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硝烟逐渐沉降于红色的沙尘,纪念碑的肃穆笼罩山巅,但昆仑指挥中心的灯火,却比战争时期熄灭得更晚。一种无声的、却同样关乎文明存亡的“战役”,在实验室、在解析车间、在超级计算机阵列的核心深处,激烈地进行着。
“红岩计划”夯实地基的轰鸣声,与精密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共同构成了火星基地重建期的双重奏。而后者,聚焦点正是那几艘在最终决战中,因王也的威慑和联军决死攻击而被迫投降或严重受损失去动力、最终被俘获的格伦塔帝国主力战舰。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艘代号“利维坦”的“戈尔贡级”重型巡洋舰,以及半艘几乎被“周天星辰大阵”炼化、但核心结构奇迹般保存下来的“黑暗之星”级战列巡洋舰的残骸。它们是帝国武力的中坚,其蕴含的技术,远超之前接触过的任何侦察舰或驱逐舰。
“‘利维坦’已被转移至‘祝融之环’三号封闭式解析坞。外部消杀和基础危险品排除已完成。”艾琳娜博士站在主控台前,语速快而清晰,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独有的、混合着极度谨慎与无限好奇的光芒,“‘伏羲’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全息扫描模型。现在,我宣布,‘洞察’计划——对帝国主力舰技术的深度逆向工程,进入新阶段!优先级:最高!”
命令下达,由顶尖物理学家、工程师、材料学家、能量符文专家以及“伏羲”AI组成的联合解析团队,如同手术台上的医生,开始对这头钢铁巨兽进行最细致、也最大胆的“解剖”。
第一刀:斩向巨兽的獠牙——重型武器系统
“戈尔贡级”标志性的武器,是位于舰首的“双联装相位撕裂炮”。这种武器发射的并非纯粹的能量束或实体弹头,而是一种能暂时瓦解目标原子间作用力、造成物质结构层面崩解的诡异射线。
解析坞内,研究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利用远程操控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拆卸着那庞大而复杂的炮管和能量聚焦阵列。
“结构材质……无法完全识别,含有大量未知元素,晶体结构呈现出非自然形成的对称性,像是……‘生长’出来的?”材料专家看着成分分析报告,眉头紧锁。
“能量回路极其复杂,有超过七成以上的节点采用了生物神经网络与量子导管混合的模式,这解释了他们武器系统的高智能化和快速反应能力。”电子工程师发现了更惊人的事实。
“看这里,”一位符文专家指着能量传导路径上一些天然形成的、仿佛血脉纹路般的痕迹,“这些纹路……虽然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符文体系,但其能量流转方式,隐隐暗合某种‘毁灭’与‘分离’的法则碎片。帝国似乎是通过某种生物或能量‘殖装’技术,将这种法则特性‘固化’在了武器上!”
这个发现令人震惊。这意味着帝国的顶级武器,已经触及了法则层面,虽然可能只是粗浅的、借助外力的应用,但其威力远超常规能量武器。破解它,不仅需要理解其科技原理,更需要从法则层面进行解析和对抗。
第二刀:探寻巨兽的心脏——超光速引擎
如果说重型武器是獠牙,那么超光速引擎,就是支撑帝国进行星际扩张的心脏。对那半艘“黑暗之星”残骸的解析,主要集中在其尾部相对完好的引擎舱段。
这里的工作更加危险和诡异。引擎核心周围检测到了强烈的空间畸变余波和一种难以名状的、仿佛来自更高维度的能量残留。
“常规扫描手段失效,光学观测出现严重扭曲。”操作员报告。
“启动‘太虚’感应阵列,尝试进行灵能层面的探知。”艾琳娜下令。
由数位精擅空间阵法的修士联手催动的“太虚”阵列启动,柔和而玄妙的波动开始渗透引擎外部屏障。渐渐地,一个极其复杂、由无数旋转的、非欧几里得几何结构构成的能量模型,缓缓在主屏幕上构建出来。
“这不是曲速引擎……也不是虫洞技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喃喃道,眼神中充满了颠覆性的震撼,“它……它似乎在舰船周围创造一个短暂的、局部的‘子空间泡’,通过某种方式‘欺骗’或者‘绕过’常规宇宙的空间常量,实现超光速……这原理,更像是一种对宇宙底层规则的‘漏洞利用’!”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引擎最核心处,“太虚”阵列探测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位阶高得令人心悸的混沌气息。这气息与无名戒指散发出的道韵有些许类似,但更加狂暴、无序,充满了毁灭与重生的意味。
“帝国……他们可能接触过,甚至部分‘驯服’了某种混沌本源的力量,并将其作为超光速航行的‘燃料’或‘媒介’?”一位元婴期的老修士语气凝重地推测。这个猜测让所有知情者背后发凉。操控混沌,这几乎是触摸到了创世与灭世的领域,其风险无法估量。
第三刀:剖析巨兽的坚鳞——旗舰级护盾
“利维坦”的能量护盾,在战斗中给地球联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并非单一的力场,而是多层叠加、属性各异的复合护盾系统。
解析团队重点研究其护盾发生器的核心——一个不断旋转的、由某种活性水晶构成的十二面体。
“它在同时生成四种不同频率和性质的护盾层:偏转物理攻击的动能屏障、吸收和散射能量武器的相位盾、干扰灵能探测和攻击的‘静默场’,以及……最内层一种极其稀薄、但似乎能一定程度上‘否定’法则层面攻击的‘概念性防御’!”能量系统首席分析师的报告让指挥中心一片哗然。
“概念性防御”?这已经接近修真体系中“万法不侵”的某些至高境界的描述了!虽然帝国的应用看起来还很初级、极耗能量,并且似乎依赖于那活性水晶本身的某种特性,但这无疑指明了护盾技术的终极发展方向。
“这水晶……是活的?还是在被某种意识驱动?”生物学家参与了进来,发现水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类似神经突触的结构,并且在持续发出微弱的、有规律的灵波。
研究的深入,带来的不是豁然开朗,而是更深的迷雾与更大的压力。帝国的科技树,似乎走上了一条与地球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邪道”的路径——高度依赖生物科技、对混沌能量的危险利用、以及对宇宙法则的粗暴撬动。
然而,压力也是动力。每一项发现的背后,都潜藏着地球文明实现技术飞跃的钥匙。
“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那些法则层面的信息纹路和混沌能量残留的频谱!”艾琳娜博士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将这些数据与王也道长之前对抗‘行星裂解炮’时展现出的法则运用,以及无名戒指的道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需要找到一条,将帝国的‘术’,融入我们自身‘道’的途径!”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主屏幕上那枚依旧静静悬浮的戒指。
“也许……真正的突破,不在于模仿他们的技术,而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并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科技与修真融合的方式——去实现,甚至……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