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青石村,空气中总飘着淡淡的草木香。青娘刚把“草木染节”的筹备清单理完,就听到染坊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老周挑着两个鼓鼓的布包,满头大汗地跑进来,脸上却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青丫头,好消息!县城的李掌柜、落马镇的王掌柜,还有周边三个镇子的布庄老板,都答应来参加咱们的草木染节,还说要带客人来采购呢!”
青娘立刻放下手里的毛笔,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各布庄送来的“预订单”:李掌柜要订两百匹新色布,王掌柜要订一百五十匹,其他三个布庄老板也各订了一百匹。她看着单子上的数字,心里又惊又喜:“太好了!有了这些预订单,咱们的草木染节肯定能办得热闹!”
陈砚端着刚煮好的草药茶走过来,递给两人:“先喝口茶歇会儿。现在订单多了,咱们得提前跟联盟的染坊主们打招呼,让大家多准备些染料和布料,别到时候供不上货。”
青娘点点头,立刻让人去通知各染坊主,第二天在“青石草木染坊”召开筹备会。第二天一早,十二个村子的染坊主都来了,挤了满满一院子。青娘把预订单的情况跟大家一说,众人立刻欢呼起来,纷纷表示会提前准备,保证按时交货。
“咱们的草木染节就定在十月初一,”青娘拿出筹备清单,跟大家一一商量,“节前三天,咱们在村东头的空地上搭戏台、摆摊位,每个染坊都能占一个摊位,展示自己染的布;节当天,上午请戏班唱戏,吸引人气,下午举办染布比赛,评选‘最佳草木染作品’,获奖的染坊能优先接大订单;晚上还能办个篝火晚会,让大家热闹热闹。”
“好!”众人纷纷赞同。李村长笑着说:“戏台的木料我让人从村里的老库房里搬出来,再找几个木匠师傅帮忙搭建;摊位的桌子和板凳,咱们两村凑一凑,肯定够了;戏班我去联系,就请镇上最有名的‘庆丰班’,他们的戏唱得好,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其他染坊主也纷纷认领任务:有的负责采购食材,准备节日期间的饭菜;有的负责制作灯笼和彩旗,装饰场地;有的负责去周边村子宣传,邀请更多人来参加草木染节。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整个青石村都沉浸在筹备节日的热闹氛围里。
可就在草木染节筹备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麻烦却找上门了。这天下午,青娘正在染坊里指导工人染布,突然看到几个穿着绸缎衣裳的人走进来,为首的是个尖嘴猴腮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两个凶神恶煞的家丁。
“你就是青娘?”中年男人双手叉腰,居高临下地看着青娘,“我是县城‘福源染坊’的刘老板,听说你们要办什么草木染节,还想抢我的生意?”
青娘皱了皱眉,平静地说:“刘老板,我们办草木染节,是为了推广草木染手艺,让更多人知道纯天然染布的好处,不是为了抢谁的生意。”
“不是抢生意?”刘老板冷笑一声,“我听说你们跟县城的布庄都签了订单,还压了原料价格,这不是抢生意是什么?我告诉你,要么你们取消草木染节,要么你们的染坊就别想开下去!”
说着,他身后的家丁就上前一步,伸手要掀翻染缸。青娘立刻挡在染缸前,厉声说:“你们敢!这染缸里的布是要给李掌柜交货的,要是损坏了,你们赔得起吗?”
就在这时,陈砚带着几个染坊主赶来了。原来,刘老板在来青石村之前,已经去邻村的几个小染坊闹过事,砸坏了人家的染布,还威胁说要烧了染坊。染坊主们连忙跑来告诉青娘,正好赶上刘老板在这里撒野。
“刘老板,你太过分了!”李村长气得脸都红了,“我们靠自己的手艺吃饭,碍着你什么事了?你要是再敢在这里闹事,我们就去县衙告你!”
其他染坊主也纷纷附和:“对!我们去告你!让县太爷评评理!”
刘老板看着围上来的人群,心里有些发虚,但嘴上还是硬着:“告我?你们有证据吗?我告诉你们,要是你们敢办草木染节,我就把你们用‘劣质染料’染布的事捅出去,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布是假货!”
青娘知道,刘老板说的“劣质染料”是指他们用的天然草木——之前就有染坊用化学染料冒充草木染,被刘老板抓住把柄,到处造谣说草木染都是劣质品。她冷笑一声,转身拿出一块用野艾染的青布和一块用化学染料染的青布,对围观的村民说:“大家看,这两块布都是青色,但这块草木染的布,摸起来更柔软,闻起来有草木香,而且防水驱虫;这块化学染料染的布,摸起来粗糙,闻起来有刺鼻的味道,洗两次就会掉色。大家可以自己分辨,到底哪种布是优质品,哪种布是劣质品!”
村民们纷纷上前,拿起两块布仔细对比,果然跟青娘说的一样。大家立刻对刘老板指指点点,说他是故意造谣,想破坏青石村的染坊生意。
刘老板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他恶狠狠地瞪了青娘一眼,说:“你们等着,这事没完!”说完,就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刘老板远去的背影,李村长松了口气:“幸好你反应快,不然咱们还真被他诬陷了。”
青娘笑着说:“他就是想吓唬咱们,让咱们取消草木染节。咱们不能让他得逞,反而要把草木染节办得更热闹,让更多人知道草木染的好处,让他再也不敢造谣!”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更加用心地筹备草木染节。为了应对刘老板可能再来闹事,染坊主们还组织了一支巡逻队,每天在染坊和筹备场地巡逻,保护大家的安全。
十月初一这天,草木染节如期举行。天刚亮,村东头的空地上就挤满了人,有周边村子的村民,有县城的布庄老板,还有不少特意从外地赶来的商人。戏台上演着热闹的戏曲,摊位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草木染布,有青的、红的、黄的、紫的,还有新染的浅绿、浅蓝、粉红,看得人眼花缭乱。
青娘穿着一身新做的浅绿布衫,站在主摊位前,给客人介绍草木染的好处:“咱们的布都是用纯天然草木染的,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对身体没有伤害,还能防水驱虫,洗多少次都不会掉色……”
客人们纷纷拿起布来查看,有的还当场下单,订购了不少布。李掌柜和王掌柜也带来了很多客人,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草木染布,都赞不绝口,当场就跟联盟签下了更大的订单。
下午的染布比赛更是热闹。十二个村子的染坊主都拿出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有染成花鸟图案的布,有染成山水图案的布,还有染成吉祥纹样的布。评委们仔细查看每一块布的颜色、质地和图案,最后一致推选青娘染的“百花图”布为“最佳草木染作品”——这块布用了七种不同的草木染料,染出了七种不同的颜色,上面绣着七种不同的花,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当青年接过奖状和奖品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陈砚站在人群中,看着青娘明亮的笑容,心里满是骄傲和欢喜——他知道,青娘的努力没有白费,草木染手艺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晚上的篝火晚会更是热闹。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聊着染坊的未来。青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了好日子,让草木染手艺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但大家的热情却没有减退。青娘和陈砚坐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的村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陈大哥,你说咱们的草木染手艺,以后能传到更远的地方吗?”青娘轻声问。
陈砚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会的。只要咱们坚持用真诚和手艺做事,总有一天,咱们的草木染会传遍天下,让更多人知道青石村,知道你青娘的名字。”
青娘靠在陈砚的肩膀上,笑着点了点头。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不再害怕——她有乡亲们的支持,有陈砚的陪伴,还有自己的手艺和真诚。她会继续努力,让草木染的香气飘遍更远的地方,让“青石草木染”成为真正的民间传奇,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