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吏部尚书府。
书房内,灯火通明。
吏部尚书王敬德,正与几位心腹大臣密谈。
吏部尚书王敬德,轻啜了一口杯中的热茶,眉头却拧成了个疙瘩。
他与那位在朝堂上横冲直撞,被戏称为“搅屎棍”的御史大夫王敬忠是亲兄弟,但两人脾性却是南辕北辙。
“诸位,新政推行之顺利,国库之充盈,看似是好事。可你们想过没有,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王敬德放下茶杯,声音里透着一股寒意,
“靠的是闻人泰那把刀,靠的是陛下在龙椅上不明所以的一划。这不是治国,这是在赌命!万一下一次,陛下指着我们,闻人泰的刀,会不会也同样落下?”
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附和:
“王大人所言极是。国之大者,靠的是制度,是传承,岂能全凭虚无缥缈的运气?陛下……毕竟心智不全,这已是天下共知的事实。”
“是啊!闻人泰那把刀是快,可他只听陛下一个人的。万一哪天,陛下指着忠臣,说那是奸佞,闻人泰也会毫不犹豫地砍下去!这太可怕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众人越说越是心惊。
他们都是真心为大炎着想的务实派。
在他们看来,一个痴傻的皇帝,就像一个抱着核武器按钮的婴儿。
虽然他现在还没按错,但谁能保证他永远不会按错?
王敬德放下茶杯,声音压得极低,一字一句地说道:
“为了大炎的江山社稷,为了炎氏的血脉传承……我们,必须早做打算了。”
他环视众人,眼中透出一种决绝。
“我等皆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正因如此,才不能眼看江山倾颓。当今陛下……圣体有恙,不堪为君。我意,在宗室之中,寻一贤明者,立为储君,辅佐陛下。待陛下百年之后,便可顺利继位,以保国本不失!”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这已经不是“早做打算”了,这是要另立中央啊!
虽然打着“为国本计”的旗号,但这本质上,就是对皇权最彻底的背叛!
“诸位,”
王敬德看着众人犹豫的表情,加重了语气,
“我等此举,并非谋逆!恰恰相反,是为了防止真正的谋逆发生!是为了大炎的万世基业!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是在为这个国家,保留最后的希望!”
这番话,充满了“大义凛然”的蛊惑力。
书房内的几位大臣,对视一眼,最终,都默默地,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并不知道。
就在他们达成“共识”的那一刻。
皇宫深处,正在“熟睡”的炎辰,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体内的龙气,清晰地向他传递了一个信息。
一股源自“忠臣”的,试图扭转“国运”走向的力量,已经悄然形成。
“呵,剿灭了外患,却迎来了‘家贼’。”
“而且还是打着‘为我好’旗号的家贼。”
“王敬德……王敬忠的弟弟?有意思,真有意思。”
炎辰睁开眼,漆黑的瞳孔在夜色中,亮的惊人。
“我倒要看看,是你们这群自作聪明的‘忠臣’厉害,还是我这个开国太祖的意志,更懂什么叫‘为国本计’!”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一次的敌人,不拿刀,不拿枪。
他们拿着的,是“忠诚”与“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