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的暖阳洒满梧桐镇的市集,青娘流动染坊的竹藤摊位前,挤满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客户。阿木忙着登记订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与客户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经营赞歌。
“青娘姑娘,我是从三十里外的李家村来的,”一位背着竹筐的妇人挤到前排,手中捧着一块褪色的旧布,“我女儿下个月出嫁,想订五匹您染的‘山泉活水红’,村里的王大娘说,您染的红布不仅鲜亮,还能保婚姻长久呢!”
青娘接过妇人递来的定金,笑着说:“大娘您放心,我这就给您登记,三日后就能取布。您要是有时间,还能看看我们现场染色,了解下工艺。”
妇人刚走,一位身着锦缎长衫的中年男子便走上前,身后跟着两个挑着布担的伙计。“在下是县城‘瑞丰布庄’的掌柜周明远,”男子拱手行礼,语气恭敬,“久闻青娘染坊的大名,今日特意带了五十匹上等杭绸,想请您染成时下流行的‘菊黄’和‘靛蓝’,不知您能否承接?”
沈行舟连忙上前,将周掌柜引到摊位旁的竹椅上坐下:“周掌柜客气了,五十匹布我们能承接,只是需要十日时间。我们染坊用的是深山野菊花和蓝草熬制的染料,颜色比普通染坊更纯正,还耐洗不褪色,您要是不放心,我们可以先染一匹样品给您看。”
周掌柜笑着点头:“不用看样品!我在县城就听说了,云溪班的戏服都是您染的,连京城的锦绣庄都有意与您合作,您的品质我信得过!这是定金,十日后来取布。”
温景然则在一旁,为几位来自邻镇的小裁缝讲解染布的保养方法:“这‘山泉活水染’的布,清洗时要用温水,不能用碱性强的皂角,晾晒时要避免阳光直射,这样能保持颜色更持久。”
小裁缝们认真记录着,其中一位年轻的裁缝问道:“温大夫,我们要是想染些特殊颜色的布,比如带花纹的,您能做吗?”温景然笑着看向青娘,青娘接过话茬:“可以的!我们最近正在研究‘草木拓印染’,用树叶、花瓣做模具,能在布上染出自然的花纹,你们要是有需求,我们可以为你们定制。”
年轻裁缝大喜过望,当即订了三匹带枫叶花纹的布,准备用来做秋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订购染布的客户越来越多,既有周边村镇的百姓、小裁缝,也有县城的大布庄,甚至还有来自其他州府的商人。一位来自扬州的丝绸商人,在看到云溪班的戏服后,特意绕路来到梧桐镇,想与染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青娘姑娘,扬州的丝绸在全国都有名,若是能与您的染艺结合,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我想每月从您这里订购一百匹染布,运到扬州销售,您看可行?”
青娘与沈行舟、温景然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满是惊喜。扬州是大乾王朝的丝绸重镇,若是能打开扬州的市场,染坊的规模将再上一个台阶。青娘当即答应:“王掌柜,合作可行!我们可以根据扬州百姓的喜好,调整染布的颜色和工艺,比如增加些江南特色的‘水绿’‘烟紫’等颜色,确保染布在扬州受欢迎。”
沈行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安排伙计随您去扬州,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建立临时的染布分销点,这样能更及时地响应客户的订单。”
王掌柜连连点头,当即签订了合作协议,还预付了一个月的定金。
夕阳西下时,染坊的订单账本上已记录了近百匹布的订单,伙计们虽然忙碌,却个个面带笑容。阿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兴奋地说:“青娘,咱们今天接的订单,比上个月整月的还多!而且客户来自这么多地方,咱们的染坊真是越来越有名了!”
青娘望着渐渐散去的客户,心中满是感慨。她知道,新客户的加入,不仅是对染坊品质的认可,更是对“流动经营+口碑传播”模式的肯定。从最初的山间小镇,到如今的县城、州府,甚至即将开拓的京城、扬州市场,染坊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沈行舟走到青娘身边,手中拿着一张新绘制的路线图:“青娘,咱们接下来可以按照这个路线,先去县城完成瑞丰布庄的订单,再去扬州建立分销点,最后前往京城与锦绣庄合作。这样既能保证现有订单的完成,又能开拓新市场。”
温景然也笑着说:“我已经开始研究扬州和京城的水质、草药资源,还准备了些新的固色配方,确保到了新地方,也能染出高品质的布。”
青娘接过路线图,指尖拂过上面的城镇标记,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知道,新客户的加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客户,被染坊的品质和口碑吸引。而她,将带着沈行舟、温景然和伙计们,继续在江湖流动经营的路上,用匠心和诚信,迎接每一位新客户,开拓每一片新市场,让“青娘染坊”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江湖上人人皆知的染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