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随即召见了孙青扬,他此时已接替孙老将军担任将军一职。
“孙将军,大丽国王室的后裔目前身在何处?”
“回禀陛下,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臣一直在严密监视,确保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传达朕的旨意,召见他们!”
“遵命!”
在南方的南陵城,坐落着南陵侯的宏伟侯府。南陵侯长孙麟,是已覆灭的大丽国君主的幼子。尽管他流淌着大丽国君王的高贵血统,却并非王后所生,而是宫女之子。
他的太子兄长在与西岚国的战争中被孙老将军所杀,王后亦因此自缢。长孙麟对这两位并无太多情感,太子常因他的出身而轻视他,而王后则出于对他生母的嫉妒,故意削减他的日常开销。
在灭国之战的浩劫中,他成为了大丽国王室仅存的两人之一,另一位则是身处西岚国王室高位的王后长孙氏——他的姑姑。遗憾的是,她于次年离世。
长孙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西岚国的角色和定位,他清楚自己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工具。即便如此,他对此感到满足。虽然他始终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但这对他来说又何妨?在侯府里,音乐悠扬,美女如云,生活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至少,自己这位位于西岚国的表弟对自己十分关照,日子还是可以过得去的。尽管长孙麟并不因西岚王室拥有大丽血统而感到自豪,这是他身为庶子的生存智慧。他暗自思忖,若是自己的太子大哥,或许早已开始招兵买马了。
突然间,一队人马踏入了侯府,原本悠扬的丝竹乐声戛然而止,正在演奏的乐师和斟酒的侍女们皆愕然地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
长孙麟一眼便认出了来者,正是孙老将军的长子孙青扬。
“孙将军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要事?既然远道而来,不妨小憩片刻,品尝一杯香茗如何?”
“多谢伯爵大人美意,但陛下有旨召见,请随我即刻启程!”
长孙麟并未多言,立即启程。
即便此刻命悬一线,他亦坦然接受。毕竟,在国破家亡之后,他早已沦为阶下囚。
不久之后,他跟随孙将军步入宫殿,孙将军退下,留下长孙麟与宇文化在场。
“参见陛下,陛下召唤臣下有何要事?”
宇文化淡然开口:“表哥,这里没有其他人,不必如此客套,朕要询问你一件事,你是否了解你们大丽国的镇国武器?”
长孙麟感到极度震惊,这物品他童年时仅见过一次,之后便无缘再见。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庶出身份,当时的太子甚至斥责他,认为像他这样的庶子,看一眼都是对镇国武器的亵渎!
那是一把工艺极为精美的剑,其顶端刻意设计成刀刃的形状,带有一丝优雅的弧度。剑身上镶嵌着五彩斑斓的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等,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仿佛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剑柄被精细的金色丝线缠绕,握在手中既舒适又充满质感。
大丽王室赋予了它一个美丽的名字——彩虹之剑,并将其永久保存于大丽国的庙宇之中。
在动荡的战乱年代,由于守卫的疏忽,这把剑可能已经散落民间。毕竟,它镶嵌的宝石价值连城!
为何在国家灭亡之际,大丽国的太子未使用这把剑呢?据传,这把剑被插在太庙里,后来便无法被拔出,太子无奈之下只得使用自己的佩剑,最终壮烈牺牲。
在得知彩虹之剑的下落之后,宇文化立即命令长孙麟返回侯府。他明白长孙麟作为自己庶出的表亲,在大丽国一直遭受排挤,根本没有机会染指这把剑。
至于关于彩虹之剑无法被拔出的传说,宇文化回想起自己与英雄之剑的往事,当时他同样无法拔出英雄之剑,而英雄之剑却轻易被公孙羽拔出。由此推断,彩虹之剑显然也是神造之物!
隐匿起来的公孙月对长孙麟施展了读心凝视,现在有了女神项链和黑暗披风的加持,她能够使用与当年母亲一样强大的读心术了。她洞察到了长孙麟孩童视角中的彩虹之剑,真的非常美丽!
随后,她来到自己临时居住的寝宫,将目睹的彩虹之剑绘制下来。
见到这幅画作,众人亦不禁对彩虹之剑的美丽赞叹不已。
太子宇文明眉头紧蹙:“如何才能寻得它呢?大丽国覆灭至今已整整二十三载,那把剑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是否还保持着原貌?”
公孙龙回应道:“无需忧虑,既然是神造之物,理应不会生锈。我父王的王者之剑十五年未曾打磨,依旧光洁如新!”
公孙月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与其忧虑剑会生锈,不如担忧剑上的宝石可能被窃取并贱卖!毕竟,这些宝石是神造之物,必然蕴含着神圣的力量,若被当作普通宝石出售,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
最终,他们决定了,先找到彩虹之剑再说!
翌日清晨,借助转移魔法的力量,公孙兄妹与太子以及云昭临一同抵达了昔日大丽国的首都——大丽城。
尽管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大丽城的居民生活依旧如常,未受任何影响。往昔的王宫,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家酒楼,而聘请的主厨,正是昔日为大丽国君王烹饪佳肴的御厨!
“这里是西岚国南方最大的城市,甚至比雨云城还要大!”宇文明向同行的伙伴们自豪地介绍。
公孙兄妹通过读心术探查了过往行人的思绪,发现几乎无人怀念往昔的大丽国。他们仅遇到一位人士,其怀念之情源于过去担任征税官时的种种好处,如今无法再享受这些利益,自然心生不满。
然而,即便这位人士已转变为西岚的平民,生活依旧富足,衣食无忧,因此他没有任何叛乱的念头。
太子一行首先访问了一家铁匠铺,向铁匠展示了彩虹之剑的画像,并询问他是否见过此剑。然而,铁匠回答说,他在这里开店不过十年,对于二十三年前的事情,他自然是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