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结束了,可“300年诅咒”和“摊丁入亩”像两块石头,压在每个皇帝心头。他们知道,打破诅咒的法子或许有,只是这条路,注定要踩着权贵的尸骨前行。
林远他知道,自己说的法子在古代推行有多难,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问题的根,也知道了可能的解——至于敢不敢做,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历史的车轮,终究要靠那些坐在龙椅上的人,自己去推。
光屏上弹出新视频,标题透着股洒脱的劲儿——【拒绝精神内耗,现在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林远刚点开,里面的话就像颗石子,在各朝代的人心湖里溅起了圈。
【视频里,一个年轻人大咧咧地对着镜头说:“别人在背后议论我,说明他人品有问题;我在背后议论别人,那说明他的人品是真有问题——总不能我和他都有问题吧?” 接着又笑:“骂我的?那指定不是啥好东西;我骂的?那也确实不是啥好东西!”】
【“吾日三省吾身?咱也省:吾是不是给他脸了?吾是不是该生气了?吾是不是该上手了?” 说完,镜头里的年轻人摊摊手,“想那么多干啥?累不累?”】
“说得对!” 一个宋朝的货郎拍着大腿,对着旁边的伙计道,“咱摆摊时,总有人背后说咱秤不准,那不是他想压价吗?咱要是说谁缺斤少两,那是真见他坑过老太太——可不是这个理?”
明朝的一个农妇也点头:“就是!他骂我,肯定是他看我不顺眼;我骂他,那是他真占了我家的便宜!想那么多弯弯绕,还不如直接说清楚。”
老百姓们觉得这话说到了心坎里,朴素的是非观里,本就没那么多“自我怀疑”。
【视频话锋一转,聊起了生活态度:“老一辈总觉得,20岁结婚,兢兢业业打工,60岁退休养老,这才是正经日子。可咱年轻人不这么想——人生又不是按说明书活的,自己舒服、满足,比啥都强。”】
这话一出,光屏上顿时冒出不同声音。
“荒唐!” 一个唐朝的老秀才气得吹胡子瞪眼,发弹幕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安身立命,这是祖宗规矩!只顾自己舒服,不顾家室、不养父母,不是自私是什么?”
宋朝的一个乡绅也附和:“正是!年轻人就该奋斗,成家立业,传宗接代,哪能只图自己痛快?这要是学了去,天下不就乱了?”
但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一个元朝的小吏,常年被上司压榨,看着视频叹道:“咱年轻时也想按规矩活,可挣的钱连养家都难,哪有心思想‘正经日子’?他说‘自己舒服’,或许……也是没辙吧?”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清醒。”
视频里的解说声带着点无奈,又有点通透,“一线城市的房子,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他们知道自己再拼,可能这辈子也买不起,所以不把‘买房’当奋斗目标了。
不是不想拼,是知道拼了也未必有用,干脆躺平摆烂——至少落个心里舒坦。”】
“躺平?摆烂?”
朱元璋皱起眉,他最恨“偷懒”,对着朱标道,“这要是在咱大明,得拉去服徭役!年纪轻轻不干活,等着天上掉馅饼?”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当年要是有口饭吃,也不会去造反,心里又多了丝复杂——或许,不是不想拼,是拼不动了?还是说根本就没有盼头?
刘彻则盯着“拼了也未必有用”,想起自己当年推恩令削藩,多少宗室子弟从贵族变平民,他们再努力,也回不到从前。
“世道变了,或许……真有拼不动的坎。” 他低声道,语气里少了些戾气。
【“父母总说‘多吃苦’,可吃苦就一定成功吗?” 视频里的年轻人反问,“多少人吃了一辈子苦,还是穷得叮当响?吃苦的意义在哪?要是吃十分苦,能得十分报,咱肯定乐意吃。可现在是吃十分苦,可能只换三分报,甚至一分都没有。”】
【“所以啊,‘先苦后甜’?未必。但‘先甜后苦’,至少先甜过了。”】
“这……这叫什么话!” 曹操听得直摇头,他打官渡之战,吃的苦还少?要是当年怕吃苦,哪有曹魏的天下?“不吃苦,哪来的甜?年轻人就是太娇惯了!”
可一个清朝的佃户,看着自家被地主兼并的土地,红了眼:“俺爹种了一辈子地,苦吃够了,甜在哪?俺儿子接着种,还是苦——要是能先甜哪怕一天,俺也认了。”
他的话,让不少底层百姓沉默了。
【公屏上,争论越来越凶:
“赞同!人活一辈子,干嘛跟自己较劲?”
“不行!都躺平了,谁种地?谁打仗?国家咋运转?”
“教坏小孩!要是孩子学这个,都不想读书干活了!”
“可他说的是实话啊……不是不想好,是好不了啊。”】
林远看着弹幕,没说话。他知道,这是时代的差异——古人在农耕社会,“奋斗”与“生存”直接挂钩,而现代社会的复杂,让“吃苦”与“回报”没了必然联系。
嬴政盯着光屏,突然对李斯道:“或许……他们说的‘精神内耗’,就是咱说的‘思虑过多’。
当年灭六国,要是天天想‘打不赢咋办’,早输了。”
他觉得“拒绝内耗”,倒有几分“杀伐果断”的意思。
李世民则叹了口气:“各有各的活法吧。咱当年打天下,是不得不拼;不拼就会死,他们现在……或许也有他们的难处。”
视频结束时,画面定格在夕阳下的年轻人,他坐在公园长椅上,啃着冰棍,看着天边的云,一脸悠闲。没有焦虑,没有纠结,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待着。
各朝代的人看着这画面,心思各异。有人觉得“不像话”,有人觉得“挺好”,有人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挣扎,有人担心起天下的未来。
这章视频不会改变谁的想法,却让千百年前的人,看到了另一种活法——一种不跟自己较劲,先对自己好点的活法。
至于对不对,或许,本就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