。叶青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