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之眼”蓝图碎片!
这个信息如同在干涸的沙漠中看到的海市蜃楼,瞬间点燃了四人眼中几乎熄灭的希望之火。如果“元”碎片不仅能提供理论,还能指引他们获得实际建造“时间弹弓”组件所需的技术,那他们就不再是盲目地寻找,而是有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前哨站!蓝图碎片一定在那里!”小孙指着不远处的废墟,激动地喊道,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求生的本能和目标的明确,暂时压倒了身体的疲惫和缺水的痛苦。四人鼓起余力,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那片半埋在黄沙中的残垣断壁跋涉。
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这片废墟的荒凉与死寂。几堵用当地砂岩垒砌的低矮墙壁大部分已经坍塌,木质结构的屋顶早已腐朽殆尽,只留下一些黑色的、碳化的痕迹。风化的金属设备残骸散落在沙地里,诉说着这里曾被匆忙遗弃的过往。
王姐拿出便携终端,调取了张翰博士日志中关于前哨站的零星记载和一张模糊的布局图。“根据记录,主要的探测设备和数据存储中心,应该是在……那个方向,地下掩体里。”
他们找到一处被沙土掩埋了大半的、向下倾斜的通道入口。金属门早已锈蚀脱落,里面黑洞洞的,散发出混合着尘埃和岁月腐朽的气味。
小张从应急包里翻出最后几根荧光棒,掰亮后扔了进去。幽绿色的光芒勉强照亮了入口处的一段阶梯,下面似乎是一个不大的空间。
“我先进去。”林启深吸一口气,感受了一下手臂上“理论之基”晶体传来的稳定凉意,以及“小蓝”那依旧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连接,率先走了下去。王姐紧随其后,小张和小孙则警惕地守在入口处。
阶梯不长,下面是一个约莫三十平米见方的圆形房间。墙壁是浇铸的混凝土,布满了裂缝,角落里堆着一些破损的木箱和散落的文件,纸张早已发黄变脆,一碰就碎。房间中央,放着几台蒙着厚厚灰尘、外壳严重锈蚀的仪器设备,从轮廓上看,依稀能辨认出是旧时代的地质雷达、能量探测仪等物。
然而,吸引林启目光的,却是房间正对着入口的那面墙壁。墙壁上,并非混凝土,而是一块与外面石柱材质相同的、暗青色的光滑石板!石板上,刻满了更加密集和复杂的奇异符号,而在符号环绕的中央,有一个明显的、巴掌大小的凹槽,形状……与他手中的“理论之基”晶体完美契合!
牵引感正是来源于这里!
林启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理论之基”晶体放入那个凹槽。
“咔。”
一声轻响,严丝合缝。
下一刻,石板上的所有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依次亮起柔和的白光,光芒如同水流般在符号的沟壑中流转,最终汇聚到中央的晶体上。晶体内部的星云旋转速度骤然加快,投射出一片清晰的全息影像,悬浮在石板前方!
影像中,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模型,而是一张张极其复杂、标注着大量参数和注释的工程设计蓝图!标题赫然是——【“观测之眼”初级时空涟漪探测器建造指南】!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王姐激动得声音发颤,立刻用便携终端对准全息影像,开始快速扫描和记录。这些蓝图的价值无可估量,不仅仅是建造“观测之眼”的关键,其中蕴含的对于能量、材料、时空感知技术的理解,很可能远超旧时代的科技水平!
林启也仔细看着那些蓝图。他发现,要建造这个“观测之眼”,需要几种非常特殊的材料,其中大部分虽然稀有,但凭借“方舟”基地的残留库存和可能的废墟搜寻,或许还能解决。唯有一种核心材料,被标注为 【不可替代】 ,并且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强调:“零度能量超导晶体(ZKc)”。
蓝图附带了这种材料的简要说明:一种在绝对零度附近依然能保持近乎完美超导特性,并且对时空涟漪引发的微观能量波动具有极高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特殊晶体。旧时代的所有已知材料中,没有任何一种能达到其性能要求的十分之一。
“零度能量超导晶体……”王姐记录完蓝图,眉头紧紧锁起,“我听张翰博士提起过这种材料,它只存在于理论中,是构建某些极端物理实验设备的核心假设材料。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至少在我们已知的科技树和元素周期表里,不存在。”
刚刚燃起的希望,仿佛又被泼了一盆冷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蓝图,却没有最关键的核心材料?
就在这时,悬浮的全息影像发生了变化。在展示完“观测之眼”蓝图后,影像开始闪烁,最终定格在了一幅新的、更加抽象的画面上。
那似乎是一幅星图,但标注的并非熟悉的星座,而是一些用奇异符号代表的天体坐标。星图的中央,指向了一个……并非自然天体的结构?那是一个模糊的、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巨大网状物,笼罩着一片星域。
而在星图的下方,出现了一行简短的信息,同样是通过“小蓝”传递到林启的意识中:
【‘观测之眼’核心材料(ZKc)……检测到同源能量信号残留……】
【信号源坐标:(一串极其复杂的、混合了数字和奇异符号的坐标)】
【警告:信号源位于……‘破碎星环’边缘区域……高危!】
【关联信息:‘星尘’前哨站……最后的信号……‘它们’来了……】
信息到此为止,全息影像也随之熄灭。石板上的符号光芒黯淡下去,“理论之基”晶体自动脱落,回到了林启手中。
“破碎星环?星尘前哨站?”王姐快速在终端数据库中搜索着,“没有记录……这些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或机密档案中。”
“‘它们’来了……”小张咽了口唾沫,脸上血色尽失,“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线索再次指向了未知和危险。但这一次,他们至少有了明确的目标——寻找ZKc晶体,而线索指向了那个神秘的“破碎星环”和“星尘前哨站”。
“我们必须离开这里。”林启握紧手中的晶体,感受着它带来的那一丝清明和方向感,“沙漠里找不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需要回到……或者说,找到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办法。”
这个念头听起来更加疯狂。他们现在困在撒哈拉沙漠,一无所有,却想着要去往星辰大海?
“或许……并非完全不可能。”王姐沉吟道,眼神中闪烁着科学家特有的、面对难题时的光芒,“‘方舟’计划,并非只有‘烛龙’一个基地。为了应对最坏情况,确保文明火种分散,在全球乃至近地轨道,都设置有秘密的、处于休眠状态的备用基地和前哨站。其中一些,可能保存有具备太空航行能力的飞行器。”
她调出终端里一份加密的、标记着 【‘火种’紧急联络节点】 的列表。“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可能还存在功能的节点……在开罗废墟地下深处。那里是旧时代一个重要的航天控制中心遗址,也是‘方舟’计划在中东地区的备用指挥节点之一。”
开罗废墟!那意味着他们要横穿数百公里的沙漠,进入在“审判日”中遭受重创、如今情况未知的城市废墟!
“我们没有选择。”林启看着手中冰冷的晶体,又看了看外面无尽的黄沙,“留在这里是等死。去开罗,我们至少有机会找到交通工具,获得补给,然后……去那个‘破碎星环’,找到ZKc晶体。”
希望之路,从来都布满了荆棘。从沙漠到废墟,从地球到星空,每一步都充满了致命的危机。
他们稍作休整,收集了前哨站废墟里还能使用的少量物资——几把锈迹斑斑但还能挥舞的工兵铲,几个残破的水壶,以及最重要的,王姐从一台尚未完全损坏的备用发电机里,勉强回收出来的、一小块高能量电池。这至少能让他们的便携终端多维持一段时间。
带着微薄的行囊和沉重的使命,四人再次踏上征途,朝着东方,朝着那片曾经孕育了古老文明、如今却已化为死地的尼罗河三角洲方向,艰难前行。
烈日,黄沙,疲惫,干渴……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林启手臂上的“理论之基”晶体偶尔会传来一丝微弱的凉意,帮助他抵抗精神上的疲惫,而“小蓝”的沉寂,则让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
他不知道开罗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不知道“破碎星环”是怎样的险地,更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
他只知道,必须走下去。为了那个可能被覆盖的“现在”,为了那个值得奋斗的“未来”。
寻找“超导晶体”的星空之旅,第一步,是从走出这片死亡沙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