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夜宴的惊魂一夜,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虽被太子严令不得外传,但其引发的暗涌却再也无法平息。
太子朱标经此一事,虽受惊吓,却也如同被浇了一盆冰水,彻底清醒过来。他不再犹豫,当夜便秘密召见了徐达和毛骧。
具体谈了什么,无人得知。但次日开始,京中的局势陡然加速!
首先便是那把作为关键证物的银鎏金执壶。毛骧手下的能工巧匠轻易破解了其中机关,证实壶内确有夹层,藏有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粉末,通过特定手法倾倒,便能混入汤中。而那送汤女官在东厂(注:此时应为锦衣卫狱,但为理解方便借用后称)的严厉审讯下,很快崩溃,招认是受吕贵妃身边心腹太监指使,承诺事成之后保她家人富贵。
矛头直指吕贵妃!
几乎同时,徐达动用军方力量对“裕丰号”的调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暗中控制了裕丰号西南货源的接头人,严刑之下,对方供出了与旧元降将家族残余势力的联系,并交出了几封密信,信中隐约提及“报胡惟庸案之仇”、“令朱明江山震荡”等语!
证据链初步闭合!
徐达和毛骧将所有这些证据整理后,选择了一个清晨,联袂入宫求见仍在“静养”的太子朱标。
这一次,朱标没有再退缩。他看着那些铁证,脸色苍白,双手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或许仁弱,但绝非愚蠢,更无法容忍有人欲毒杀父皇、谋害自己、动摇国本!
“拟旨!”朱标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决绝和冷厉,“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徐达听令!”
“臣在!”
“着尔等即刻率锦衣卫缇骑及京营精锐,封锁长春宫(吕贵妃居所),将一干人等悉数拿下,严加审讯,不得走漏一人!”
“查封裕丰商号及其所有关联产业,锁拿所有管事、账房,查抄所有账册文书!”
“兵分两路,一路由徐达率领,即刻前往川蜀,锁拿涉案旧元降将家族余孽,遇有抵抗,格杀勿论!”
“另一路由毛骧率领,彻查宫内所有与吕贵妃、裕丰号有牵连之宦官、女官、侍卫,无论品阶,一查到底!”
“臣等领旨!”徐达和毛骧轰然应诺,眼中皆是杀机。
酝酿已久的雷霆风暴,终于以最猛烈的方式爆发开来!
锦衣卫和京营兵士如同黑色的潮水,瞬间淹没了长春宫。吕贵妃惊骇欲绝,尚未反应过来便被褫夺冠服,打入冷宫囚禁。其宫中心腹太监、宫女被一一锁拿。昔日富丽堂皇的宫苑,顷刻间哭喊震天,如同人间地狱。
裕丰商号被连根拔起,大量来不及销毁的账册、密信被查获,更多牵连其中的官员、商人的名字暴露出来。
毛骧坐镇锦衣卫诏狱,日夜审讯,惨叫声不绝于耳。一条条隐藏更深的线索被挖出,牵扯范围之广,令人心惊胆寒。不仅限于后宫和商贾,甚至波及到了个别职位不低的文官和卫所将领!
徐达则亲点精兵,连夜出京,直奔川蜀而去。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将那些心怀怨望、妄图复辟的残余势力彻底铲除!
整个金陵城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官员人人自危,百姓关门闭户。谁也不知道下一刻,锦衣卫的缇骑会敲响谁家的大门。
在这场风暴中,吴铭反而变得清闲起来。他提供的初始线索成为了引爆一切的导火索,但后续的抓捕、审讯、清算,已完全由徐达、毛骧这两位巨擘接手,不需要他再插手。
他乐得清静,依旧闭门“养病”,实则密切关注着外界的一切动静,并通过王伯与徐府保持着秘密联系。
他知道,这场清洗是必要的,是为了彻底铲除毒瘤,稳定大局。但其酷烈程度,依然让他这个现代人感到有些不适。洪武朝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如此血淋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数日后,川蜀捷报传回。徐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捣毁了那个蛰伏多年的旧元降将家族巢穴,主要头目或杀或擒,无一漏网。其在当地的党羽也被连根拔起。
与此同时,宫中的审讯也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在如山铁证和诏狱的“手段”面前,所有主要案犯都对罪行供认不讳。一个由失势勋贵残余、心怀怨望的旧元势力、勾结外戚的贪婪商贾、以及被收买的宫廷内侍构成的庞大阴谋网络,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毒杀皇帝,更想在陛下驾崩后制造混乱,利用吕贵妃(曾育有一幼子)或其家族为傀儡,攫取权力,甚至妄图复辟前元旧梦!
案情之大,牵连之广,令人瞠目结舌!
太子朱标在得知全部案情后,又惊又怒,再次病倒。但在徐达和毛骧的支持下,他依然强撑病体,下令将所有案犯依律严惩:主犯皆凌迟处死,抄没家产,株连三族;从犯或斩或流;涉案官员一律罢官夺职,投入大牢。
一场席卷宫廷和内外的巨大风暴,终于在无数人头落地和鲜血流淌中,渐渐平息。
这一日,吴铭府邸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毛骧依旧是那副阴鸷冷漠的样子,但他看向吴铭的眼神,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审视,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吴御史,”毛骧开门见山,“案子,了了。这是案卷最终节略,太子殿下让本使送一份给你过目。”他递过一份薄薄的卷宗。
吴铭接过,快速浏览。里面隐去了许多血腥细节和牵连过广的部分,但核心案情清晰明了。
“多谢毛指挥使。”吴铭拱手。
毛骧摆摆手,忽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明庇佑。有些事,到此为止,对谁都好。”
吴铭心中一动,明白了毛骧的暗示。案子查到吕贵妃和旧元残余势力为止,不再继续深挖,这是政治上的平衡和妥协,也是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动荡。毛骧这是在提醒他见好就收。
“下官明白。”吴铭点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下官只愿陛下早日康复,太子殿下安康。”
毛骧似乎满意他的态度,点了点头,起身告辞。走到门口,他忽然停下脚步,像是自言自语般低声道:“那把铜壶…倒是精巧。听说吴御史一眼便瞧出了关窍?真是…眼力过人。”
说完,他便径直离去。
吴铭站在原地,品味着毛骧最后那句话。那究竟是赞赏,还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他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无论如何,这场席卷宫廷的惊天阴谋,总算被彻底粉碎了。
笼罩在金陵城上的毒雾,似乎正在渐渐散去。
然而,吴铭的心中却并未感到轻松。因为最大的那个悬念,依旧高悬——
深宫之中,昏迷已久的朱元璋,究竟能否挺过这一关?
所有人的命运,依然系于那位开创了大明王朝的铁血帝皇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