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归来时,已是暮春。青娘坐在骡车里,怀里抱着沈砚秋母亲送的一对玉镯,指尖轻轻摩挲着沈砚秋染的青碧布手帕——这次京城之行,不仅让她感受到了沈家的温暖,更让她看到了草木染布的广阔前景。沈砚秋的父亲特意引荐她认识了内务府的采买官,对方看过她带的渐变染锦缎后,当场定下了两百匹宫廷用的“兰草纹染布”,还说要将草木染布纳入“宫廷贡品”名录。
“青娘,你看,前面就是县城了。”沈砚秋掀开车帘,指着远处熟悉的城墙,眼里满是笑意,“咱们走了一个月,不知道染坊和‘染料联盟’的情况怎么样了,杏花肯定把染坊打理得很好。”
青娘探出头,果然看到城门口站着几个熟悉的身影——老周、杏花、春桃,还有青石村的村长,他们手里举着写有“欢迎青娘掌柜归乡”的牌子,脸上满是期待。
“青娘姐!你可算回来了!”杏花第一个跑过来,拉着青娘的手,兴奋地说,“你走之后,咱们的染布卖得可好了,江南同顺货行又追加了五百匹渐变染布的订单,周边村镇又有三十多户农户加入了‘染料联盟’,咱们的染料草木都种到邻县去了!”
老周也笑着说:“丫头,你在京城可是给咱们长脸了!听说你把草木染布卖到了皇宫里,现在县城里的人都知道咱们‘青娘染坊’的布是‘贡品布’,都争着来买呢!”
青娘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她拉着杏花的手,轻声说:“杏花,辛苦你了。这次回来,我有个想法,咱们要把染坊扩大规模,再在邻县设几个‘染布分点’,让更多人学会染布手艺,让咱们的草木染布卖到更多地方。”
回到染坊后,青娘来不及休息,就召集“染料联盟”的核心成员开会。她把京城的好消息告诉大家,还拿出内务府的订单,激动地说:“乡亲们,咱们的草木染布被选作宫廷贡品了!这不仅是咱们的荣誉,更是咱们的机会。内务府要求咱们两个月内交出两百匹兰草纹染布,这需要咱们大家一起努力——农户们要抓紧时间采摘染料草木,染匠们要用心染布,咱们还要教新加入的农户种草木、学染布,不能辜负宫廷的信任。”
“青娘丫头,你放心,咱们肯定好好干!”村长第一个表态,“咱们青石村的农户们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去荒坡采摘黄芩和蓼蓝,保证不耽误染布进度。”
“是啊,”李大婶也说,“咱们的草木能种到皇宫里去,是咱们的福气,就算再累,咱们也愿意!”
接下来的两个月,整个“染料联盟”都进入了紧张的赶工状态。青娘亲自负责兰草纹染布的设计和染制——她先用淡蓝色的蓼蓝染料染出布底,再用特制的竹笔蘸着深绿色的黄芩染料,在布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兰草纹,最后用蔷薇果染的粉色点缀花蕊,让每一匹布都像一幅精致的画。
沈砚秋则负责协调原料供应和订单进度,他每天都要去各个“染布分点”查看情况,教新加入的农户辨认染料草木,还从京城请来了专门的绣娘,教大家在染布上绣制花纹,提高染布的附加值。
杏花和春桃则负责染坊的日常管理,她们把染布工序分成“浸泡、染色、晾晒、绣花”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每一匹布都质量合格。老周则带着伙计们,每天赶着马车往返于各个“染布分点”,运送原料和成品,确保订单能按时完成。
为了让新加入的农户尽快学会种植和染布手艺,青娘还在染坊旁边建了一个“草木染学堂”,免费为大家提供培训。学堂里不仅有染布用的小染缸和染料草木,还有她整理好的《草木染基础教程》,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染料草木的种植方法、染布配方和工序,甚至还配有简单的插图,方便大家理解。
有个来自邻县的农户,之前一直靠种庄稼为生,因为干旱收成不好,听说“染料联盟”能挣钱,就带着家人加入了。刚开始他什么都不会,连黄芩和野艾都分不清,青娘就手把手地教他辨认草木,教他调配染料,还给他送了一本《草木染基础教程》。半个月后,他不仅能熟练地种植染料草木,还能染出合格的粗布,他激动地说:“青娘掌柜,谢谢您给了我一条活路。以前种庄稼靠天吃饭,现在种草木、染布,不仅能挣钱,还能学到手艺,以后就算遇到干旱,我也不怕了!”
青娘看着他感激的眼神,心里满是触动。她知道,自己做的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在为乡亲们谋生计,为草木染手艺谋传承。
两个月后,两百匹兰草纹染布如期完成。当内务府的采买官看到这些染布时,忍不住赞叹:“青娘掌柜,您的染技真是名不虚传!这兰草纹栩栩如生,颜色自然雅致,比宫里的绣娘做的还好看。以后宫廷的染布,就交给您了!”
送走采买官后,青娘和沈砚秋一起站在染坊的院子里,看着晾布架上五颜六色的染布,心里满是成就感。沈砚秋从怀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递给青娘:“青娘,这是我这两个月整理的‘染料联盟’发展规划,咱们要在一年内把‘染布分点’扩展到五个邻县,把‘草木染学堂’开到乡镇去,还要编一本更详细的《草木染大全》,把咱们的染布手艺和种植经验都记录下来,让更多人能学会。”
青娘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详细的规划,眼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她要让草木染布传遍全国,让“染料联盟”惠及更多农户,让“手艺是根,真诚是本,格局是义”的商业智慧,像草木染布的清香一样,飘满阡陌,深入人心。
这天傍晚,青娘和沈砚秋一起去了青石村的荒坡。夕阳下,漫山遍野的染料草木泛着金色的光芒,农户们还在地里忙碌着,采摘着成熟的蓼蓝和黄芩,孩子们则在山坡上追逐嬉戏,手里拿着用蔷薇果染的粉色小方巾。
“沈公子,你看,”青娘指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大家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孩子们能开心地长大,草木染手艺能一代代传下去。”
沈砚秋紧紧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青娘,我会一直陪着你,一起实现这个愿望。咱们的草木染布会卖到更多地方,咱们的‘染料联盟’会帮助更多人,咱们的故事,会成为流传下去的传奇。”
青娘靠在沈砚秋的肩上,看着夕阳渐渐落下,心里满是安宁和幸福。她知道,“乡土求生”的路虽然走得艰辛,但也让她收获了最珍贵的东西——有靠手艺换来的生计,有乡亲们的信任,有伙伴们的支持,还有一份能让她安心的感情。
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她会带着草木染手艺,带着“染料联盟”的理念,带着乡亲们的期望,带着沈砚秋的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普通人的手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来自乡土的商业智慧,成为照亮更多人生活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