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江南,染料商李老板正指挥着伙计将最后一批黄檗树皮装上商船。这批染料将沿着京杭大运河运往京城,再由京城核心站分配至西北、中原各流动站点——这是青娘染坊“跨区域供应链网络”的日常一幕,从染料采购到染布配送,一条贯通南北、连接产销的供应链,已成为染坊流动经营的坚实根基。
“以前咱们采购染料,都是各站点自行寻找供应商,不仅价格参差不齐,品质也难以保证,”沈行舟站在商船旁,对青娘说,“自从咱们整合了供应链,统一与江南、西南的草药商签订长期协议,染料成本降低了一成八,品质合格率也从之前的八成五提升到了九成八。”
这条供应链的构建,始于染坊拓展江南市场时的困境。当时,江南站点因当地染料商抬价,导致染布成本激增,而京城的染料库存又无法及时调配,一度陷入生产停滞。这次危机让青娘意识到,分散的供应链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流动经营,必须建立统一、高效、可延伸的供应链网络。
此后,青娘与团队用三年时间,逐步织就了覆盖“采购-仓储-配送”全环节的供应链体系:
- 采购端:在江南、西南、西北等草药主产区,与当地优质染料商签订“独家采购协议”,约定最低采购量与最高限价,确保染料供应稳定、价格可控;同时,派遣专业团队定期考察产地,监督染料采摘、加工过程,从源头把控品质。
- 仓储端:在京城、苏州、西安设立三大核心仓库,分别辐射华北、江南、西北区域;各中转站设立小型分仓库,储存常用染料与应急库存;通过“核心仓储备、分仓周转”的模式,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利用率。
- 配送端:与商队、驿卒、水运商号建立长期合作,形成“陆运+水运”结合的配送网络——江南、中原地区以水运为主,成本低、运量大;西北、华北地区以陆运为主,速度快、灵活性高;同时,制定“紧急配送预案”,遇到突发情况可启用备用路线。
供应链的延伸,不仅解决了染料供应问题,还带动了染布配送效率的提升。去年冬天,西域商人哈力克急需一批“丝路系列”染布用于新年集市,从兰州核心仓发货,通过驼队走备用路线,仅用七日就将染布送到西域,比常规时间缩短了三日,哈力克感动不易,当即与染坊签订了年度合作协议。
为了让供应链网络更灵活、更高效,温景然还提出了“染料本地化”方案——在条件允许的站点,利用当地草药资源,生产部分常用染料。比如在江南站点,用当地盛产的荷花、荷叶熬制绿色染料;在西北站点,用沙棘、红柳制作红色染料。这一方案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让染布更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客户喜爱。
“供应链就像染坊的‘血管’,只有血管通畅、血液充足,整个身体才能正常运转,”青娘站在京城核心仓库前,看着整齐堆放的染料与染布,感慨道,“咱们的流动经营能覆盖这么广的区域,靠的就是这条贯通南北的供应链。未来,咱们还要继续延伸供应链,将采购端拓展到更偏远的草药产地,将配送端延伸到海外市场,让‘青娘染布’的供应链,成为连接产销、贯通内外的黄金通道。”
夕阳下,满载燃料的商船缓缓驶离码头,朝着京城的方向前行。这条跨越山河的供应链,不仅承载着染料与染布,更承载着染坊的梦想与未来。在未来的江湖流动经营路上,青娘将带着团队,继续完善这条供应链网络,以更稳定的供应、更高效的配送、更灵活的调整,应对每一次挑战,抓住每一个机遇,让“青娘染坊”的名字,随着这条供应链,传遍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