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那如同神罚般精准而无可抗拒的拦截与毁灭,彻底碾碎了格伦塔帝国残存舰队中最后一丝负隅顽抗的意志。当那艘冲向火星的“毁灭者级”如同断翅之鸟般歪斜坠落,当那艘威胁地球的“剃刀级”诡异地消失在空间裂缝中,当那艘满载爆炸物的“巨犀级”无声无息化为星空尘埃时,所有尚在观望、犹豫、乃至内心深处还隐藏着些许不甘的帝国舰长,都明白了一个冰冷彻骨的事实——
抵抗,毫无意义。
逃跑,绝无可能。
死亡,将是唯一且毫无价值的终点。
那尊屹立于被俘旗舰之中的青衣身影,已不再是他们认知中的“强大敌人”,而是化作了这片星域法则的化身,是不可违逆的天威。在他的注视下,任何侥幸心理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脆弱。
短暂的、死一般的寂静,如同瘟疫般在残存的帝国舰队中蔓延。每一艘舰船的舰桥内,都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极致恐惧、屈辱、以及劫后余生般虚脱的复杂气氛。军官们脸色惨白,目光呆滞地望着主屏幕上那团“执法者号”留下的、仍在缓缓飘散的金属残骸,或是传感器上那几处刚刚平息下来的、代表疯狂与毁灭的能量波动焦点。士兵们则大多瘫坐在岗位上,有些甚至低声啜泣起来,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信仰崩塌的绝望。
不知是哪一艘舰船率先做出了选择。
那是一艘位于阵列边缘、伤痕累累的“哨兵级”轻型护卫舰。它的护盾早已过载消失,左侧舷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撕裂伤,内部气压损失警告灯还在不断闪烁。或许是因为伤势过重再也无法支撑,或许是因为舰长的理智最终压过了狂热的荣耀,又或许仅仅是因为对那无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
只见它舰身上所有武器平台的锁定光芒彻底熄灭,连近防炮都收回了基座。紧接着,主引擎和姿态调整推进器的尾焰也完全消失,整艘战舰如同失去了所有动力,静静地悬浮在星空中,只有应急灯光在舰体上孤独地闪烁。同时,它的通讯天线指向“长城号”的方向,发出了一段清晰、微弱、却代表着最终屈服的通用频率明码信号——
“格伦塔帝国海军,‘哨兵级’护卫舰‘灰烬号’……无条件投降。请求……接收。”
这道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连锁反应,无可逆转。
仿佛是堤坝终于崩溃,又像是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最关键的一块。
紧随“灰烬号”之后,仿佛是约好了一般,又或许是那最后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冲垮:
“格伦塔帝国海军,‘猛犸级’巡洋舰‘不屈者号’……投降。”
“格伦塔帝国海军,‘诡影级’电子战巡洋舰‘低语者号’……放弃抵抗。”
“帝国第三辅助舰队,‘工蚁级’运输舰编号K-774……我们投降,请不要攻击……”
一道接一道的投降声明,通过明码或特定的投降频率,如同雪片般飞向地球联军的指挥网络。起初还有些断续和犹豫,到后来几乎连成了一片。
星空中,那一片片原本还保持着些许阵型、或是在混乱中试图维持秩序的帝国战舰,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武器系统的光芒成片成片地熄灭,引擎的尾焰逐一收敛。它们不再机动,不再试图瞄准,只是静静地、顺从地停留在原地,如同等待被牧羊人清点的绵羊。一些舰船甚至主动打开了非武装性质的对接舱门,或者将舰体较为脆弱的部分暴露出来,以示毫无敌意。
当然,并非所有投降都如此“干脆”。一些隶属于强硬派家族或拥有皇室背景的舰船,其投降声明中依旧带着难以掩饰的屈辱和愤懑,但在绝对的力量差距和求生本能面前,他们最终还是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帝国皇室第七禁卫舰队,‘角斗士级’驱逐舰‘血刃号’……” 通讯频道里,一个嘶哑而充满不甘的声音停顿了许久,最终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从牙缝里挤出了那几个字:“……接受……现实。投降。”
连最为骄傲的禁卫舰队都选择了屈服,其他还在摇摆的舰船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主心骨。
地球联军的应对:从战斗到接管。
“长城号”舰桥内,看着战术星图上那以惊人速度从代表敌意的红色转变为代表中立或投降的黄色、甚至绿色的光点群,所有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
持续了如此之久、付出了如此惨烈代价的地球轨道防御战,竟然……就这样结束了?
“报告!敌军大规模投降信号确认!数量……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已超过我方统计残存敌舰数量的百分之八十!”
“敌方阵型已完全停滞,能量反应普遍降至维持生命支持的最低水平!”
“侦测到多艘敌舰主动解除武装,开放对接权限!”
一连串的确认信息,如同最动听的乐章,让每一位联军官兵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松弛片刻,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疲惫和如潮水般涌上的胜利喜悦。
老将军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激荡,他知道,战斗结束了,但更复杂、更考验耐心的接管工作才刚刚开始。
“通告全军,” 他的声音恢复了沉稳,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确认敌方主力已投降。我宣布,地球轨道防御战,第一阶段作战任务,胜利结束!”
舰桥内先是寂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沉的欢呼声和掌声,不少官兵甚至激动地相拥而泣。这胜利,来得太不容易!
“但是!” 老将军提高了音量,压下欢呼,“战斗结束,不等于任务结束!各舰队,严格按照预定接管程序执行!”
“第一、第二分舰队,负责外围警戒,防止极个别失控单位或未知威胁!”
“第三至第六分舰队,按预定区域划分,执行受降程序!派遣陆战队员和技术小组,登舰控制关键部位,核查敌方人员及舰船状态!”
“后勤及救援舰队,优先抢救我方受损舰船,收容伤员!同时派出医疗小组,对投降敌舰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医疗支援!”
“通讯部门,向所有投降单位广播《战时俘虏待遇基本准则》及具体投降指令!”
“情报部门,立刻开始初步审讯高级俘虏,并着手分析缴获的数据库!”
一连串清晰而具体的命令下达,地球联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迅速从“战斗模式”切换到了“占领与接管模式”。一艘艘小型交通艇、登陆舱从母舰中飞出,在战斗舰艇的掩护下,如同工蜂般飞向那些已经放弃抵抗的帝国战舰。全副武装的星际战士和戴着技术头盔的工程师,通过强行破拆或对方主动开启的舱门,进入这些曾经充满敌意的钢铁巨兽内部,开始执行繁琐而危险的接收工作。
投降者的众生相。
在那些投降的帝国舰船内部,景象各异,但普遍弥漫着失败者的颓丧与不安。
在“灰烬号”护卫舰内,舰长瘫坐在指挥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舷窗外正在靠近的地球登陆艇,喃喃自语:“结束了……都结束了……” 周围的船员大多沉默不语,一些年轻士兵的脸上甚至流露出一种解脱的神情。
而在“血刃号”驱逐舰上,气氛则要凝重得多。舰长,一位面容冷峻的皇族军官,亲手摘下了代表荣誉的肩章,扔在地上,然后下令全体船员在舰桥列队。当地球战士端着能量步枪冲入舰桥时,看到的是一个个挺直脊梁、但眼神中充满屈辱和敌意的帝国军人。他们没有反抗,但那种沉默的对抗,依旧让人感到压力。
更多的舰船内部则是一片混乱后的狼藉。损坏的设备冒着黑烟,伤员躺在地上呻吟,幸存的官兵聚集在一起,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当地球军医带着医疗箱出现,开始为他们的伤员进行处理时,许多帝国士兵眼中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紧绷的敌意似乎融化了一点点。
惨胜的代价。
胜利的喜悦,并不能完全冲淡弥漫在联军将士心头的沉重。当战斗的余波逐渐消退,巨大的伤亡数字和惨烈的损失景象,便无情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战术星图上,代表地球联军舰船的蓝色光点,相比战前,稀疏了何止一半!许多光点上还标记着“严重受损”、“失去动力”、“人员伤亡惨重”的标识。
火星轨道附近,漂浮着大量战舰的残骸,有些还在发生着小规模的殉爆。救生艇的信号如同萤火虫般在残骸间穿梭,搜寻着可能的幸存者。
“长城号”本身的舰体上也布满了伤痕,左侧舷的一座副炮群被彻底摧毁,留下焦黑的印记。
通讯频道里,不时传来令人心碎的报告:
“‘泰山号’重巡……确认战沉,舰长以下官兵……全员殉国。”
“‘疾风号’驱逐舰动力舱爆炸,弃舰过程中……超过三分之二船员未能及时撤离……”
“火星‘勇气’地面防御团……在抵御敌登陆部队时……全团覆没……”
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这场胜利,是用无数地球儿女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胜。
王也的注视与收尾。
王也的仙识如同无形的微风,拂过整个战场,感知着投降的进程,也感知着那弥漫在胜利之中的悲伤与牺牲。他看到了地球联军高效而有序的接管,看到了帝国军人的屈辱与不安,也看到了星空之中,那些永远沉默了的战友。
他的心中并无太多波澜。生死轮回,文明兴替,在他漫长的道途所见之中,并非罕见。守护地球,既是为了偿还因果,亦是他选择的道路。今日之牺牲,是为了明日之生机。
他心念微动,那艘被他以空间之力封镇、内部时间近乎凝滞的“毒蝎级”驱逐舰,从储物戒指中悄然放出,出现在一片相对空旷的星域,与其他投降的舰船并列。这奇异的一幕再次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但很快便被地球接管人员控制起来。
做完这一切,他收回了大部分仙识,只留下一丝关注着大局。他的身影,依旧立于被俘旗舰的指挥室内,如同定海神针,无声地镇压着一切可能的不稳。
残阳如血,映照在火星暗红色的地表和漂浮着无数残骸的轨道上。喧嚣的炮火已然停歇,取而代之的是救援船只的灯光和通讯频道中繁忙却有序的指令声。
第一次星际战役,地球文明与格伦塔帝国的正面碰撞,最终以侵略者的全军覆没和地球文明的惨烈胜利,画上了句号。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全新纪元——属于地球的星际纪元,在血与火中,正式拉开了帷幕。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场胜利,并非终点。帝国的威胁是否完全解除?星际的政治格局将如何变化?地球又将如何消化这巨大的战果与伤痛?这一切,都将是未来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但至少在此刻,在这片刚刚沉寂下来的战场上,地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以及……迈向深空的,第一块坚实的踏脚石。
战斗,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