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景和四年二月末,春风带着花香漫进城隍庙,青记染坊的培训室里却坐得满满当当。二十余名来自各地染坊的伙计围坐在长桌旁,面前摆着崭新的《标准化操作手册》,眼神里满是期待——这是青娘开设的第一期标准化培训课程,专为帮助合作染坊掌握标准流程而来。
“光有示范染坊还不够,得让更多伙计学会标准操作,标准化才能真正落地。”青娘站在台前,手里握着一卷《课程大纲》,转身时正撞见沈行舟提着食盒走来,里面是为学员准备的茶水和点心。沈行舟笑着将食盒放在角落:“我茶庄的培训课程分‘理论讲解+实操演示+考核验收’三步,你这染布培训也该这样,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温景然的声音从后门传来,他手里捧着一摞教具,有染缸模型、迷你铜勺、色卡样本:“我按课程内容准备了教具,比如这个染缸模型,能演示原料预处理到染色的全过程;这些色卡样本,能让学员直观对比合格与不合格的色差。”他将教具摆在台上,“咱们的课程得细,从理论到实操,再到应急处理,都得讲到。”
青娘点头,当即按“理论、实操、考核”三个阶段,开启第一期培训课程。
第一阶段是“理论讲解”。青娘站在台前,结合《标准化操作手册》,从“工艺流程梳理”讲到“质量检测标准”,每一个知识点都配着实际案例:“上个月苏州染坊染偏浅的‘流霞色’,就是因为没按标准控制染料熬煮时间,多煮了半刻钟,导致色素流失。”她指着手册上的时间标准,“‘流霞色’染料必须熬煮两刻钟,用沙漏计时,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温景然则补充药材鉴别知识,他举起两片黄芩,一片完好、一片虫蛀:“选黄芩要‘直径≥三分、无虫蛀、无黑斑’,像这片虫蛀的,一旦用了,染出的布就会泛灰,这是咱们之前踩过的坑。”学员们听得认真,不时在手册上做标记,还有人举手提问,青娘和温景然都一一耐心解答。
第二阶段是“实操演示与练习”。青娘带着学员来到示范染坊,亲自演示“雨过天青”的染色流程:从黄芩去芯、蒸制,到染料调配、水温控制,再到漂洗、晾晒,每一步都放慢速度,边操作边讲解要点:“调配染料时,银勺要顺时针搅拌,每秒两圈,搅拌一刻钟,这样染料才能完全溶解;染色时,棉布要完全浸没,每刻钟翻动一次,避免出现褶皱色差。”沈行舟则在旁协助,为学员分发实操工具,指导他们分组练习:“你们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按标准流程染一块小棉布,有问题随时喊我们。”学员们轮番上手,有的学员刚开始搅拌染料时速度不均,青娘便手把手教他控制节奏;有的学员分不清色卡色差,温景然便拿着样本,教他在自然光下对比判断。
第三阶段是“考核验收”。培训的最后一日,青年为学员安排了“理论笔试+实操考核”。理论笔试考《标准化操作手册》的核心知识点,比如“染料熬煮的时间标准”“废水处理的三级过滤流程”;实操考核则让学员独立染一块“蔷薇红”小棉布,从原料处理到成品检测,全程独立完成。温景然负责评分,他拿着色卡和检测工具,逐一检查学员的成品:“这块棉布色牢度合格,但漂洗时多洗了一次,导致布面略皱,扣两分;这块棉布原料预处理到位,染色均匀,检测全优,满分!”考核结束后,青娘为合格的学员颁发“标准化操作合格证书”,还附赠一本《应急处理手册》,“回去后遇到问题,可按手册处理,也可随时来青记咨询。”
培训结束时,学员们纷纷围着青娘致谢。苏州染坊的小李握着证书,激动地说:“以前染布全凭老伙计带,总出错,现在学会了标准操作,再也不怕了!回去我就教店里的其他伙计。”杭州染坊的老张则说:“你们的课程太实用了,连应急处理都讲到了,往后染布心里有底了!”
送走学员后,暮色已浓。三人坐在培训室里,翻看学员的考核成绩和反馈意见,大部分学员都给出了“满意”评价,还建议多开几期培训。沈行舟递过一杯热茶:“第一期就这么成功,往后可以按月开培训,不仅能帮同行,还能打响青记的名声,吸引更多合作染坊。”温景然则翻着反馈意见:“学员说希望增加‘特殊色染色’课程,咱们下次可以加进去,还可以邀请优秀学员分享经验,让课程更丰富。”
月光洒在培训室的《标准化操作手册》上,映得字迹格外清晰。青娘握着热茶,看着身边的两人,忽然觉得,这场关于标准化的征途,早已从青记延伸到了整个染布行业——从示范染坊到培训课程,每一步都在为同行铺路,而这份担当,正因有沈行舟的经验、温景然的细致,才得以实现。
子夜时分,青娘将学员的反馈意见整理成册,计划用来优化下一期课程。她刚要吹灯歇息,却见窗纸上映着两个熟悉的身影——沈行舟正帮着温景然整理教具,两人低声讨论着下次课程的改进方案,偶尔传来几声轻笑。青娘望着那两道身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知道,这场关于传承与分享的征途,她从未独行。
第二日清晨,苏州染坊的小李派人送来消息,说按培训所学的标准操作染布,差错率降了八成,还收到了一笔大订单。青娘将消息读给沈行舟和温景然听,两人都露出欣慰的笑容。沈行舟提议:“不如咱们把优秀学员的案例整理成小册子,作为下期培训的教材,让更多人知道标准化的好处。”温景然则点头赞同:“我还可以制作‘实操教学连环画’,发给不能来参加培训的染坊,让更多人能学习标准。”
青娘看着两人认真的模样,心中暖意涌动。她忽然起身,走到示范染坊,指着刚染好的“雨过天青”罗缎对两人笑道:“走,咱们用标准流程再染一匹布,就当是为‘第一期标准化培训课程成功’庆功!”沈行舟和温景然相视一笑,纷纷围了过来。晨光下,三人的身影被染缸里的澄澈蓝光笼罩,那些关于培训传承、梦想与情谊的故事,正随着染料的流转,在大乾的春风里,缓缓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