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灯笼还挂在青石村的老槐树上,染坊院子里已经响起了忙碌的声响。青娘正指挥着工人把染好的布装进木箱,这些是要送到府城分店的首批货,有青布、黄布,还有二十匹带缠枝莲纹的暗纹布,每一匹都用油纸仔细裹好,避免运输途中受潮。
“青娘,车马行的人来了!”陈三柱从院外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穿着短打的伙计,“他们说今天就能把布送到府城,让咱们放心。”
青娘点点头,跟伙计仔细核对了布的数量和种类,才在送货单上签了字。看着满载布的马车驶离村子,她心里既期待又紧张——府城分店三月初就要开业,这批布是用来做样品的,要是卖得好,以后的生意就稳了。
“别担心,”陈三柱看出了她的心思,递过一杯热茶,“咱们的布质量这么好,还有暗纹布这种新鲜样式,府城的人肯定喜欢。再说张掌柜在府城人脉广,肯定能帮咱们把生意做起来。”
青娘接过茶,喝了一口,心里的紧张稍稍缓解。她想起年前跟张掌柜约定,正月底要去府城商量分店装修的事,便对陈三柱说:“咱们后天就去府城,看看分店的装修进度,再跟张掌柜聊聊开业活动的事。你去跟王阿婆说一声,让她帮忙照看一下染坊,顺便把村里愿意去府城帮忙的人名单整理出来,咱们好安排住处。”
陈三柱应了声,转身去忙活了。青娘则走进染坊的账房,拿出账本仔细核对。自从开了染坊,她养成了每天记账的习惯,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不仅是为了清楚染坊的盈利情况,也是为了给工人发工钱时不出差错。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陈三柱就背着行李往府城出发。经过两天的奔波,两人终于到达府城,张掌柜早已在分店门口等候。分店位于府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门面宽敞,门口挂着一块崭新的木匾,上面写着“青娘草木染”五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张掌柜特意请府城有名的书法家写的。
走进店里,装修已经基本完工,墙面刷得洁白,货架整齐地摆放在两侧,中间留出宽敞的过道,方便客人挑选布。后院还有一个小染坊,虽然不大,但足够染一些小批量的样品布。
“怎么样,还满意吗?”张掌柜笑着问,“我按照你的要求,把货架做得高一些,能多放些布,后院的染坊也留了两口染缸,方便你随时调整颜色。”
青娘点点头,心里满是感激:“张掌柜,谢谢您想得这么周到,比我想象的还好。咱们可以在开业当天搞个活动,凡是进店买布的客人,都送一小块暗纹布样品,再给老客户打九折,这样能吸引更多人来。”
张掌柜赞同地说:“这个主意好!我再让伙计去街上发些传单,把咱们的开业时间和活动内容宣传出去。另外,我已经跟府城的几家绣坊联系好了,她们愿意用咱们的布做刺绣,要是卖得好,以后会长期跟咱们合作。”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和陈三柱忙着整理货物、培训伙计,张掌柜则负责宣传和联系客户。转眼到了三月初,分店终于迎来了开业的日子。开业当天,店里挤满了客人,大家都被色彩鲜亮、带着淡淡草木香的布吸引,尤其是暗纹布,更是引得不少女客驻足观看,纷纷询问价格。
青娘穿着一身新做的青布衣裙,热情地给客人介绍每种布的特点和用途:“这是用艾草染的青布,夏天穿凉快,还能驱蚊虫;这是用黄芩染的黄布,颜色正,不褪色,做嫁衣最合适;还有这种暗纹布,是用蜂蜡封纹染的,图案都是手工画的,每一匹都不一样。”
客人们听了介绍,纷纷下单购买,有的买布做衣服,有的买暗纹布做手帕,还有绣坊的老板一次性订了五十匹布。不到一天的时间,首批运来的布就卖出去了大半,青娘和陈三柱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心里却满是喜悦。
傍晚时分,店里的客人渐渐少了,张掌柜算了算账,笑着说:“青娘姑娘,咱们第一天就赚了五十两银子,比我预想的还好!以后咱们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青娘点点头,心里却想起了青石村的情况。年前的旱情虽然缓解了,但村里的土地大多是山地,收成不好,很多村民还是吃不饱饭。她跟陈三柱商量,想在村里的荒坡上种些艾草、黄芩和蔷薇,既能作为染坊的原料,又能让村民们通过采染料赚钱,改善生活。
陈三柱赞同地说:“这个主意好!咱们可以跟赵村长商量,把荒坡分给村民们种,染坊按市场价收购他们采的染料,这样村民们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两人在府城又待了几天,安排好分店的事,才返回青石村。刚回到村里,他们就去找赵村长商量种染料的事。赵村长听说能让村民们赚钱,也很高兴,当即同意把村西的荒坡分给村民们,还表示会号召村民们一起开垦荒坡。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和陈三柱带着村民们开垦荒坡。荒坡上长满了野草和荆棘,大家用锄头挖、用镰刀割,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知道,只要种上染料,以后就能靠采染料赚钱,再也不用愁吃不饱饭了。
青娘还特意请了孙老把式来教村民们种染料。孙老把式耐心地给大家讲解:“艾草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要种在荒坡的向阳处;黄芩耐旱,适合种在坡上;蔷薇果要种在土层厚的地方,这样结的果子才多。大家要按时浇水、施肥,这样染料才能长得好。”
村民们认真地听着,有的还拿出纸笔记录下来。青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青石村一定会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这天晚上,青娘正在染坊里整理账本,王阿婆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青娘,这是我给你做的鞋垫,用的是你染的青布,又软又暖和,你以后去府城,路上可以穿。”王阿婆把布包递给她,眼里满是疼爱。
青娘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双绣着莲花的鞋垫,针脚细密,做工精致。她鼻子一酸,轻声说:“阿婆,谢谢您,您总是这么惦记我。等荒坡上的染料长好了,我给您染块最好的布,做件新棉袄。”
王阿婆笑着说:“好,好,我等着。你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现在又这么有本事,能让咱们村的人都过上好日子,你娘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青娘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染坊和分店经营好,让草木染的手艺传遍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靠染布过上好日子,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
窗外的月光洒进染坊,照亮了满院的布。青娘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布,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自己的乡土求生之路已经走得很稳,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陈三柱的陪伴,有村民们的支持,有自己手里的手艺,她就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让青石村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