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会议室的白板上,赵天雄的照片被用红笔圈在中央,周围贴满了他名下产业的资料 —— 宏远矿业的关联公司、海外空壳账户,还有一个被重点标注的 “城西湿地综合开发项目”。
“赵天雄能成为‘太阳先生’的核心,肯定不止靠铀矿石走私,” 陈默指着湿地项目的资料,“这个项目 2022 年获批,占地两千亩,名义上是‘生态旅游开发’,但我们查到,他私下在湿地边缘建了个小型化工厂,还偷偷填埋工业废料 —— 要是环评报告没问题,这些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批。”
周若雪翻着父亲的笔记,突然停在一页写着 “湿地环评,有猫腻” 的纸页上:“我爸 2021 年也关注过这个项目,说当时环评公示时,有环保组织质疑数据不对,但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说不定赵天雄是篡改了环评数据,才让项目蒙混过关的。” 老吴皱着眉,手指点在资料上:“可环评报告存放在市环保局档案库,有正规备案,怎么拿得到早期版本?现在能看到的都是最终审批版,就算有问题,也找不到对比依据。”
陈默没说话,掏出手机给市环保局的老郑打了电话 —— 老郑是他警校同学,现在在档案科工作,为人老实,之前查李副主席案时帮过忙。
电话接通后,老郑的声音透着犹豫:“陈默,不是我不帮你,湿地项目的环评档案被标了‘机密’,赵天雄打过招呼,谁动谁倒霉。而且档案库只有最终版,早期草稿早就被销毁了。”
“销毁?” 陈默心里一动,“有没有可能有备份?比如当时参与环评的工程师,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
老郑沉默了几秒:“我记得当时负责环评的是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张工,他去年退休了,听说因为反对项目数据修改,跟院里闹得不愉快,说不定他手里有备份。”
第二天一早,陈默和周若雪就驱车赶往张工的住处 —— 城郊的一个老小区。
敲开门时,张工正戴着老花镜整理文件,看到两人亮出的警官证,脸色立刻沉下来:“又是为湿地项目来的?之前赵天雄的人找过我,让我闭嘴,不然就断我儿子的工作 —— 我不会说的。”
周若雪赶紧掏出父亲的笔记,递到张工面前:“张工,我父亲周明,2021 年也查过这个项目,他最后被人害死了,我们现在就是想替他找出真相,不让赵天雄再害更多人。”
张工接过笔记,翻到 “湿地环评有猫腻” 那一页,手指微微发抖:“周明…… 我认识他,当年他找我了解过项目数据,我还劝他别查,太危险……”
沉默了半小时,张工从书柜最底层翻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一叠泛黄的纸 —— 正是湿地项目环评报告的早期版本备份。
“这是 2022 年 3 月的初稿,” 他叹了口气,“当时我算出湿地的环境承载力只能承受 500 亩的开发,结果赵天雄的人找到院里,让改成 2000 亩,还把污染指数从‘轻度超标’改成‘达标’,我不同意,他们就找别人改了,还模仿我的签名 —— 这稿子我偷偷留着,就是怕有一天能用上。”
回到市局,陈默和周若雪把早期版和最终审批版摊在桌上,逐字逐句对比,越看越心惊。
“你看这里,” 陈默指着早期版里的 “环境承载力” 章节,“初稿写的是‘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最大开发面积不超过 500 亩,且禁止建设工业设施’,最终版改成了‘湿地生态修复能力强,可开发面积 2000 亩,允许建设低污染配套工厂’—— 这就像把只能住 50 人的小房子,硬说成能住 200 人,还说能开化工厂,根本不管房子会不会塌!”
周若雪指着污染指数部分,声音都在发颤:“初稿里的污水排放指标是‘cod 值 120mg\/L,超过国家标准 50%’,最终版改成了‘cod 值 50mg\/L,符合国家标准’—— 这跟发烧 39 度的人,把体温计改成 37 度说自己没病一样,明明有毒,却假装安全,周边的村民喝了受污染的水,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更让人震惊的是 “生态核心价值” 部分。
早期版详细写了 “湿地是候鸟迁徙中转站,有 3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在此栖息,开发需保留 80% 核心区”,而最终版改成了 “湿地生态价值一般,无珍稀物种,核心区保留 30% 即可”—— 就像把一件价值百万的古董,说成是普通旧货,让人觉得拆了、毁了也不可惜,实际上是为了偷偷填埋工业废料,毁掉候鸟的栖息地。
“篡改手法太专业了,” 老吴拿着放大镜,对比两份报告上的签名,“张工的签名模仿得跟真的一样,连笔锋的细节都没差,而且数据修改时,还调整了后面的计算公式,比如把环境承载力的计算系数从 0.3 改成 0.8,普通人就算看了公式,也不会发现系数被换了 —— 这肯定是懂环评的人干的,赵天雄背后有专业团队帮他造假!”
陈默立刻联系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调出当时的环评项目组名单,发现有个叫 “李伟” 的工程师,在项目结束后就辞职去了赵天雄的公司,担任 “环保顾问”。
“就是他!” 陈默拍了下桌子,“李伟肯定是收了赵天雄的好处,帮他篡改数据、模仿签名,把非法项目包装成合法的!”
就在这时,老赵带着村民的举报信赶过来:“城西湿地周边的三个村子,最近半年有 20 多人查出肝病,村民怀疑是赵天雄的化工厂排污导致的,但之前环保局检测说水质达标,现在看,是检测数据被改了!”
陈默拿着举报信,又看了看桌上的两份环评报告,心里清楚 —— 赵天雄不仅通过篡改数据骗了审批部门,还骗了周边的老百姓,用他们的健康换自己的黑钱,简直丧心病狂。
“必须尽快把证据交给省纪委和环保厅,” 陈默站起身,“一方面申请重新检测湿地水质,拿到真实的污染证据;另一方面抓李伟,让他指认赵天雄指使篡改数据的事实 —— 只要这两点落实,就能彻底揭穿赵天雄的湿地项目骗局,还能顺藤摸瓜,查出他通过项目洗钱的证据!”
周若雪把父亲的笔记和两份环评报告放在一起,轻声说:“爸,你当年没查清的事,我们现在查到了,赵天雄篡改数据、破坏湿地、害老百姓,这些罪证,我们都会交给法律,让他付出代价。”
当天下午,省环保厅派来的检测团队就去了湿地,取样结果显示,周边水质的 cod 值高达 130mg\/L,远超国家标准,跟环评初稿的数据一致。
同时,李伟也被警方找到,面对两份环评报告的对比证据,他很快就招了:“是赵天雄让我改的,他给了我 50 万,还说要是不改,就把我之前做项目时收小红包的事捅出去…… 我也是一时糊涂,才帮他干了坏事。”
拿着水质检测报告和李伟的口供,陈默和老吴去了省纪委,张书记看着证据,脸色铁青:“赵天雄胆大包天,不仅走私铀矿石,还篡改环评数据害老百姓,必须立刻对他采取措施!我们马上联合公安厅,成立专案组,抓赵天雄、查湿地项目的非法获利,一定要把他的黑恶网络连根拔起!”
走出省纪委大楼,夕阳正慢慢落下,陈默看着手里的环评报告,心里沉甸甸的 —— 数据篡改看似只是改了几个数字,却毁掉了湿地、害了村民、骗了所有人,背后是赵天雄的贪婪和嚣张。
但他也更坚定了决心:不管赵天雄背后的 “太阳先生” 网络有多庞大,不管还有多少人帮他造假,都要把他们一个个揪出来,还湿地一片干净的水,还村民一个健康的家园,告慰周若雪父亲和穆萨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