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京城,寒风凛冽,青娘染坊的伙计们正忙着赶制年前的最后一批订单,门外却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同德昌的王掌柜,他面色焦急,身后跟着两个抬着染布的伙计,布上还沾着未干的污渍。
“青娘姑娘,求您帮帮忙!”王掌柜一进门就拱手作揖,声音带着颤抖,“我家接了宫里的紧急订单,要染二十匹明黄贡布,可刚才熬制染料时,不慎将油污溅入染桶,整批染料都毁了。眼看交货期只剩三日,若是误了工期,不仅要赔偿巨额损失,恐怕还会连累整个京城染业!”
青娘心中一震——明黄贡布是皇家专用,染色工艺复杂,且染料需用特殊的黄檗树皮熬制,寻常染坊很少储备。沈行舟皱眉道:“王掌柜,我们虽有少量黄檗树皮储备,但那是为年后的订单准备的。而且,我们自己的订单也很紧张,怕是抽不出人手帮你。”
王掌柜闻言,脸色更加苍白,眼中满是绝望。温景然看着他焦急的模样,悄悄对青娘说:“若是同德昌真的出事,京城染业的名声会受损,咱们日后接官营订单也会受影响。不如先帮他一把,江湖道义为先,日后他定会感念这份情分。”
青娘沉吟片刻,最终点头:“王掌柜,我们可以帮你。但我有两个条件:一是你要派伙计来我家染坊学习明黄贡布的染色工艺,确保日后能独立完成;二是这批染料的成本,你需按市场价支付,我们不赚你一分钱,但也不能亏本。”
王掌柜大喜过望,连连答应:“多谢青娘姑娘!您的大恩大德,我同德昌永世不忘!日后若是你们有需要,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三日,青娘染坊的伙计们全员上阵,与同德昌的伙计们一起熬制染料、染色、晾晒。青娘亲自指导明黄贡布的染色技巧,如何控制火候、如何调整染料浓度,每一个细节都倾囊相授。沈行舟则负责协调订单,将自家的部分订单延后,优先保证贡布的生产。温景然则日夜守在染桶旁,监测染料的品质,确保每一匹贡布的颜色都符合皇家标准。
第三日清晨,二十匹明黄贡布终于按时完成,色泽均匀鲜亮,没有一丝瑕疵。王掌柜看着贡布,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青娘深深鞠了一躬:“青娘姑娘,您不仅救了同德昌,还救了整个京城染业。这份道义,我记在心里了!”
此事很快传遍了京城染业,商会会长周明远特意登门拜访,对青娘说:“青娘姑娘,你以江湖道义为先,不计前嫌帮助同行,这份格局令人敬佩。有你这样的商户在,京城染业定会越来越好。”
年后,王掌柜亲自带着厚礼前来道谢,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江南的布商听闻青娘染坊的义举,特意来京城考察,想要与青娘染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京城的草木染布销往江南。
青娘笑着拒绝了厚礼,只收下了王掌柜带来的一小包江南新产的茶叶:“王掌柜,咱们都是京城染业的一份子,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至于江南的合作,咱们可以一起去谈,若是成功了,咱们可以共享市场,共同把草木染艺推向江南。”
王掌柜感动不已,当即答应。后来,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青娘染坊与江南布商签订了年度合作协议,同德昌也获得了部分订单,实现了互利共赢。
夕阳下,青娘站在染坊的院落中,望着远处往来的车马,心中满是感慨。她对沈行舟和温景然说:“江湖不仅有竞争,更有道义。今日你帮别人一把,他日别人也会帮你。这份情分,比任何订单都珍贵。”
沈行舟点头附和:“是啊,咱们不仅赢得了同行的尊重,还开拓了江南市场,这就是道义带来的回报。未来,咱们还要继续坚守江湖道义,与更多同行携手,共同发展草木染业。”
温景然也笑着说:“我已经把明黄贡布的染色工艺整理成册,打算在下次工艺交流日分享给大家。只有整个行业进步了,咱们的染坊才能走得更远。”
青娘望着两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坚守江湖道义,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智慧。在商业的江湖中,唯有以道义为纽带,与同行携手共进,才能抵御风浪,开拓更广阔的天地,让“青娘染坊”的名字,在江湖中不仅以品质闻名,更以道义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