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木窗洒进和丰号后院,院子里摆着两排驼具,一边是传统样式,另一边是古扎丽的改进版。沈燕秋站在中间,卫无忌、阿米尔、顾长风、苏凝和其他队员围成一圈,等待着这场特殊的\"工匠比拼\"开始。
\"今天,\"沈燕秋开口,\"我们要比较两种驼具方案:传统驼具和古扎丽的改进版。目标是找出最适合我们西行之旅的方案。\"
古扎丽站在自己的作品前,神情专注:\"我的改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重心调整、受力分散和快速装卸。\"
\"听起来不错,\"卫无忌点头,\"但实战效果如何,还要看测试结果。\"
测试开始了。第一环节是装载效率比拼。两队队员分别使用传统驼具和改进驼具,在相同时间内装载相同重量的货物。
\"开始!\"随着沈燕秋一声令下,两边队员迅速行动。
使用传统驼具的队伍需要先调整多个绑带,再逐一固定货物,过程繁琐。而使用改进驼具的队伍只需扣上几个快速卡扣,再拉紧主绳即可完成固定。
\"时间到!\"沈燕秋喊道。结果一目了然——改进驼具组不仅完成速度快,而且货物摆放更整齐。
\"这只是速度测试,\"传统派工匠不服气,\"真正的考验是长途跋涉。\"
第二环节是模拟长途测试。两队骆驼背负相同重量,在预设路线上行走相同距离,观察驼距对骆驼疲劳度的影响。
测试结束后,兽医检查发现,使用改进驼具的骆驼肩部和背部压力明显减轻,皮肤磨损也更少。
\"这说明改进版确实更优,\"顾长风分析道,\"重心更低,受力更均匀,长时间行走对骆驼更友好。\"
\"但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工艺的优点,\"沈燕秋补充,\"传统驼具在某些复杂地形上可能更稳定。\"
第三环节是复杂地形测试。两队骆驼在砂石坡地和狭窄小道上行走,结果出人意料——改进驼具在复杂地形上表现同样出色,甚至在急转弯时更灵活。
\"我还是有疑问,\"传统派工匠坚持,\"这些改进会不会降低安全性?万一卡扣松动,货物掉落怎么办?\"
古扎丽微微一笑,拿出一个小装置:\"这是我设计的双重保险卡扣,即使主卡扣意外松开,备用卡扣也能保持固定。\"
为了验证安全性,卫无忌亲自上阵,在驼具上施加额外拉力,结果双重保险系统成功防止了货物滑落。
\"我不得不承认,改进版确实更优秀,\"传统派工匠终于点头,\"但我建议保留一些传统元素,比如在主绳上增加手工编织的防滑段。\"
\"好建议!\"沈燕秋高兴地说,\"我们可以融合两者优点,创造最适合我们的驼具。\"
最终方案确定:以改进驼具为基础,保留传统工艺的防滑编织,并增加可拆卸的侧袋,方便携带小件物品。
\"这场比拼很有意义,\"沈燕秋总结道,\"我们不仅找到了更好的驼具方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测试结束后,沈燕秋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整个过程中,一个年轻工匠始终在认真记录,不仅记录数据,还记下了队员们的操作习惯。
\"你叫什么名字?\"沈燕秋问道。
\"我叫李木,\"年轻人腼腆地回答,\"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驼具更符合人的操作习惯。\"
\"很好的想法,\"沈燕秋鼓励道,\"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也应该考虑人的因素。\"
傍晚时分,古扎丽正在完善设计图纸,沈燕秋走过去:\"你的设计很出色,但我有一个建议——能否在驼具上增加一些可调节的辅助装置,让不同体型的骆驼都能舒适使用?\"
\"这是个好主意!\"古扎丽眼睛一亮,\"我可以设计可更换的垫片和可调节的肩带。\"
两人讨论热烈,从细节设计到材料选择,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我们不仅要考虑骆驼的感受,\"沈燕秋说,\"还要考虑队员的操作便利性。毕竟,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很重要。\"
\"我明白了,\"古扎丽点头,\"我会在明天之前完成最终设计。\"
夜幕降临,和丰号后院渐渐安静下来。沈燕秋独自站在院中,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成就感。今天的工匠比拼不仅改进了装备,更重要的是让团队学会了尊重不同意见,在争论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父亲,\"她在心中默念,\"我们正在为西行之旅做准备,每一步都在变得更强。\"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沈燕秋警觉地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在月光下一闪而过。
\"看来,我们的准备还需要更充分,\"她轻声自语,转身回到房间,开始整理明天的工作计划。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沈燕秋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有了今天的收获,她对未来的旅程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