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村的月光格外清亮,洒在晒谷场的沙晶石上,泛着淡淡的金光。叶青云坐在石桌旁,手里捧着一块沙晶石,借着月光反复端详 —— 白天段有鹏带回沙晶石时,他只觉得这石头稀有珍贵,可此刻仔细观察,却发现石头内部有细微的气泡,表面虽光滑,却带着天然形成的不规则纹路,像极了他曾在书中见过的 “天然琉璃” 描述。
“这东西…… 莫不是天然形成的玻璃珠?” 叶青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立刻让人找来老铁匠,把沙晶石放在冶铁炉的炭火旁加热。随着温度升高,沙晶石表面渐渐变得柔软,冷却后,原本不规则的边角竟变得圆润起来。老铁匠凑过来,用锤子轻轻敲了敲:“首领,这石头受热会变软,冷却后又变硬,跟咱们打铁时的钢水不一样,倒像是…… 像是融化后又凝固的沙子!”
“沙子?” 叶青云眼前一亮,猛地想起之前在西域商队听来的说法 ——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高温加热后能变成透明的 “琉璃”。他立刻让人找来一把细沙,放在陶罐里,架在冶铁炉上用大火加热。半个时辰后,陶罐里的细沙果然融化成了透明的液体,冷却后变成了一块不规则的透明硬块,虽然不如沙晶石纯净,却和沙晶石有着相似的质感。
“真的是二氧化硅!” 叶青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沙晶石就是天然形成的二氧化硅凝结物,也就是天然玻璃珠!因为天然形成的少,所以才稀有昂贵,被当成宝贝。可咱们要是能人工批量生产,那可比挖玛瑙、找宝石划算多了!”
老铁匠听得目瞪口呆:“首领,您是说,咱们能用沙子做出这‘沙晶石’?这要是真能成,咱们吴家村可就发大财了!”
“不仅能发财,还能解决大问题!” 叶青云站起身,在晒谷场上来回踱步,“你想,这人工制作的二氧化硅,能做成珠子、镯子、摆件,甚至能做成透光的窗户,比玛瑙首饰的用途还广。而且沙子到处都是,成本极低,只要掌握了加热的火候,就能批量生产。到时候,咱们不仅不用再看珠宝行李掌柜的脸色,还能垄断这门生意,军饷、村民生计都能彻底解决!”
可转念一想,叶青云又冷静下来 —— 这门技术要是泄露出去,肯定会引来权贵甚至朝廷的觊觎,到时候不仅生意做不成,吴家村还会陷入危险。“这事儿必须严格保密!” 他严肃地对老铁匠说,“除了咱们俩,还有李道然、李村长、段有鹏、袁七、王五这几个人,其他人暂时不能透露。咱们得先悄悄建个厂房,试验生产工艺,等技术成熟了,再慢慢扩大规模。”
当天晚上,叶青云就开始绘制生产二氧化硅的厂房图纸。他在纸上画了一个长方形的厂房,分为原料区、加热区、冷却区和成品区。原料区用来存放细沙和其他辅料;加热区设置了几个大型的土窑,借鉴冶铁炉的原理,用煤炭作为燃料,确保温度能达到融化沙子的程度;冷却区则铺上厚厚的草木灰,让融化的二氧化硅液体缓慢冷却,避免出现裂纹;成品区用来存放制作好的二氧化硅制品,还设置了专门的打磨台,方便后续加工。
“加热区的土窑得用耐火泥砌,防止高温把窑烧坏。” 叶青云一边画,一边跟身边的李道然解释,“原料区要离加热区远些,避免沙子受潮;冷却区的草木灰得经常更换,保证冷却效果。另外,厂房得建在村西的竹林深处,远离村民住房,门口设置岗哨,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李道然看着图纸,连连点头:“青云,你这想法太妙了!只是融化沙子需要很高的温度,普通的土窑怕是不行,得改进一下窑的结构,让火力更集中。另外,还得找些耐高温的陶罐,用来装融化的二氧化硅液体。”
“爹说得对!” 叶青云立刻在图纸上修改土窑的结构,增加了通风口和火道,让煤炭燃烧更充分,温度更高,“陶罐的事,让村里的陶匠多烧些厚壁陶罐,提前在窑里预热,避免装液体时炸裂。”
接下来的几天,叶青云和李道然、老铁匠一起,反复修改厂房图纸,完善生产工艺。他们还悄悄做了几次小规模试验 —— 用小型土窑加热细沙,调整煤炭用量和加热时间,终于掌握了让沙子充分融化的火候。试验出的二氧化硅制品虽然还比较粗糙,但已经能看出透明的质感,只要经过打磨,就能变成精美的摆件或首饰。
为了确保保密,叶青云只挑选了十几个信得过的青壮,在村西竹林深处秘密修建厂房。他们白天正常干活,晚上则借着月光和火把,悄悄搬运砖块、砌土窑、搭建原料区和成品区。袁七还带着人在厂房周围设置了陷阱和岗哨,防止有人靠近。
一天晚上,段有鹏、王五、袁七等人被叶青云召集到临时搭建的厂房里。叶青云拿出试验制作的二氧化硅制品,放在火把下,透明的制品泛着柔和的光,比沙晶石更纯净。“兄弟们,这是咱们用沙子做出来的‘人工沙晶石’,也就是二氧化硅浇筑物。” 他把制品递给众人传看,“只要咱们把厂房建好,掌握好工艺,就能批量生产,到时候咱们的收入,比卖玛瑙、沙晶石多十倍不止!”
众人看着手中的制品,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五握紧拳头:“首领,您放心,厂房的事交给俺们,保证按时完工,绝不让外人知道!”
“还有,咱们得尽快凑齐一千斤盐,把昆仑奴接回来。” 叶青云又说道,“昆仑奴会打磨玛瑙,也能跟着学习打磨二氧化硅制品,到时候咱们既有玛瑙首饰,又有二氧化硅制品,珠宝生意就能彻底打开局面。”
段有鹏立刻应下:“盐场那边俺已经去看过了,最近天气好,晒盐进度快,一个月内肯定能凑齐一千斤盐。”
厂房修建的进度很快,半个月后,一座简陋却功能齐全的二氧化硅生产厂房就建好了。加热区的土窑冒着淡淡的青烟,原料区堆着满满的细沙,冷却区铺着厚厚的草木灰,成品区的架子上摆放着试验制作的制品。叶青云站在厂房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期待 ——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精美的二氧化硅制品从这里生产出来,运往县城、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看到了吴家村的村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看到了肖亲王的军营有了足够的军饷,顺利扩军,抵御北蛮;看到了权贵们再也不敢轻视吴家村,再也不敢随意打压。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批量生产二氧化硅制品还需要不断改进工艺,保密工作也不能有丝毫松懈,接回昆仑奴后还要教他们新的手艺。未来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严格保密,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这个大胆的计划。
当天晚上,叶青云再次召集核心人员,强调保密的重要性:“这门技术是咱们吴家村的命脉,绝不能泄露出去。厂房的工人只能从咱们信得过的人中挑选,生产过程中禁止对外透露任何细节。要是有人泄露秘密,不仅会毁了吴家村,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坚定。他们都知道,这个计划不仅关系到吴家村的未来,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只有严格保密,才能让这个计划顺利实施,让吴家村真正强大起来。
夜色渐深,厂房里的火把渐渐熄灭,只有土窑还在缓慢地燃烧着,仿佛在为吴家村的未来积蓄力量。叶青云走出厂房,望着远处的村庄,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让这个计划成功,让吴家村摆脱困境,走向繁荣富强,让村民们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而这人工制作的二氧化硅,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叶青云一边监督盐场晒盐,准备接回昆仑奴,一边带领核心人员继续试验二氧化硅生产工艺,调整土窑温度、原料配比和冷却时间,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他们还开始设计二氧化硅制品的样式,有珠子、镯子、吊坠,还有小巧的摆件,每一件都精美别致,比天然沙晶石更具观赏性。
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第一批高质量的二氧化硅制品终于生产出来了。叶青云看着这些透明纯净的制品,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吴家村的珠宝生意即将迎来新的突破,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块看似普通却改变了局面的沙晶石。
现在,就等着凑齐盐,接回昆仑奴,然后将这些精美的二氧化硅制品推向市场,开启吴家村新的篇章。而这一切,都在严格的保密中有序进行着,为吴家村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