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青石村,漫山遍野的染料草木冒出新绿,黄芩的嫩芽泛着淡黄,蓼蓝的新叶带着浅紫,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草木清香。青娘站在自家老宅的院子里,看着王阿婆和几个婶子忙着挂红灯笼,心里像被春日的暖阳照着,满是柔软的期待——再过三天,就是她和沈砚秋成亲的日子。
“青娘丫头,快来试试这件新棉袄!”王阿婆拿着一件水绿色的棉袄走过来,上面绣着精致的兰草花纹,针脚细密得像春风拂过的纹路,“这是阿婆熬了三个晚上绣的,你穿着它成亲,保准漂漂亮亮的!”
青娘接过棉袄,轻轻贴在脸上,布料柔软,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她眼眶微热:“阿婆,谢谢您。这么多年,您一直像亲娘一样照顾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傻丫头,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王阿婆笑着擦了擦眼角,“看着你从一个只会染布的小丫头,长成能带着全村人挣钱的掌柜,还找到了这么好的婆家,阿婆比谁都高兴。以后好好过日子,就是对阿婆最好的报答。”
正说着,沈砚秋从院外走进来,手里提着一个木匣,里面装着两匹染布——一匹是用野艾染的青碧布,一匹是用蔷薇果和蓼蓝混染的粉蓝布,都是青娘最擅长的颜色。“青娘,这是我按照你教的方法,亲手染的布,”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虽然染得不如你好,但也是我的心意。等咱们成亲后,就用这布做两床被子,以后每天都能闻到草木的香味。”
青娘看着布上均匀的颜色,还有布角那略显笨拙却格外认真的“砚秋”二字,心里像浸了蜜一样甜。她知道,沈砚秋为了染这两匹布,偷偷在染坊练习了半个月,手上被染料染得五颜六色,却从没抱怨过一句。“沈公子,这布染得很好,”她轻声说,“我很喜欢。”
成亲前一天,青娘特意把“染料联盟”的农户和染匠们召集到一起,在染坊的院子里办了一场“手艺交流会”。她把自己整理好的染布手记和种植心得,分发给大家,还当场演示了新研究的“渐变染”技法——用不同浓度的黄芩染料,分三次浸泡布料,让布从浅黄到深黄自然过渡,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柔和。
“大家看,这渐变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染料的浓度和浸泡时间,”青娘一边演示,一边详细讲解,“第一次用淡浓度的染料,浸泡一炷香的时间;第二次用中等浓度,浸泡两炷香;第三次用高浓度,浸泡三炷香。这样染出来的布,颜色过渡自然,比单色染更有层次感,也更受布庄的喜欢。”
农户们和染匠们都围在旁边,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提出问题。有个来自邻村的染匠,疑惑地问:“青娘掌柜,这渐变染的染料用量比单色染多,成本也更高,要是布庄压价,咱们会不会亏本啊?”
青娘笑着说:“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我已经和瑞福祥、同顺货行的掌柜们商量过了,渐变染的布比单色染的布每匹贵五十文,他们都同意了。而且,渐变染的布更适合做女装和饰品,能吸引更多顾客,咱们不仅不会亏本,还能多挣钱。”
大家听了,都放下心来,纷纷称赞青娘考虑周到。李大婶感慨地说:“青娘丫头,你不仅教咱们手艺,还为咱们考虑这么多,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咱们都跟着你干!”
青娘看着大家信任的眼神,心里满是感动:“大家不用谢我。咱们是一家人,只有一起把手艺学好,一起把‘染料联盟’做好,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草木染的好,才能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交流会结束后,青娘把杏花叫到身边,把染坊的钥匙递给她:“杏花,我成亲后要和沈公子去京城拜访他的爹娘,染坊就交给你打理了。这是染布的秘方和订单明细,你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周叔商量,或者给我写信。”
杏花接过钥匙,郑重地点点头:“青娘姐,你放心,我一定会把染坊打理好,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和沈公子在京城好好玩,不用惦记染坊的事。”
成亲当天,青石村和县城的乡亲们都来送亲。青娘穿着王阿婆绣的水绿色棉袄,头上盖着用粉蓝布做的盖头,手里拿着沈砚秋染的青碧布手帕,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坐上了沈砚秋准备的骡车。
骡车缓缓驶过青石村的街道,路边的染料草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她祝福。青娘掀起盖头的一角,看着路边熟悉的身影——王阿婆擦着眼泪,村长笑着挥手,还有“染料联盟”的农户们,举着写有“草木为媒,手艺传情”的牌子,大声喊着“新婚快乐”。
沈砚秋坐在车辕上,回头看着青娘,眼里满是温柔:“青娘,以后不管是染坊的事,还是‘染料联盟’的事,咱们都一起面对。我会一直陪着你,把草木染手艺传得更远,让更多人靠手艺过上好日子。”
青娘点点头,把脸贴在沈砚秋染的青碧布上,闻到了熟悉的草木清香,还有属于沈砚秋的温暖气息。她想起自己刚到县城时,只是一个想靠染布活下去的孤女,如今却有了心爱的人,有了信任自己的乡亲,有了能让更多人受益的手艺和“染料联盟”。
骡车驶出青石村,向着县城的方向驶去。春风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希望的气息。青娘知道,“乡土求生”的阶段,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她会和沈砚秋一起,带着草木染手艺,带着“染料联盟”的理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手艺是根,真诚是本,格局是义”的商业智慧,像春风里的草木一样,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困难,但青娘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只要手里握着染布的手艺,心里装着对乡亲们的责任,身边有沈砚秋的陪伴,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她会用自己的双手,继续编织属于草木染的传奇,也编织属于自己和沈砚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