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暴过后的寂静
风暴终于过去,沙海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抚平,只剩下波纹般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沈砚秋和顾长风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望着眼前这片陌生的沙原,心中都明白——他们已经偏离了原定的路线,进入了一片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区域。
“我们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整。”顾长风说。
“而且要快。”沈砚秋点头,“风暴可能只是暂时的平静,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下一场的准备。”
二、寻找避难所
释一行展开星图,结合风向和地形,很快锁定了一个可能的避风点——一片位于沙丘背风处的低矮岩壁。那里的沙粒细腻,颜色偏深,说明长期处于风影区,是天然的避风港。
“走。”沈砚秋一声令下,队伍立即向目标进发。
三、意外的发现
抵达岩壁后,队员们开始搭建临时营地。顾长风在检查岩壁时,意外发现了一处被流沙半掩的洞口。
“这里好像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他用手拨开沙子,露出整齐的凿痕。
沈砚秋和释一行立刻上前查看。洞口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里面漆黑一片,散发着潮湿的气息。
“里面可能有水源。”释一行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也可能有危险。”沈砚秋保持警惕,“顾长风,带两名队员先进去探路。其他人原地待命。”
四、地下的世界
顾长风带着两名队员,手持火把进入洞中。洞内蜿蜒曲折,地面潮湿,墙壁上留有模糊的壁画——一些人类与骆驼的图案,以及一些无法辨认的符号。
“这里以前有人居住。”顾长风低声道。
深入约二十步后,洞穴豁然开朗,变成一个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口干涸的井,井壁上长满了青苔,说明这里曾经有水。
“可惜已经干了。”一名队员失望地说。
顾长风却注意到,井壁的一侧有一道细小的裂缝,裂缝中渗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湿气。
“水可能还在,只是改道了。”他说。
五、沙下的生命
回到地面后,顾长风将发现告诉了沈砚秋。她立刻决定,将营地搬进洞中——那里不仅能避风,还可以提供宝贵的水源。
队员们轮流进入洞穴,清理碎石和流沙。释一行则在洞口上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挡风棚,用骆驼毛和帆布制成,既能挡住突如其来的风沙,又能让空气流通。
“这简直是沙漠中的天堂。”一名队员感叹道。
“暂时的。”沈砚秋微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六、水源的希望
安顿下来后,顾长风带领几名队员开始在井壁的裂缝处挖掘。两个时辰后,他们终于挖出了一条狭窄的水道,一股细小却清澈的水流缓缓涌出。
“水!”队员们欢呼起来。
沈砚秋和顾长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的笑容。在沙漠中,没有什么比水更能让人心安。
七、风暴的再次来临
然而,好景不长。傍晚时分,天空再次变得阴沉,远处传来低沉的轰鸣——又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所有人进洞!”沈砚秋当机立断。
队员们迅速将物资搬进洞中,顾长风则带领几名队员在洞口布置了一道临时的沙障,用布袋和石块垒成,以减缓风沙的冲击。
“准备好了吗?”他问。
“准备好了。”沈砚秋点头,“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被风暴追上。”
八、洞中岁月
风暴再次席卷而来,洞口外的世界瞬间被黄沙吞没。洞内,队员们围坐在火把旁,火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我们可能要在这里待上几天。”释一行说,“直到风暴完全过去。”
“那就利用这段时间休整。”沈砚秋道,“顾长风,你负责安排轮岗守夜。释一行,你教大家辨认星符和壁画上的符号。我去看看伤员和水的储备。”
九、壁画的秘密
在释一行的指导下,队员们开始研究石室墙壁上的壁画。那些符号虽然大部分无法辨认,但其中有几组图案与紫霄真人信中的星符极为相似。
“这说明,”释一行兴奋地说,“紫霄真人可能知道这个地方,甚至来过这里。”
“或者,”沈砚秋若有所思,“这是一个古代的驿站,专门为穿越风暴的商队提供避难。”
顾长风点头:“无论如何,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十、人心的温暖
风暴的夜晚,洞内的气氛却意外地温馨。队员们分享着干粮和水,讲述着各自的家乡故事。沈砚秋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这些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同伴,而是她的家人。
“你在想什么?”顾长风走来,递给她一壶温水。
“在想,”她微笑,“如果没有这场风暴,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地方,也不会有机会这样坐在一起。”
顾长风凝视着她:“你总是能从困境中找到希望。”
沈砚秋摇头:“不是我,是我们。”
十一、新的方向
第三天清晨,风暴终于平息。队员们走出洞口,发现沙海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旧的沙丘消失了,新的沙丘拔地而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重新塑造。
“我们需要重新定位。”释一行说。
“那就从这里开始。”沈砚秋望向远方,“从沙下的避难所,重新走向我们的目标。”
顾长风点头:“无论前方有什么,我们都一起面对。”
在金色的沙海中,驼铃声再次响起,清脆而坚定,像是在为他们的新旅程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