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飞船的核心,那个我们之前一直无法理解的幽蓝色晶石。
在输入特定频率的泰坦生物能后,我们通过研究哥斯拉残留的组织样本模拟出了类似能量波动,竟然被激活了!
它就像一个近乎无限的小型聚变反应堆,输出稳定而庞大!
虽然我们还无法完全复制它,但已经能够有限度地利用其能量输出,为推进器和船载系统供能!”
他总结道,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待:“大人,现在可以说,理论障碍已经基本扫清,关键技术和材料也取得了突破。
只要您提供的特种矿产和稀有元素到位,我们立刻就能开始建造第一艘实验性星际飞船的核心模块!
飞上太空,登陆月球,甚至走向更远的深空,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杨长生听着理查德的汇报,看着手中详实的数据和图纸,眼中终于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泰坦科技与外星科技的碰撞,果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火花。这比他预想的进度要快得多。
他放下文件夹,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道:“很好。
所需的材料,我会尽快提供给你们。
集中所有资源,优先建造一艘能够往返月球的侦察舰。
我要在最快的时间里,看到它出现在近地轨道上。”
什么?自己飞上去?那多累啊,有技术不用,他傻啊?
杨长生的要求就是最高优先级的命令,在美利坚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
所有与“泰坦-外星”混合科技相关的项目被整合,资源无条件倾斜。
不光是美利坚最顶尖的各行业专家,就连其他国家的人才都被招来了不少。
其中就又以魏玛和北洋的居多,呆英也是被揍的老实了,一听说杨长生要调集人才,那也是双手奉上,生怕动作慢了会挨揍。
这么多人才,全都被集中到内华达沙漠深处一个新建的、代号星港的超大型秘密基地。
为什么不在神州建立,杨长生当然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在神州搞这些建设,那不得污染环境,而且还需要很多劳动力嘛。
现在北洋到处都是搞建设,杨长生不打算劳民伤财,搞出来的工程仅仅只是为了自己服务。
美利坚这边搞出来的东西,所有的资料都会在之后让北洋的专家带一份回去。
直接就有了所有的实验数据,少走弯路不说,还不用付出代价。
理查德·摩根作为杨长生的代言人,手握近乎无限的资源调配权,监督着一切。
他亲眼看着杨长生如同变戏法般,从那个神秘的背包空间中取出堆积如山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稀有金属锭和蕴含着纯净能量的晶石。
心里再一次加深了一个概念,杨长生就是神!
这些材料远超地球现有科技的认知范畴,正是建造星际飞船最关键的核心物资。
有了材料和理论支持,星港基地日夜灯火通明。
巨大的厂房里,利用泰坦生物技术与外星合金工艺打造的飞船龙骨被一点点焊接成型。
等离子推进器的原型机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点火测试,来自外星飞船核心的幽蓝色晶石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特制的能量约束器中,为整个船体提供着强劲的动力。
整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泰坦科技与外星科技的融合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推进器过载测试引发链式爆炸,摧毁半个试验区。
新型记忆金属在极端环境下出现了未曾预料的相位变化;对幽蓝晶石能量的引导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设备烧毁,等等等等,危险不一而足。
但每一次失败,都会为杨长生提供的超越时代的技术资料。
两个月零二十七天后。
杨长生除了提供材料之外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的情况下,东西真被他们做出来了。
一个通体呈现流线型的银灰色,表面偶尔流淌过仿若生物脉络般的幽蓝光路,尾部三个巨大的生物等离子推进器喷吐出近乎无声的淡蓝色光晕,姿态优雅而稳定地悬浮在近地轨道上。
金乌号,如期完工。
“大人,金乌号所有系统自检完毕,能量核心稳定,推进系统峰值出力达到设计标准的百分之一百零五。
隐形力场已通过初步测试,随时可以执行月球登陆任务。”
理查德通过加密通讯,向身在纽约的杨长生汇报,语气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杨长生站在顶层公寓的落地窗前,遥望着窗外看似毫无变化的夜空。
但他的神识已经清晰地捕捉到了那艘悬浮于轨道之上的崭新造物。
他能感觉到飞船的存在,别忘了打造用的材料都是杨长生提供的。
而从副本之中出去的材料都有一个特性,杨长生能随时感应并且操控。
机械傀儡的操控就是基于这个功能,加上之后傀儡山庄的操控手法才补完形成强大战斗力的。
“做得不错。”杨长生淡淡地赞许了一句,“准备一下,我要亲自登舰。”
他没有选择乘坐传统的运载火箭,那对他而言太过缓慢和笨拙。
心念一动,周身空间微微扭曲,下一刻,他的身影已然出现在号宽敞而充满未来感的舰桥上。
这手短距离空间穿梭,正是最近开发上古洞府的功能。
副本越来越多,同质化的也越来越多。
杨长生把这些同质化的副本相互叠加,形成了更大的副本。
扩大的副本也让洞府有了新的功能,传送,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是只能物资传送到各地的仓库,现在是能直接传送人了。
只要是有从副本之中出去的东西,哪怕至少一粒种子,杨长生能感应到,就能传送成功。
地面上,再通过监控看到这一幕的地面控制中心成员们瞠目结舌,对杨长生的敬畏更深了一层。
舰桥里,可不是空无一人。
几个经过严格筛选、心理素质极佳且签署了最高保密协议的顶尖飞行员和工程师,正紧张而激动地等待着。
他们是这艘人类奇迹飞船的首批船员,也将是见证历史的人。
“目标,月球背面,预定坐标点。出发。”杨长生没有多余的命令,直接下达了指令。
“是!船长!”临时舰长,一位经验丰富的前宇航员,压下心中的激动,沉稳地操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