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虎寨,醉伏花僧
梁山泊在徐庶的治理下,实力与日俱增,“替天行道”的名声也越发响亮。但八百里水泊周边,并非只有梁山一家山头。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等几处山寨,虽规模不及梁山,却也各有强人占据,时常与梁山发生些摩擦,或是抢了梁山下辖村落的“生意”,或是截了梁山看上的“买卖”。晁盖、林冲等武将主张发兵剿灭,以绝后患。但徐庶再次展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聚义厅内,徐庶对众头领道:“周边山寨,亦是绿林同道。若一味征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且结怨甚深,非智者所为。我梁山欲成大事,当海纳百川。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收服诸寨,岂不美哉?”
吴用点头:“寨主所言极是。然则,如何收服?这些山大王,个个桀骜不驯。”
徐庶笑道:“简单,四个字:恩威并施,投其所好。” 他随即布置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第一计:经济制裁与“扶贫”攻坚
徐庶首先命朱贵加强对周边水陆商道的控制,凡遇其他山寨劫掠,梁山人马便“恰好”出现,以更强的武力“劝退”对方,保下商队,但并不追击杀伤。几次之后,商旅皆知梁山境内安全,纷纷绕道或寻求梁山保护,周边山寨的“过路费”收入锐减。
同时,徐庶派人暗中接触那些小山寨附近的贫苦村庄,以梁山名义赠送少许粮食、食盐,并宣称:“只要尔等不助山寨为恶,我梁山可保尔等不受侵扰。” 这等于断了小山寨的基层补给和信息来源。
第二计:精准打击与“外科手术”
对于冥顽不灵,尤其是作恶多端的山头,徐庶则采取斩首行动。例如,对付以残暴着称的桃花山副寨主“小霸王”周通,徐庶命林冲带一队精锐,趁夜潜入,直接将周通从被窝里拎出来,丢到聚义厅前。徐庶当着周通和被抓来的桃花山寨主“打虎将”李忠的面,历数周通欺男霸女之罪,然后道:“李忠寨主,我敬你是条好汉。今日只擒首恶,不伤你桃花山一草一木。你若愿共举义旗,梁山虚席以待;若不愿,也请约束部下,莫再为恶,否则,下次来的就不是请帖了。”
李忠见梁山如此厉害,又讲道理,且周通确实不得人心,权衡之下,竟带着部分愿意跟随的喽啰,并了桃花山家当,投了梁山。周通则被徐庶一番“教育”后,发给路费,驱逐下山。此举极大震慑了周边势力。
第三计:醉伏花和尚——鲁智深的奇妙夜
最难啃的骨头,是二龙山。此山有三位头领: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行者武松。个个都是万人敌,而且鲁智深性情火爆,义气深重,极讲“江湖规矩”,对梁山这种“吞并”行为十分反感。
徐庶却对鲁智深产生了极大兴趣。他记得书中鲁智深虽是粗人,却心地赤诚,极具慧根。“此人,或可成为制约未来宋江‘招安’思想的重要力量。”徐庶暗忖。
他决定亲自上一趟二龙山。不带大队人马,只带了几名亲随,抬着十几坛好酒。
二龙山寨门,鲁智深听说梁山寨主徐庶亲自来访,还只带了几个人,觉得奇怪,与杨志、武松出迎。见徐庶一身青衫,文质彬彬,鲁智深瓮声瓮气道:“你这秀才,不在梁山念经,来我二龙山作甚?莫非想学那说客?”
徐庶哈哈大笑:“久闻花和尚鲁智深义薄云天,今日特来拜会,别无他意,只为一醉方休!” 说着命人拍开酒坛泥封,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
鲁智深是好酒之人,一闻这酒香,喉头就动了,但嘴上还硬:“哼!谁不知你梁山势大,想用酒灌醉俺,好赚俺山寨?”
徐庶自顾自取碗倒酒,一饮而尽:“徐某饮酒,只论性情,不论势力。大师若怕酒中有诈,徐某先干为敬。若大师觉得徐某还可一交,便请满饮此碗;若觉得徐某是奸猾之徒,徐某转身便走,绝无二话!”
这话激将得恰到好处。鲁智深最受不得激,何况酒香诱人,他一把夺过酒碗:“怕你不成!喝!” 仰头便干。一碗下肚,只觉醇厚甘冽,是难得的好酒,脸色稍霁。
徐庶趁机道:“素闻大师拳脚盖世,曾三拳打死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徐某不才,亦曾习剑,不如你我边喝边切磋几招,助助酒兴如何?”
鲁智深一听要比武,兴致更高了:“好!俺便看看你这秀才有多大本事!”
当下在聚义厅前空地上,两人摆开架势。鲁智深势大力沉,一套疯魔杖法(虽未用禅杖,但拳脚亦是刚猛无比)虎虎生风。徐庶则展开精妙剑法,身形飘忽,如游龙惊鸿,并不与鲁智深硬拼,往往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重击,剑尖轻点,示意得分。
两人翻翻滚滚斗了数十回合,徐庶虽处下风,但身法巧妙,每每看似惊险,却能化险为夷,引得鲁智深哇哇大叫,酒却一碗接一碗喝得更多。杨志、武松在旁观看,初时担心鲁智深伤及徐庶,后来见徐庶剑法精奇,身怀绝技,不禁暗暗佩服。
斗到酣处,徐庶卖个破绽,引得鲁智深一拳捣来,他却弃剑不用,一个踉跄,仿佛醉汉般倒入鲁智深怀中,手指如电,连点鲁智深胸前几处穴道。这手法乃是徐庶结合中医经络与内家功夫自创的“醉仙指”,看似嬉闹,实则能暂时阻滞气血,令人酸麻无力。
鲁智深只觉半身一麻,力道顿消,被徐庶就势一带,两人一起摔倒在地,滚作一团,酒坛也打翻几个,浑身酒水淋漓。
徐庶哈哈大笑,指着鲁智深道:“大师,你醉了!”
鲁智深挣扎坐起,感觉穴道已解,回想刚才一幕,虽被“暗算”,但对方手法巧妙,并无恶意,反而有种不打不相识的痛快。他本就是豁达之人,此刻酒意上涌,再看徐庶,觉得此人武功高强,性情豪爽(能喝),比那些虚伪文人强多了,不禁也放声大笑:“哈哈哈!好你个徐庶!有点意思!俺是醉了,是被你的酒和拳头灌醉的!”
当下命人重整酒席,杨志、武松也作陪。席间,徐庶不再提并寨之事,只与鲁智深谈论江湖义气,天下不平事,以及梁山“替天行道”的理念。说到动情处,徐庶甚至吟诵起曹孟德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鲁智深虽不懂诗文,但被那苍凉豪迈的气概感染,拍着桌子大叫:“说得好!唯有杜康!喝!”
酒至半酣,徐庶似醉非醉地拉着鲁智深的手说:“智深兄弟,你看这世道,皇帝老儿坐在汴梁城里享福,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苦啊。你我在此饮酒快活,可能快活几时?二龙山虽好,可能挡得住朝廷大军几时?不若合兵一处,共举义旗,真刀真枪干一番事业,才不负你我一身本事,不负这‘替天行道’四字!”
鲁智深醉眼朦胧,看着徐庶,又看看杨志、武松,猛地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吼道:“罢了!俺老鲁看你是个干大事的!比那窝囊的王伦强万倍!这二龙山,俺待得也闷了!就依你,并了梁山!不过俺有言在先,你若日后也学那朝廷做派,欺压良善,俺这禅杖可不认人!”
徐庶正色道:“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杨志本就有意寻个安稳归宿,武松敬重鲁智深,见大哥同意,自然也无异议。于是,二龙山全体人马,并入了梁山。
徐庶醉降鲁智深,兵不血刃收服二龙山,威名更盛。周边小寨闻风,或主动来投,或遣使交好。梁山势力急剧膨胀,真正成为了山东绿林的盟主。而鲁智深这员猛将的加入,也让徐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路线之争”,多了几分底气。梁山泊的聚义厅,英雄越聚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了。而此刻,那位被“三坑”的宋江宋公明,也即将被命运的浪潮,推向梁山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