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的晨光漫过轮台城的土黄色城墙时,沈砚秋已站在城西侧的校场之上。昨日从乱石峡缴获的物资正整齐堆放在校场中央,黝黑的弓箭、泛光的长刀、捆扎严实的粮草袋,还有几箱从叛军手中夺回的商旅货物,在朝阳下格外醒目。秦十三和阿罗憾正带着护卫们清点数量,木牌上的字迹随着清点不断增加。
“沈公子,初步清点完毕,弓箭两百三十张、箭矢五千余支、长刀八十余柄、粮草二十余石,还有三箱丝绸和两箱玉石,都是之前被叛军劫掠的。”秦十三拿着竹简快步走来,上面的刻痕密密麻麻,“联军将领派人来问,这些军备是否按之前约定,分三成给他们补充军需。”
沈砚秋点头,目光扫过校场边缘的堡垒方向——那里的箭楼在激战中受损,防御器械也有损耗,正是需要补充的时候。“按约定分三成给联军,剩下的粮草先运去医疗站,给伤员补养身体;武器和甲胄分类整理,能用的送到堡垒兵器库,破损的交给山民工匠修复;缴获的货物登记造册,让北庭官府张贴告示,通知失主前来认领。”
话音刚落,顾长风提着药箱从医疗站方向走来,身后跟着几名医官。“医疗站的伤员听说缴获了不少粮草,都笑着说能喝上热粥了。”他走到沈砚秋身边,目光落在那几箱丝绸上,“这些丝绸看着像是江南的货,之前听商旅说,有一队江南商队在北庭被劫,想必就是这些了。”
沈砚秋拿起一匹丝绸,质地细腻,色泽鲜亮,确实是江南特产:“等官府通知到失主,咱们亲自送过去,也好让他们放心继续走丝路。对了,你那边伤员恢复得如何?有没有需要特别调配的药材?”
“大部分轻伤员已经能下床活动了,重伤员也稳定下来,就是药材还缺些当归和黄芪,用来补气血。”顾长风答道,“刚才医官说,轮台城的药铺存货不多,若是能从缴获的物资里找找,或许有收获。”
“我让秦十三去翻翻叛军的物资箱,他们劫掠时说不定会抢些药材。”沈砚秋说着,便招手让秦十三过来吩咐。不多时,秦十三果然抱着一个木盒走来,里面装着各种草药,虽有些杂乱,却真的有当归、黄芪,还有几包上好的止血粉。
“太好了,这些药材正好能用上!”顾长风接过木盒,立刻让学徒送去医疗站,“我安排好伤员的用药,就来帮你们整理军备。修复兵器的工匠也得尽快通知,堡垒的防御还等着用呢。”
沈砚秋应下,转头与阿罗憾商议器械修复的事。阿罗憾立刻派人去联络之前搭建箭楼的山民工匠,自己则带着草原勇士整理甲胄——他们将破损的甲胄分类,有的缺了甲片,有的断了系带,都一一做好标记,等着工匠修补。校场上的动静吸引了不少轮台城的牧民和商旅,大家远远看着堆积的军备,脸上满是安心的笑意,不时有人低声称赞沈砚秋的商队和联军。
正午时分,山民工匠们背着工具赶到校场,为首的正是之前驰援的阿木。“沈公子,听说要修复兵器和堡垒,我们带了二十多个弟兄过来,保证尽快完工!”阿木拍着胸脯保证,身后的工匠们也纷纷举起工具示意。
沈砚秋大喜,立刻让人将破损的兵器和防御器械搬到工匠们面前:“辛苦各位了,堡垒的箭楼和壕沟防御还需加固,兵器尽量优先修复弓箭和长刀,日后商道护卫还用得上。”
工匠们立刻忙碌起来,打铁声、刨木声在阳光下响起,与护卫们搬运物资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顾长风处理完医疗站的事,也过来帮忙,他虽不擅长打铁刨木,却能帮着递工具、清点修复好的兵器,偶尔还会给受伤的工匠处理手上的伤口。
“顾先生,你看我这弓修得怎么样?”一名年轻工匠举起修复好的弓箭,弓弦紧绷,木柄打磨得光滑。顾长风接过试了试拉力,点头称赞:“手艺真好,比之前的还结实。有你们在,堡垒的防御很快就能恢复了。”
午后的阳光有些毒辣,罗衣带着侍女们提着水桶和凉茶走来,给众人解暑。“沈公子,顾先生,工匠们和弟兄们都辛苦了,快喝点凉茶歇歇。”她指着远处的戈壁,“刚才看到帖木儿带着骆驼兵队过来了,好像是送些草原的皮毛和粮食,说是感谢咱们清剿了残敌。”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帖木儿骑着骆驼,带着十几名草原牧民,赶着几峰骆驼走来,骆驼背上驮着皮毛、粮食和几罐马奶酒。“沈公子!顾先生!”帖木儿远远就挥手喊道,“这些东西是我们草原部落的一点心意,感谢你们让商道太平,以后咱们的牛羊和皮毛也能顺利卖到中原了!”
沈砚秋连忙上前道谢,邀请帖木儿到校场休息。帖木儿坐下后,喝着凉茶说道:“我听说你们在补充军备,草原上有不少擅长打铁的牧民,我回去后让他们过来帮忙,也好早点修好堡垒,咱们一起守护商道。”
“那就太感谢帖木儿首领了!”沈砚秋心中暖意涌动,从叛军袭扰到如今各方相助,正是这份同心协力,才让北庭重归太平。
夕阳西下时,大部分破损兵器已修复完毕,堡垒的箭楼也加固了大半。校场上,修复好的弓箭和长刀整齐排列,粮草和物资分类存入仓库,缴获的货物也交给了北庭官府的差役,等着失主认领。工匠们和护卫们坐在夕阳下,喝着马奶酒,吃着烤馕,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兴奋的笑容。
沈砚秋和顾长风并肩站在校场边缘,望着远处的胡杨林和蜿蜒的丝路商道。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金色的余晖洒在轮台城的城墙上,也洒在堆积整齐的军备上。“军备补充得差不多了,堡垒防御也快修复好了。”顾长风轻声说,“等伤员彻底康复,咱们就能出发西行了。”
“嗯。”沈砚秋点头,目光坚定,“这一路有弟兄们相助,有各方支持,咱们一定能把丝绸卖到更远的地方。等从西域回来,北庭的商道定会更加繁华。”
晚风拂过校场,带来胡杨的清香和马奶酒的醇厚。远处的驼铃声隐约传来,那时往来的商旅正在靠近轮台城。北庭的军备已足,防御已固,和平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而沈砚秋与顾长风的西行之旅,也即将在这驼铃声中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