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整片天地变成了黑白两色,连空中飞鸟都静止不动。
在这片黑白领域中,似乎连时间都凝固了。
这是道家的至高武学——天地失色!
剑光闪过,万物停滞。
所有被黑白剑气笼罩的事物都变得异常缓慢,连方守仁的圣王剑势也不例外。
\"怎么会这样?\"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感受到剑势受阻,方守仁瞪大双眼,声音都开始发抖。
更可怕的事情接着发生了。
他发现自己意识清醒,能开口说话,却完全无法动弹,连剑都握不住。
\"可恶!\"
\"这小道士用的什么邪门功夫?\"
看着周围渐渐变成黑白的世界,这位修养数十年的老夫子终于慌了神,久违地感到恐惧。
很快,他认出这招的来历,震惊地喊道:\"莫非这就是道家传说中的'天地失色'?\"
早年在孟子门下求学时,方守仁就听说过道门三大绝技:和光同尘、天地失色、万川秋水。
其中天地失色最为神秘,据传是庄周所创,历代能练成者屈指可数。
这门失传已久的绝学今日重现,看来此人必是新任道门之主。
难道天宗与人宗的矛盾已经化解?
就在方守仁心绪纷乱之际,一个轻笑声响起:\"跟道爷交手还敢分心,老东西活腻了吧?\"
方守仁心头一紧,急忙调动全身浩然正气,高声诵读圣贤文章抵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金色文字化作光幕环绕周身,勉强挡住了黑白领域的侵蚀。
但那原本凌厉的圣王剑势却开始崩解,眼看就要彻底溃散。
礼崩乐坏,圣王不再。
转眼间,这位儒家半圣就陷入绝境,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落败。
“结束了吗?”
苏白手握长剑,眼神淡漠地看着被黑白领域包围的方老夫子,脸上露出些许失望。
这位守仁先生确实有些能耐,比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强不少,甚至比不动用道心种魔的朱无视还要厉害些。
但也仅此而已。
儒家的功夫有些可取之处,今天这趟总算没白来,至少见识到了儒家浩然正气的运用方式,也算是一条新的武道之路。
“该结束了。”
苏白似乎已经厌倦了这场比斗,不打算再纠缠下去。
他慢慢举起手中的雪霁剑,圆润的剑尖对准虚空,轻轻一点。
“万川秋水。”
又一道家绝学被他行云流水般施展出来。
滴答!
一声水滴落入湖面的声音突然响起。
虚空中仿佛被一股难以形容的强大力量影响,竟化作一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
无数剑气化作流水凭空出现,渐渐凝聚成一个个水形文字,最终汇成一篇太上道德经,悬浮在空中。
大道残篇现秋水,半部天书道德经。
与此同时,虚空中悄然浮现出无数由流水凝聚的大道符文,散发着玄奥难懂的仙灵之气,宛如九天之上的神秘文字。
这正是道祖老子所着的道德经三千言。
苏白以万川秋水之术,将这篇太上**显现在世间,其威力瞬间压制了方守仁的浩然正气。
此刻,这场比斗已不仅是苏白与方守仁的较量,更演变成了道家与儒家的争锋。
甚至可以说,这是道祖老子与儒圣孔丘跨越时空的对决。
显然在这场道儒之争中,道家代表的苏白占据绝对优势,几乎以碾压之势轻松击败方守仁。
儒家的浩然正气虽然不凡,终究是人间的学问,而道祖的太上道德经早已超脱凡尘,凌驾于世俗之上。
当然,实际上还是因为苏白与方守仁实力差距太大。
即便苏白刻意压制修为,依旧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若是换成亚圣孟子,或是儒圣复生,儒家绝学或许不会如此轻易落败。
但苏白所学,又岂止道家功夫?
毫不夸张地说,以他如今的实力,就算孔圣人亲自出手,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此刻,三千枚流水凝聚的道德**字如同一枚枚大道符文,散发着玄妙道韵,将方守仁牢牢困在原地。
尽管方老夫子凭借浩瀚如海的浩然正气仍在苦苦支撑,竭力抵挡着\"天地失色\"与\"万川秋水\"的双重夹击。
即便是那些不懂武功的大臣们也看得出来,此时的方老夫子已是油尽灯枯。
他勉强支撑着不肯倒下,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
看着那位白发苍苍、面色惨白的老儒生摇摇欲坠却仍咬牙坚持的模样,在场众人心中都涌起一阵不忍。
特别是那些曾受方老夫子教导的文官们,更是泪流满面,纷纷劝说道:
\"先生,您别再硬撑了!\"
\"快停手吧!\"
\"先生,何苦如此!\"
\"这叛贼魔功深厚,您实在不是他的对手,还请暂且退下吧!\"
可方老夫子却恍若未闻。
此刻的他,已然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愚昧,而是内心的坚守。
作为大明的臣子,他宁死也不愿向叛贼低头。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默诵着平生最得意的《正气歌》,方老夫子目光一凝,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然之色。
他运转数十年修来的浩然正气,双指轻点眉心,朗声道:
\"大明养士数百年,为国尽忠,就在此刻!\"
话音未落,一缕神光自他眉心闪现,如同烈焰般耀眼夺目。
此时的方老夫子双眸格外明亮,眼底似有熊熊烈火燃烧,仿佛下一刻就会耗尽生命。
在场的大臣中不乏儒家学者,见此情形顿时脸色大变,失声惊呼:
\"先生!您...您要焚尽神魂?!\"
\"万万不可!\"
\"先生乃儒家半圣,若您不在了,儒学将来怎么办?\"
\"先生,快住手!\"
谁都没想到,这位名满天下的儒家半圣,竟要以燃烧神魂为代价,拼尽最后的力量。
虽然即便如此也未必能伤到苏白分毫,却能扞卫大明王朝最后的尊严。
这正是儒家毕生追求、不惜以命相护的\"礼义\"。
这一刻,就连向来傲慢的苏白也不禁动容,心中罕见地生出一丝敬意。
好一个方老夫子,不愧是儒家半圣!
何为忠义之臣?
这才是真正的忠义之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虽说他的作为看似愚忠,确实是个不知变通的老顽固。
但不可否认,自上古以来,正是这样的忠义之士支撑起了汉家天下。
像方老夫子这样的人,正是华夏民族的脊梁!
眼看方守仁的神魂之火快要燃尽,躲在后边的九公主泪流满面,扯着苏白衣袖哭求:\"先生别杀他!守仁先生是好人!\"
苏白轻笑一声,剑尖随意点向方老夫子方向。
霎时天地寂静,悬空的万川秋水如春雨洒落,竟将杀招转为疗愈之术,硬生生把半死的方老夫子救了回来。
这手生死转换的绝技,惊得方老夫子呆立原地。
他怎么也没想到,要杀自己的妖道竟会出手相救。
苏白收剑入袖,淡然道:\"看在我徒儿面上饶你不死。
记住,忠义二字才是臣子本分。
\"
谁都没想到这**不眨眼的魔头会突然收手。
金銮殿里仿佛还回荡着先前他斩杀大臣时的惨状。
方守仁恍惚道:\"为何......\"
\"老糊涂了?\"苏白不耐烦地打断,\"说了是看阿九面子。
怎么,活腻了?\"
这话引得众人齐刷刷看向九公主。
那些目光里夹杂着怨恨、猜疑和恐惧——毕竟她可是这魔头亲口要立的新君。
方老夫子望着自己昔日的学生,心情复杂。
当年那个温软善良的小女孩,如今怎会与妖魔为伍?
想到这里,方老夫子不禁长叹一声,苍老的脸上写满苦涩,低声问道:\"殿下...能否告诉老臣,昨夜宫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此时此刻,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最关键的是必须弄清楚昨夜宫中的变故,**为什么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还有陛下到底是怎么驾崩的。
是遭遇刺客行刺,还是有叛贼作乱,亦或是其他原因。
殿内群臣怀着满腹疑问,纷纷将目光投向高台上的九公主,迫切想要知道真相。
九公主轻咬嘴唇,那双异色眼眸中流露出不安,纤弱的身子微微发抖。
被上百名文武大臣注视着,天性柔弱的她不由得感到胆怯。
就在这时,一声温柔的轻笑在她耳边响起。
\"阿九,别怕。
\"
\"师父在这儿给你撑腰,什么都不用怕。
\"
苏白微笑着轻抚小公主的秀发,柔声道:\"你只要如实告诉他们昨晚发生的事就好,剩下的事交给师父处理。
\"
感受到师父带来的安全感,九公主心中一暖,先前的恐惧顿时消散。
她认真地点点头,轻声说:\"有师父在,阿九什么都不怕。
\"
金銮殿外,正午时分。
本该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可听完九公主含泪的诉说后,在场百官却感到一阵刺骨寒意。
偌大的金銮殿外,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所有人。
短暂的沉寂后,震天的惊呼与质疑声骤然爆发。
\"天!?\"
\"这...这怎么可能!?\"
\"怎会如此!?\"
有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陛下!!!\"
\"您是真龙天子,为何苍天不佑!\"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朱无视,你这弑君逆贼,该受千刀万剐之刑!!!\"
对这些大臣而言,正德帝虽非雄才大略,却也是个宽厚的明君。
如今突然听闻皇帝驾崩,皇室几乎被屠戮殆尽,众人一时难以接受,有人痛哭流涕,几近崩溃。
就连修为深厚、心性沉稳的方守仁听到这个骇人消息后,也不禁头晕目眩,几乎站立不稳。
皇帝驾崩,皇族尽灭。
这对大明朝廷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更让方守仁恐惧的是,这个消息一旦传开,原本就不太平的大明必将掀起腥风血雨。
无论是江湖草莽,还是邪魔外道,都等着趁天下大乱兴风作浪。
乱世将至。
大明疆土即将血流成河,尸骨堆积如山。
想到这些,方老夫子浑身发冷,握剑的手止不住地发抖。
\"不行!\"
\"必须阻止这场灾祸!\"
方守仁强压心中惊惧,暗暗告诫自己。
就算皇室死绝,王朝覆灭,也绝不能让天下陷入动荡。
百姓如江河,君王似小舟。
比起帝王的性命,黎民苍生更为重要。
他攥紧拳头,目光灼灼地盯着九公主:\"殿下,朱家真的没有其他男丁了吗?\"
九公主泪流满面:\"夫子,宫里的人都遇害了,如今只剩阿九...\"
众人这才明白苏白为何要拥立女帝。
原来朱家血脉已然断绝。
大殿里鸦雀无声。
方守仁闭目长叹,满脸悲怆。
许久,他猛然睁眼:\"大明气数未尽!\"
\"必须立即拥立新君,稳住民心!\"
作为三朝帝师,内阁首辅,方守仁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针。
他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局面。
皇帝驾崩不算最糟。
若因此天下大乱,流寇四起,外敌入侵,那才是真正的浩劫。
到时必定生灵涂炭,尸横遍野。
想到这里,方守仁后背直冒冷汗。
眼下唯有尽快确立新君,才能安定人心。
他扫视群臣,声如洪钟:\"陛下驾崩固然悲痛,但我们要化悲恸为力量,撑起这摇摇欲坠的江山!\"
意思很明白——
天子可死,社稷不能亡。
现在是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大殿上的官员们早就把方守仁当作主心骨。
听到他开口说话,众人稍微安定下来,虽然心中仍然害怕,但至少能保持冷静。
礼部尚书壮着胆子问道:\"方阁老,现在谁能继承大明皇位?\"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整个金銮殿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方守仁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苏白静静地站在九公主身后,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似乎对谁当皇帝漠不关心。
他心中冷笑:选皇帝?这种事哪轮得到你们决定?在绝对实力面前,我说让阿九当皇帝,她就必须当!
他相信方守仁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作为儒家半圣,方守仁不是蠢人。
沉默许久后,方守仁郑重说道:\"礼法不可废!如今皇族嫡系只剩下九公主,理应继承大统。
\"
这番话引起轩然**。
大臣们都不敢相信,最遵守礼法的方老夫子竟然第一个支持九公主登基。
其实他们不明白,读了八十年的圣贤书,方守仁早已看透世事。
他关心的只有大明百姓和王朝延续。
至于谁当皇帝,他并不在意。
只要大明能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就算苏白要当皇帝他也认了。
更何况,现在的情况哪由得他不同意?
方守仁心里清楚,这个武功高强的白衣道人绝非善类。
听九公主讲述昨晚的叛乱时,那些赫赫有名的叛逆者名单——朱无视、木道人、叶孤城、葵花老祖、向雨田,每一个都是威震天下的高手,光是听到这些名字就让他心惊胆战。
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
对这些人而言,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简直易如反掌。
尤其是邪帝向雨田。
听到这个名字,方守仁一时恍惚,怀疑自己听错了。
那可是比孔圣人还早一辈的人物!
三百年前,向雨田便已横行江湖,无敌于天下。
邪帝之名威震四海,权势堪比武林至尊。
他的武功之高,甚至能与儒家孔圣比肩。
历经三百年岁月,他不仅未衰败,反而武艺更进,几乎达到了凡人武学的巅峰。
可就是这样一位武林至尊,竟也败在那年轻道人的剑下。
他的武功,究竟高到了何种地步?
殿上群臣虽对邪帝向雨田、武当叛徒木道人等江湖人士了解不多,但对铁胆神侯朱无视的本事却一清二楚。
朱无视位极人臣,武功盖世,智谋无双。
这样一位枭雄,最终竟尸骨无存,可见昨日之战何等惨烈。
此刻,大殿上一片死寂。
连最守旧的礼部尚书也沉默良久,最后只能长叹一声,向方守仁拱手退下。
虽未明言,但态度已表露无遗。
群臣同样低头叹息,不置可否。
气氛一时凝重。
忽然,一声轻笑打破僵局。
\"呵,你们以为我在和你们商量?\"
\"今日我来,只为宣告一事:阿九必将登基。
大明新君,非她莫属。
\"
苏白负手而立,目光如冰。
一股无形威压席卷大殿,群臣恍如真龙降临。
未等众人回神,惊雷般的话语已在金銮殿炸响:
\"抗命者,杀无赦!\"
\"抗命者,杀无赦。
\"
话音未落,刺骨杀意已如暴风雪般笼罩全场。
气温骤降,仿佛瞬间入冬。
群臣瑟瑟发抖,脊背发寒,连呼吸都停滞了。
就连已达半圣之境的方守仁也不例外。
先前比试,苏白未动真格。
但这次不同——
他确实失去了耐心。
自踏入天人之境,苏白已近乎触摸到仙魔领域。
这世上的人,不论是一国之君、朝廷重臣,还是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在苏白眼里都跟蚂蚁没什么区别。
可今天,这群蚂蚁竟敢违抗他的意思。
这不禁让苏白动了杀心。
虽然他并未真正发作,但那股威压已经如同一头暴怒的巨龙,压得殿上群臣喘不过气来,仿佛被一座大山狠狠压住,痛苦不堪。
有人实在承受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才勉强减轻几分痛苦。
天人稍一怒,凡人便瑟瑟发抖!
哪怕只是一丝杀意,也不是这些蝼蚁能抵挡的。
很快,满朝文武全都跪伏在地,俯首称臣。
尽管心里未必服气,但身体早已不受控制地跪下,抢先一步表示臣服。
这几百名大臣里,既有权倾朝野的首辅,也有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往日里一句话就能震动整个大明。
可今天在苏白面前,他们只能像蝼蚁一样卑微。
满朝文武,唯有方守仁一人仍倔强地站着,艰难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不肯倒下。
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位名满天下的儒家半圣已是强弩之末,似乎只要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然而,白发苍苍的老儒生咬紧牙关,目光坚定,毫无惧色地盯着苏白,竭尽全力低喝道:
“请您暂且息怒!老夫……只想问最后一句话!”
九公主轻咬嘴唇,鼓起勇气拉住苏白的衣袖,哀求道:
“先生,您别生气了,好吗?”
苏白神色淡漠,并未开口。
但看着倔强的方守仁和恳求的九公主,最终冷哼一声,收回了那股如真龙般的威压。
“你想问什么?”
“咳咳……”方守仁重重咳嗽几声,随即正色看向苏白,沉声道:
“如您所愿,我们可以拥立九公主为帝。”
“但之后呢?九公主登基后,您又将以何种身份插手朝政?她是否只是您手中的傀儡?”
方守仁的质问掷地有声,如金石般铿锵,在金殿中回荡不息。
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满朝文武吓得脸色大变,浑身发抖,甚至有人差点吓尿,恨不得冲上去捂住方守仁的嘴。
这老头子疯了吗?这不是找死?
就连站在苏白身后的少司命都惊讶地瞪大眼睛,没想到这老头竟如此大胆。
作为跟随苏白多年的弟子,少司命很清楚——她的师父向来桀骜不驯,性情如火。
苏白并非善男信女。
他对清真门人关怀备至,但对待敌人却冷酷无情,如同噩梦般可怕。
这老东西胆子不小,竟敢质疑苏白的行为?
苏白神色冰冷,目光淡漠地看向方守仁,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屑:“你算什么?”
“我做事,何需向你交代?”
方守仁并未动怒,反而挺直腰背,昂首朗声道:“我乃当朝大学士之首,上辅君王,下安百姓,即便粉身碎骨,也要替天下万民问一句——”
“这大明江山,日后究竟是谁的天下?”
他可以接受九公主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但绝不能容忍大明皇帝沦为傀儡。
为此,他宁可与苏白鱼死网破。
见方守仁如此决绝,苏白忽然笑了,眼中闪过一丝嘲弄:“老东西,你是读书读糊涂了。”
群臣闻言,心中愤懑,拳头紧握,倍感屈辱。
然而,苏白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愣在原地——
“你真以为皇帝之位有多重要?”
这话简直匪夷所思。
对凡人乃至江湖中人而言,皇帝至高无上,即便是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这样的豪杰,面对皇帝时也不免心怀敬畏。
可在苏白这等近乎仙魔的强者看来,世俗皇帝不过是个软弱无力的可怜虫。
只要他愿意,一夜之间便能取任何一位帝王的性命,即便是大秦的始皇帝也无法幸免。
苏白无视众人震惊的目光,淡然负手,语气轻描淡写:“区区凡尘帝位,还不值得我放在眼里。”
“你们尽管放心,我对你们这些儿戏般的权力争斗毫无兴趣,大明的一切,都由阿九自己决定。”
苏白的话虽惊人,但群臣冷静思索后,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没错。
皇权虽是世俗巅峰,但在如神似魔的苏白面前,确实不值一提。
他翻手可毁**地,胜过百万雄师,世俗的权力、财富、美色,对他而言唾手可得。
昔年邪帝向雨田仅凭一身无敌武功,权势便不输帝王,何况是更强的苏白?
如果苏白愿意,就算把五大王朝统一起来,登上皇位也不算什么难事。
但他追求的是无上长生之道,区区皇帝之位,根本看不上眼。
听完苏白的话,方守仁和在场的文武大臣都陷入沉默。
过了许久,方老夫子才长叹一声,恭敬地向苏白深鞠一躬,诚恳道:
“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请道长见谅。”
看到这一幕,群臣都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