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殿内,混沌气流如丝带般萦绕,殿中十二根盘龙柱上,万亿丈九爪金龙虚影隐现,每一次龙鳞开合都似在吞吐鸿蒙初气。帝俊与太一重塑的金乌肉身悬浮于殿中,金色羽翼上残留着未散尽的太阳真火,那火虽不如昔年焚天煮海般狂躁,却仍带着巫妖劫时的戾气相。
二人刚从本源重塑中苏醒,神魂里还回荡着涿鹿战场上祖巫残魂的嘶吼,玄冥那道冰封四海的身影,更是如烙印般刻在识海深处。此刻见龙宇端坐于殿首鸿蒙座上,玄黑色龙袍垂落至殿阶,袖口处绣着的虚无之海波纹随呼吸起伏,帝俊率先躬身,金乌虚影在身后展开:“谢道尊重塑之恩,只是……”他话锋顿住,目光扫过殿外昆仑虚的方向,那里曾是巫妖厮杀的旧地,“玄冥祖巫当年……”
“巫妖劫已落幕千年。”龙宇的声音不高,却似有鸿蒙道韵流转,打断帝俊话语的同时,殿中混沌气流骤然凝定,“你们残魂在起源珠中温养时,当已见洪荒变迁——昊天建天庭,人族兴三皇,若还困在昔日仇怨里,与当年执迷不悟的罗喉何异?”
太一握紧了手中的东皇钟,钟身古朴纹路亮起,却在龙宇的道压下迅速黯淡。他抬眼看向殿首,金乌瞳孔中仍有火光跳动:“道尊,当年巫妖不死不休,我妖族亿万儿郎丧于祖巫之手,此仇……”
“仇?”龙宇缓缓起身,万亿丈龙躯虚影在殿外虚空浮现,龙首探入云霄,俯瞰洪荒大地,“你们且看。”他指尖凝出一道鸿蒙气,在空中化作水幕,水幕中先映出龙汉初劫时,三族厮杀导致洪荒碎块纷飞的惨状;接着是巫妖劫后期,天穹崩裂、星辰坠落,祖巫与妖族大圣同归于尽的画面;最后定格在如今——人族部落炊烟袅袅,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天庭仙娥洒下甘露滋养万物,万族修士在昆仑虚外切磋道法,一派太平景象。
“龙汉初劫后,三族余脉隐于洪荒角落;巫妖劫后,若不是后土化轮回、本尊重塑你们残魂,妖族恐只剩零星血脉。”龙宇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道韵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顺大势者昌,逆大势者亡。当年帝俊你建妖族天庭,欲统洪荒,却因执念于‘妖主天下’,才引巫妖战火燎原;太一你守东皇钟,护妖族气运,却忘了洪荒非一族之土。”
帝俊垂首,金色羽翼微微颤抖。他想起残魂中模糊的记忆——巫妖劫最后一战,他率金乌十子布周天星斗大阵,却被祖巫联军破阵,十子陨于夸父、后羿之手,自己也被玄冥的寒冰道力重创。那时他只知恨意,却未想过,若妖族肯与人族、巫族共享洪荒,何至于落得那般下场。
太一攥紧东皇钟的手缓缓松开,钟身纹路彻底熄灭。他看向水幕中那些人族孩童,忽然想起自己当年曾在东海之滨,见过刚出生的人族婴儿,那时他只当是渺小蝼蚁,如今却见这“蝼蚁”已撑起洪荒半片天。“道尊所言,太一明白。只是……”他话锋一转,语气中仍有不甘,“玄冥祖巫当年杀我妖族众多兄弟,这份怨怼,难道就该就此抹去?”
“怨怼不必抹去,却需放下。”龙宇抬手,一道起源珠的微光落在二人识海,“你们且感受——玄冥的本源中,也藏着巫妖劫的伤痛。她当年为护巫族,才与妖族死战,如今巫族只剩她一人,看着人族大兴,何尝不是在反思昔日之争?”
微光中,帝俊与太一清晰感受到玄冥的神魂波动——有对祖巫兄弟的思念,有对巫妖劫的悔恨,更有对如今洪荒太平的珍视。那波动中没有半分当年的戾气,只剩历经劫难后的平和。
“本尊重塑你们,不是让你们再寻仇,而是让你们护洪荒。”龙宇回到鸿蒙座上,道袍上的虚无之海波纹恢复平缓,“如今封神劫隐兆已现,若你们还困在巫妖旧怨里,不仅会毁了自己,更会拖累洪荒万族。”
他抬手召来御兽殿与兵器库的令牌,掷向二人:“帝俊,你昔年掌妖族天庭,善御万兽,即日起掌起源殿御兽殿,统领洪荒异兽,护万族安危;太一,你东皇钟可镇时空,即日起掌兵器库,修补洪荒破碎的先天灵宝,为应对封神劫做准备。”
令牌悬浮在二人面前,散发着鸿蒙本源的气息。帝俊看着令牌上的兽纹,想起自己当年统领妖族万兽的荣光,只是那时的荣光带着血腥,如今这令牌却承载着护佑之责。他抬头看向龙宇,眼中的怨怼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帝俊遵道尊令,必不负所托。”
太一握住东皇钟,再看向令牌时,钟身竟泛起柔和的光晕。他躬身行礼,金乌虚影中的火光化作温暖的光:“太一愿掌兵器库,护洪荒安宁,暂压昔日怨怼。”
龙宇点头,殿中混沌气流重新流转,盘龙柱上的金龙虚影也变得温和:“既如此,便去熟悉殿中事务吧。记住——洪荒非一族之土,万族共存,方是长久之道。若日后再因旧怨生事,休怪本尊不讲重塑之情。”
二人应声退下,殿外传来他们前往御兽殿与兵器库的脚步声。龙宇看向殿外昆仑虚,那里云雾缭绕,隐约可见玄冥的身影在山间漫步。他指尖凝出一道微光,传向玄冥的方向,微光中带着一句话:“巫妖旧怨暂解,待日后,再与你细说。”
山间,玄冥感受到那道微光,抬头望向起源殿的方向,冰封的眼眸中泛起一丝暖意。她抬手拂过身边的花草,想起刚才帝俊与太一苏醒时的气息,虽仍有敌意,却已无杀意。或许,正如龙宇所说,巫妖已过,洪荒的未来,该是万族共荣的景象。
起源殿内,龙宇再次端坐于鸿蒙座上,指尖鸿蒙气流转,推演着封神劫的脉络。他知道,帝俊与太一虽暂压怨怼,但巫妖旧恨并非一朝一夕能消,未来还需多做引导。不过眼下,至少为应对封神劫,又添了两位圣人二重境的助力,洪荒的根基,也因此更稳了几分。
混沌气流在殿中缓缓流淌,盘龙柱上的金龙虚影轻轻低吟,似在呼应着洪荒大地上的太平景象,也似在为即将到来的封神劫,积蓄着力量。
帝俊与太一持令牌转身离去,金乌羽翼划过起源殿的混沌气流,留下两道浅金色轨迹。行至殿门时,帝俊脚步微顿,余光瞥见殿侧悬挂的《洪荒万族图谱》,图谱上巫族版块只剩玄冥一人的画像,画像旁标注着“祖巫玄冥,掌寒冰本源,历龙汉初劫、巫妖劫,存巫族最后血脉”。他指尖微动,想起方才龙宇传入识海的玄冥神魂波动,那股藏在平和下的孤寂,竟让他心中的怨怼又淡了几分。
太一似察觉他的迟疑,侧首道:“兄长,道尊之令已领,还需尽快熟悉兵器库事务。”他虽这般说,目光却也落在图谱上,东皇钟在袖中轻颤,似在回应着图谱中残留的祖巫气息。二人不再停留,并肩走出殿门,身影很快消失在昆仑虚的云雾中。
殿内,龙宇并未收回望向殿门的目光,指尖鸿蒙气再度凝聚,化作一面水镜。镜中浮现出御兽殿的景象——殿内豢养着自鸿蒙初开便存在的异兽,有背生双翼的混沌麒麟,有衔烛照夜的烛龙后裔,还有巫妖劫中幸存的妖族异兽。这些异兽此刻或卧于灵泉旁,或栖于神木上,气息平和,全无往日的凶戾。
“帝俊若能以昔日统妖族天庭的心智,护佑这些异兽,御兽殿方能真正发挥作用。”龙宇轻声自语,水镜画面一转,又映出兵器库的景象。库中堆放着无数先天灵宝碎片,有断裂的诛仙剑碎片,有破损的山河社稷图残卷,还有巫妖劫时损毁的周天星斗大阵阵眼。太一正站在碎片堆前,指尖凝聚太阳真火,小心翼翼地拂过一块东皇钟的同源碎片,眼中满是珍视。
龙宇微微颔首,收起水镜。他知晓,帝俊与太一虽暂压怨怼,但要真正放下,还需契机。而这个契机,或许就在不久后的封神劫中——当二人与玄冥并肩对抗劫数,亲眼见彼此为护洪荒而战,那些深埋的旧恨,才能彻底消散。
此时,殿外传来脚步声,玄空手持一卷典籍,缓步走入殿中。他躬身行礼,将典籍呈上:“道尊,此乃《巫妖劫余脉录》,记录了巫妖劫后幸存的妖族、巫族余脉分布。方才见帝俊、太一二位大人离去,想来道尊已化解他们心中部分怨怼?”
龙宇接过典籍,随手翻开,书页上浮现出点点灵光,标注着各族余脉的位置——妖族余脉多居于东海、南海诸岛,巫族余脉则隐于西昆仑、北溟之地。他点头道:“暂压而已,要彻底解开心结,还需时日。你将这卷典籍送予帝俊,让他知晓妖族余脉现状,也好让他明白,护洪荒,亦是护妖族后裔。”
“是。”玄空接过典籍,又道,“方才鸿蒙宗弟子来报,人族黄帝已平定蚩尤余部,正召集各部落修订历法,欲将‘百家姓’推广至全人族。弟子以为,这正是让帝俊、太一见识人族兴盛的好机会,或许能让他们更懂‘顺大势’的道理。”
龙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说得极是。待黄帝修订完历法,可邀他来起源殿一叙,届时让帝俊、太一陪同。见人族以仁德治世,而非以武力统御,他们自会明白,洪荒大势早已不是‘一族独尊’。”
玄空应声退下,殿内重归寂静。龙宇起身走到殿窗前,望向洪荒大地。此时正值人族春耕时节,黄河流域的田埂上,农人弯腰播种,孩童提着水罐穿梭其间,欢声笑语随风飘向昆仑虚。远处的天庭方向,祥云缭绕,昊天正率仙官巡查四方,确保洪荒万族安居乐业。
他抬手轻抚窗棂,袖中起源珠微微发烫,似在呼应着洪荒的生机。龙宇心中暗道:“巫妖旧怨终会消散,封神劫虽险,但若万族同心,必能渡过。待那时,洪荒方能真正长治久安,不负本尊自虚无之海而来,证道守护之愿。”
混沌气流在他周身缓缓流转,万亿丈龙躯虚影再次在殿外虚空浮现,这一次,龙影不再带着威严,反而满是温和。龙首轻抬,发出一声低吟,声音传遍洪荒每一寸土地——既是对太平景象的欣慰,也是对未来劫数的从容。
而此刻的御兽殿中,帝俊正展开玄空送来的《巫妖劫余脉录》,当看到东海诸岛的妖族余脉正与人族渔民互通有无,甚至结为姻亲时,他金色羽翼上的戾气彻底消散。太一在兵器库中,将一块修复好的先天灵宝碎片赠予前来求助的人族修士,看着修士感激的背影,他袖中东皇钟轻轻鸣响,这一次,钟声不再是镇杀之音,而是护佑之韵。
起源殿的混沌气流依旧平缓,昆仑虚的云雾随风飘荡,洪荒大地的生机愈发浓郁。巫妖旧怨的坚冰,正在“顺大势”的暖流中,缓缓消融。
御兽殿内,帝俊指尖划过《巫妖劫余脉录》上“东海鲛族与人类渔民共护渔场”的记载,金乌本源火在掌心化作温顺的光点。他想起巫妖劫前,妖族视人族为“食粮”,鲛族更是常袭扰沿海人族部落,如今却能共处,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对“大势”二字有了更深的体悟。
“兄长,道尊让玄空长老送来的先天灵宝修复图谱,你且看看。”太一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卷泛着鸿蒙气的兽皮卷,东皇钟悬在腰间,钟身纹路偶尔闪过柔和的金光。他走到帝俊身边,目光落在图谱上,“这图谱竟能将破碎的周天星斗大阵阵眼修复,若能集齐残片,或许……”
“或许也不必再用。”帝俊打断他,将《巫妖劫余脉录》递过去,“你看,如今妖族余脉与人族、仙族共处,无需大阵护佑,也能安稳生活。当年我们执着于用阵法统御洪荒,反倒是画地为牢。”
太一翻看典籍,当看到西昆仑巫族余脉与妖族狐族共同培育灵植时,瞳孔微微一缩。他曾以为巫族与妖族是天生死敌,却没想过有朝一日能并肩劳作。指尖拂过书页上的灵植图样,他忽然想起龙宇在起源殿说的话——“洪荒非一族之土”,原来这句话,并非是让妖族退让,而是让万族找到共存之道。
二人正说着,殿外传来异兽的低鸣。帝俊起身走到殿外,见一头通体雪白的灵鹿正跪在殿前,鹿角上挂着一枚沾着露水的灵果。御兽殿的侍从上前禀报:“大人,此乃青丘狐族送来的‘同心果’,说多谢兵器库太一大人昨日修复了他们的护族结界。”
太一走上前,看着灵鹿眼中的感激,心中忽然涌上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意。他曾执掌东皇钟,所到之处万兽臣服,那是敬畏而非真心,如今不过是修复了一处结界,却换来异族的馈赠,这种平和的互动,比当年统御万兽的荣光更让他触动。
“将灵果收下,再取两瓶鸿蒙宗炼制的‘清心丹’回赠狐族。”帝俊吩咐道,转身看向太一,“你看,放下怨怼,换来的是万族相护。若我们仍抱着巫妖旧恨,此刻哪能得此礼遇?”
太一点头,接过侍从递来的清心丹,亲自送至青丘狐族驻地。途中经过人族部落,见孩童围着妖族修士听故事,修士手中的法术化作五彩斑斓的光蝶,逗得孩童笑声连连。这一幕,让他彻底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不甘——洪荒的未来,本就该是这般模样。
与此同时,起源殿内,龙宇正与玄冥并肩站在鸿蒙盘前。盘中映出帝俊与太一的身影,当看到二人与异族友好相处时,玄冥冰封的眼眸中泛起笑意:“没想到他们竟能这般快转变心意。”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龙宇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本源交融的暖意,“当年巫妖劫,皆因执念于‘一族独尊’,如今他们见万族共存的太平,自会明白何为真正的洪荒大道。”
鸿蒙盘的画面一转,映出黄帝部落修订历法的场景。黄帝手持毛笔,在兽皮卷上写下“春分”“秋分”的字样,身旁的史官正记录着各族长老的建议,有妖族修士提供星辰观测数据,有巫族余脉分享大地节气变化的经验,一派齐心协力的景象。
“人族能兴,正因他们懂‘兼容’。”玄冥轻声道,想起自己初遇龙宇时,他曾说“人族是洪荒的未来”,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龙宇点头,指尖在鸿蒙盘上一点,画面切换到封神劫的隐兆——云霄山巅,截教弟子与阐教弟子因争夺灵脉起了争执,虽未动手,却已显露出教派之争的苗头。“封神劫虽险,但有帝俊、太一助力,再有玄冥你镇巫族余脉,玄空掌鸿蒙宗护人族,未必不能平稳渡过。”
玄冥握紧龙宇的手,眼中满是坚定:“若封神劫时需我出手,定不辱使命。只是……”她话锋一转,看向鸿蒙盘中帝俊、太一的身影,“若他们在劫中遇到巫族余脉,旧怨再起该如何?”
“无需担忧。”龙宇微微一笑,取出两枚玉佩,玉佩上分别刻着金乌与寒冰的图案,“此乃‘同心佩’,一枚赠帝俊,一枚赠太一,玉佩中蕴含我的道韵,若他们心生戾气,玉佩会提醒他们忆起今日的太平景象。”
正说着,玄空匆匆走入殿中,躬身道:“道尊,黄帝已修订完历法,派使前来邀请您与玄冥大人,还有帝俊、太一二位大人前往人族部落观礼,见证‘百家姓’推广仪式。”
龙宇与玄冥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笑意。龙宇道:“传令下去,备好贺礼,明日便随人族使者前往。这观礼,便是让帝俊、太一彻底放下旧怨的最好契机。”
次日清晨,起源殿外祥云汇聚。龙宇身着玄黑龙袍,玄冥一袭冰蓝色长裙,帝俊与太一则换上了绣有鸿蒙纹路的金袍,四人并肩立于云端,随人族使者前往黄帝部落。途中,帝俊看着下方生机勃勃的洪荒大地,对太一轻声道:“若当年我们能这般看待洪荒,妖族天庭或许至今仍在。”
太一点头,东皇钟在腰间轻轻鸣响,似在回应着他的感慨。他抬头看向龙宇与玄冥的背影,心中再无半分怨怼,只剩对未来的期许——或许,放下旧恨,护佑洪荒,才是他们重塑肉身的真正意义。
黄帝部落的观礼台上,各族代表早已等候。当龙宇四人降临,全场响起欢呼声,有人类的喝彩,有妖族的鸣叫,有巫族的呐喊,汇聚成一曲属于洪荒万族的和谐乐章。帝俊与太一站在欢呼声中,看着眼前不分种族、共庆太平的景象,终于彻底明白:巫妖已过,顺大势者,方能与洪荒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