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二,窗外雪花簌簌落下,将庭院染成一片纯净的洁白。英哥儿坐在书案前,小脸紧绷,正对着刘山长留下的厚厚一叠功课奋笔疾书。
正当他写完最后一段策论的结语,放下笔,揉着有些发酸的手腕时,小厮在门外禀报:“少爷,那位鲁工匠来了,说是有回复了。”
英哥儿眼睛一亮,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立刻道:“快请到小花厅,我马上就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向小花厅。鲁大正有些拘谨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见英哥儿进来,连忙站起身。
“鲁师傅,快请坐,不必多礼。”英哥儿笑着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在主位,“您和家人商量得如何了?”
鲁大搓了搓手,脸上满是笑意:“回大少爷,小老儿回去跟家里那口子,还有几个信得过的老伙计都说了。他们都觉得,大少爷您是个有见识,想干大事的东家,愿意跟着您干!我们合计好了,等过了年,出了正月,就动身去松江府!”
“太好了!”英哥儿欢喜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强压住激动,认真地说:“鲁师傅,您能相信我,带着家人和伙计南下,英哥儿感激不尽!您放心,到了松江,一切安顿事宜我都会安排妥当,工钱待遇也绝对让您和各位老师傅满意!以后工坊里技术上的事,就全仰仗您了!”
得到小东家如此郑重的承诺,鲁大心里最后一点忐忑也消失了,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大少爷放心,我们这帮老骨头,别的不敢说,手艺上是绝不会偷奸耍滑的!定当竭尽全力!”
英哥儿亲自将鲁大送到二门外,看着他踏雪离去的身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传授技术的事情,总算有了着落!
他心情激荡,忍不住信步走入大观园中。雪中的园子别有一番静谧的美感,假山、树木、亭台都披上了银装,空气清冷而干净。
正当他沿着小径漫步,享受着这份宁静时,耳边忽然传来一声熟悉的猫叫声。
“喵呜~”
英哥儿猛地回头,只见不远处的梅树下,一只健壮漂亮的狸花猫正蹲坐着,尾巴尖优雅地轻轻摆动,琥珀色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他。不是他那许久未见的好兄弟阿狸又是谁?
“阿狸!”英哥儿又惊又喜,快步走过去,蹲下身就想摸它,“你跑哪儿去了?这么久没见着你!”
阿狸却傲娇地一偏头,躲开了他的手,然后扭头朝着身后的假山石缝里又叫了一声,声音变得轻柔了许多。
紧接着,一只毛发蓬松的漂亮长毛三花母猫,轻盈地踏雪而出,走到了阿狸身边。它看了英哥儿一眼,安静地蹲坐下来,舔了舔自己的爪子。
这还没完,三花母猫身后,又踉踉跄跄地滚出来三只毛茸茸的小团子!一只像阿狸的狸花,一只像妈妈的三花,还有一只竟然是通体雪白的纯白小猫!
三只小猫看起来约莫两个月大,走路还不太稳,跌跌撞撞地挤在妈妈身边,好奇地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人类,发出细声细气的“咪咪”叫。
英哥儿瞪大了眼睛,看着这出乎他意料的一幕,简直不敢相信。
阿狸以前可是大观园里出了名的“独行侠”,对围着它打转的母猫从来都是爱搭不理,高傲得很。
没想到,这趟它离家久了,居然不声不响的找到了伴侣,就连孩子都这么大了!如今还特意带着一家子来找他!
英哥儿又惊又喜,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声说:“阿狸,这是你的……媳妇和孩子?你带它们回来找我?”
阿狸骄傲地挺了挺胸脯,又用脑袋蹭了蹭那只三花母猫,仿佛在安抚它。然后它自己先走到英哥儿手边,熟练地蹭了蹭他的手。
英哥儿轻轻抚摸着阿狸结实的身躯,感受着它喉咙里发出的满足的“呼噜”声,然后试着将手伸向那只长毛三花猫。
三花猫似乎有些犹豫,看了一眼阿狸,见阿狸没有反对,便也默认了英哥儿的抚摸,它的毛又长又软,手感好极了。
“太好了!”英哥儿开心极了,又想去摸那三只小猫。小家伙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反而觉得好奇,那只小白猫更是伸出小爪子去扒拉英哥儿的手指。
“走,回家!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英哥儿站起身,对着阿狸一家子说道。
阿狸叼起那只最调皮的小白猫,三花妈妈也叼起小三花,示意狸花小猫跟上,一家五口亦步亦趋地跟着英哥儿往他的院子走去。
一进院门,他就忙活开了。指挥着小厮打来温水,拿来干净的布巾和柔软的旧毯子。
他亲自给阿狸洗了个热水澡,阿狸很习惯他的伺候,眯着眼享受。接着,他又小心翼翼地给三只小猫洗澡。三小只一开始有点害怕,爪子扒拉着盆边想逃,被英哥儿轻柔地按住,慢慢也就适应了。
轮到三花猫时,英哥儿本以为它会抗拒,没想到三花猫只是看了他一眼,又看看旁边被伺候得舒舒服服的阿狸,居然安安静静地走进了水盆,任由英哥儿帮它清洗。
等洗完了澡,用软布擦干,又放在暖炉边烘着,英哥儿这才有机会仔细端详这只三花母猫。
洗干净后,它的毛发蓬松如云,白、橘、黑三色均匀分布,像上好的绸缎,碧绿的眼睛清澈明亮,傲娇中又带着点天生的优雅,竟是个极漂亮的猫美人。
“难怪能把我们阿狸迷住。”英哥儿笑着点了点阿狸的鼻子。阿狸甩了甩头,一副那是自然的得意模样。
这时,巧姐儿处理完家务事,听说弟弟院子里来了小猫,也好奇地过来看看。一进门,就看到三只毛茸茸香喷喷的小猫在铺了软垫的篮子里笨拙地互相打闹,她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好可爱的小猫!”巧姐儿惊喜地走过去,蹲在篮子边,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那只小三花。小猫软软的叫声让她心都化了。
一直安静的三花猫立刻警惕地抬起头,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呜”声,想要护崽。
就在这时,阿狸“喵”地叫了一声,走到三花猫身边,用脑袋蹭了蹭它,又对着巧姐儿的方向叫一声。
三花猫妈妈看了看阿狸,又看了看巧姐儿温柔的动作,犹豫了一下,竟然真的重新趴了回去,只是眼睛还紧紧盯着自己的孩子。
英哥儿有些惊讶,看来阿狸在家里地位很高啊,猫妈妈很听它的话。
巧姐儿抱着小三花,爱不释手,对英哥儿说:“弟弟,它们以后就住这儿了吗?”
“嗯,”英哥儿点头,看着依偎在姐姐怀里的小猫,笑道,“阿狸带回来的,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一员了。姐姐喜欢,常来我这里看它们便是。”
于是,阿狸一家五口就在英哥儿的院子里正式安家落户。
当晚,夜深人静,英哥儿处理完功课,看着蜷缩在猫窝里睡得香甜的三花猫和三小只,以及精神抖擞,正准备出去巡视的阿狸,心里充满了温馨的感觉。
他忽然童心大发,想起了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
他悄悄集中精神,催动了灵魂共鸣的能力,熟练地连接上阿狸的感官。
熟悉的感觉回来了!透过阿狸的眼睛,世界变成了另一种奇妙的模样。夜色不再是阻碍,一切都蒙着一层清晰的微光。灵敏的耳朵能捕捉到远处虫鸣、风吹过屋檐的细微声响。
阿狸轻盈地跃出窗户,回头看了看熟睡的伴侣和孩子,然后悄无声息地溜出了房间。
它熟门熟路地翻过院墙,开始了它的夜间巡视。
英哥儿共享着它的视野,随着阿狸在寒冷的冬夜里自由穿行。
阿狸穿过覆盖着白雪的园中小径,越过结冰的溪流,最后来到了一处与贾府大观园仅一墙之隔的府邸。
这里原本是宁国府,听说如今被皇帝赏赐给了一位姓顾的官员。
阿狸对这里也很熟悉,它灵活地跳上院墙,沿着墙头行走,最后停在一处亮着灯的书房窗沿上。窗户糊着厚厚的明纸,透出温暖的灯光,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说话声。
阿狸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趴下,打算在这里小憩一会儿。
英哥儿好奇地透过阿狸的眼睛观察着这里,书房的门开了,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位四十多岁,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想必就是这家主人了。
“父亲,夜已深了,您也早些歇息吧。”少年声音清朗,语气恭敬。
顾治远点了点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温和,鼓励道:“惟清,今日与你讲解的《孟子》篇章,关乎士人气节与民生根本,你要细细体会。科举之道,不仅在文章辞藻,更在于胸中是否有丘壑,是否真正理解圣贤之道,心存百姓疾苦。”
少年认真点头:“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定当用心读书,不负父亲期望。”
顾治远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又道:“你母亲今日还念叨,说你读书辛苦,让厨房备了夜宵,你去用些再睡。只是莫要贪多,仔细积食。”
“是,谢谢父亲母亲关心。”顾惟清躬身行礼,态度谦和。
父子二人又说了几句家常,内容无非是询问今日功课难处,叮嘱添衣保暖,言语间充满了父子间的温情与关切。
英哥儿心里莫名有些触动。那个名叫顾惟清的少年沉稳的样子,以及顾治远那番关于“气节”与“民生”的教导,让他心中对这家邻居生出了几分敬佩。
阿狸在窗台上打了个哈欠,似乎休息够了。它站起伸了个懒腰,轻盈地跳下窗台,沿着来路,悄无声息地返回。
“看来,隔壁搬来了个好官呢。”当英哥儿意识回归本体,他不由得感慨了下。
他闭上了眼睛,渐渐进入了梦乡。明日,还有许多的功课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