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他妈给我上纲上线!”王老六也怒了,一筷子拨开刘官福的宝剑,
反驳道:“老子造反不就为了过好日子吗?真以为老子是下面那些被洗脑的傻缺啊!你还真信上帝那玩意?”
“平常也没见你信那玩意啊?咱们天地会可是玩'反清复明'的!”
“六哥!”刘官福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信不信那些鬼神玩意不重要!”
“重要的是,咱们现在一体的!”
“你私设关卡,收一点小钱就算了,那个最多只是口舌之快。你现在贩卖鸦片,这是要毁了天国根基啊!”
“你特么傻缺啊!”王老六没好气的给了刘官福一巴掌,“福寿膏这高级玩意,天国这些正经人,谁能买得起?”
“这些高级玩意,只有清妖那些地主士绅才能买得起好不好!”
“他们中饱私囊,本来就是罪该万死,我只是从他们身上刮一层油而已!另外,谁告诉你老子去贩卖了?”
王老六一拍桌子质问道。
刘官福被王老六的话镇住了,不太灵光的脑子一想,好像有道理。
确实,正经的太平军,全部家产不能超过五两,每月补贴才几十文。
即使中高级军官,也不过每日多半斤肉,哪里买得起福寿膏这些。
他却不知道,
鸦片不一定要直接卖钱。
完全可以用来控制人。
刘官福一脸天真的看向王老六,“那个,六哥,这东西是谁的?”
“你管这些干什么!”王老六直接就是一巴掌拍向刘官福后脑勺。
“知道这些对你没有好处!”王老六一副我为你好的表情,“你只需要听哥哥的就行,事成之后,给你500大洋!”
王老六说的这个大洋,其实就是李世安的大洋,也包括西洋银元。
有一件事很不可思议。
那就是,
李世安的银元,竟然是在整个大庆帝国,唯一通用的标准货币。
朝廷从一开始限量制作。
到后面,清文宗默许不限额。
原因有多方面的。
其一,在朝廷那里,清文宗尝试过了,他让户部的人去铸造,不是质量差的没人愿意要,就是同等质量亏本。
其二,这些与李世安每月高达十万大洋的利润上交,形成天价差距。
至于李世安自己赚多少?
铸造多少?
只要银元不掉价。
一切都是李世安说了算。
洋人那里就不需要说了,那是一开始各国领事就赞同认可的。
他们需要李世安的银元缓冲。李世安的银元质量过关,也是主要原因。
最后就是太平天国这些义军区。
太平天国从定都天京开始,就自己铸造钱币,禁止清廷钱币流通。
但是这个禁止的钱币,只是指清廷制造的铜钱、制式大钱、纸币。
不包括白银和银元。
至于原因,
白银这玩意,在整个大庆帝国几百年,其实根本没有统一。很多时候都是实际看成色,现场称重确定的。
包括官银。
因为贪污腐败等各种原因。
成色和重量,无法保证一致。
比如康熙、道光和当今,哪怕就是当今,不是同一个官员监制的五两白银,无论成色、重量还是形式都有差异。
你的五两、我的五两根本不一样!
还有各种因素。
直白一点就是:今天你翁大人监制的五两,可能价值5500文钱,明天魏大人监制的,五两就只能值4500文钱。
没法按数量计算。
更加不要说散碎银子了。
所以,白银是通用的,但是并不方便,部分底层百姓甚至不收。
究其原因,不就是怕看不懂成色、不懂重量而亏本吗?
小老百姓卖个菜,顶天也就挣几十文一天,收到成色不对的白银,一旦找补回去一大笔铜钱,搞不好就要亏本。
小老百姓交税,为什么很多贪官可以吃的冒油?很大原因就是那个成色。
收税的人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至于李世安的大洋为什么可以在太平天国区域流通?因为真的好用!
白银,
基本都是用在大笔交易上的,正常情况下,吃饭是不可能用白银的。
哪怕是这个不缺白银的朝代。
因为即使现在,一两白银至少也是一千文,换成后世之人。
这东西至少也是一千块购买力。
虽然有钱人很多。但是大部分地方一桌酒席也就是一千块以下!
真要像大侠一样,
随随便便路边找一个小饭馆,一两个人吃一餐饭,就丢下一锭白银,那不是钱多烧的慌?就是一定有病!
因为只要不是碎银子,最少的'小锭'至少也是一两至五两白银。
五两还是居多的。
中锭10两,也叫小元宝。
大锭50两,叫做元宝。
用元宝吃饭的,只要不是两京或者省城高端的酒楼,那都是老壳有包。
一个人吃一顿饭四五千块的,正常情况下,首都高档餐厅基本都是够了,也就私人会所,超级私厨进不去吧?
这在大庆帝国更是如此。
平常百姓难得奢侈一把去小餐馆开开荤腥,也就是十几到几十文。
你动不动丢几两白银算什么?
有几两白银吃一顿饭,去高档酒楼、花楼不好吗?去路边饭馆装逼?
言归正传,
李世安的银元,因为质量好,信誉高,在各国洋人与朝廷那边流通。
在大宗买卖上。
太平天国也不得不接受。
一开始是被逼无奈。
之后是发现真的好用。
不管是与洋人采购武器,还是与朝廷里面的跨省商人交易,都很方便。
其他的闲散银子,需要一个个检查麻烦不说,互相还影响合作。
银元则是直接数数即可。
在各方都是认可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
因为战争的原因,清廷与太平天国都在大量铸造大钱和铜钱。
现在的大洋,
一块等于1000文标准货币。
甚至还在继续上涨。
所以,李世安现在的系统收入,实际上是大涨了,因为还是按照一秒五十文,但是1000文自动生成一两白银。
0.72两白银又能铸造一块大洋。
也就是说,李世安白银收入不变。一年还有157万多两。
一两白银却已经相当于1400文了。
李世安知道,要不是大量系统白银制造成银元在大庆帝国流通。
要不是铸币局给朝廷缓解了经济压力,少铸造了大量的铜钱。
按照原本的历史,
大量白银被洋人铸币赚走。
铜钱大量铸造。
这一进一出的。
现在一两白银至少也能兑换2000文,顶峰时期达到3000文之多。
李世安的出现,
成功避免了大庆帝国的白银外流,外流的部分,系统白银早就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