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突破炼气期、返老还童的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惊雷,把整个咸阳城炸得外焦里嫩,紧接着,又像是一瓢滚油浇进了烧得正旺的柴火堆里,瞬间引燃了各方势力积压已久的矛盾和焦虑。
皇帝陛下成仙了!这可是活生生的神仙啊!虽然只是炼气期,但那也是打破了凡人寿元极限,掌握了超凡力量的真神仙!
这下,原本那些对修仙之事阳奉阴违、暗中抵触的朝臣和百家学派,彻底坐不住了。
以前还能用“虚无缥缈”、“劳民伤财”、“与民争利”来搪塞反对,现在呢?陛下往那一站,乌黑的鬓角、精光四射的眼睛、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骇人威压…就是最好的广告!铁证如山!修仙…真他娘的能成!还能变年轻!
这下,恐慌和贪婪同时爆发了。
恐慌的是,陛下成了仙,寿命悠长,意味着他老人家的统治也将变得…嗯,相当悠长。那些原本指望靠着熬资历、等新君上台好翻身的旧势力,感觉前途一片灰暗。尤其是以丞相李斯为首的一批老臣,心里更是五味杂陈。陛下长生不老了,还要他们这些老家伙有什么用?迟早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贪婪的是,修仙长生啊!谁不想?以前是没门路,现在路就摆在那儿!陛下能修,蒙恬那帮杀才也能修,凭什么他们不能修?
于是,咸阳宫门前,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每天天不亮,各家的马车就把宫门堵得水泄不通。来的都是各家学派的头面人物,一个个穿着最庄重的礼服,捧着厚得能砸死人的竹简,不是来献策的,就是来…讨说法的。
儒家的人来得最凶,带头的就是那几个整天把“仁义道德”、“敬鬼神而远之”挂在嘴边的老博士。他们不敢直接说陛下修仙不对,那就成了找死。他们拐着弯骂街。
“陛下!”一个白发老儒生跪在宫门前,捶胸顿足,声泪俱下,“修仙之道,固然神妙,然则…然则所需资源巨万,灵米灵药,皆取自于民!如今民间为供应仙道院,已是十室九空,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国本动摇啊陛下!《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请陛下暂缓仙道,以养民力,此乃圣王之道啊!”
这话说得漂亮,意思就是:陛下您修仙我们没意见,但您不能把老百姓都榨干了啊!得讲仁义!
道家的人则是一副“你们路子走错了”的高深模样。一个仙风道骨(饿得有点面黄肌瘦)的老道士,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陛下,贫道观那仙道院所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非自然无为之道也!真正长生久视之法,当效法天地,清静无为,引气炼神,水到渠成…如此强行索取,有伤天和,非但不能长生,恐遭天谴啊!陛下三思!”
意思就是:你们练得不对!得按我们道家的方法来!慢慢来!不能抢!
墨家的人比较实在,领头的大匠直接扛着个破齿轮就来了:“陛下!仙道院占用工匠无数,物料堆积如山,却尽造些虚无缥缈之物!于国于民无益啊!请陛下将资源拨予我等,研发强弓劲弩,巨舰楼船,方是强国正道!”
法家…法家有点尴尬。李斯自己就是法家头子,他现在心里矛盾得很,既怕失势,又不敢明着反对陛下,只能暗中煽风点火,挑动别家当出头鸟。
这帮人天天在宫门外吵吵嚷嚷,引经据典,唾沫横飞,搞得跟菜市场似的。巡城的卫尉军赶都赶不走,又不能真动手打人,毕竟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头疼得要命。
消息传到仙道院,林昊气得鼻子都歪了。
“放他娘的狗屁!”他一把摔了手里的记录玉简,“灵米灵药与民争利?老子种的灵米第一批就优先供应了蒙恬军中受伤的弟兄和咸阳城的孤寡老人!虽然灵气少,但强身健体效果杠杠的!怎么就跟民争利了?这帮老梆子睁眼说瞎话!”
“还有那道家的!说我们急功近利?有伤天和?妈的当初找他们合作一起研究聚灵阵,一个个拽得二五八万似的,说我们铜臭气太重,玷污天道!现在看有成果了,又跳出来指手画脚!脸呢?!”
嬴阴嫚也是秀眉紧蹙,面带忧色:“先生息怒。百家之言,虽多有夸大,然…亦非全无道理。仙道院耗费甚巨,确是事实。如今父皇闭关巩固境界,朝中事务由丞相…唉,李斯此人,心思难测,若他借题发挥,恐对仙道院不利。”
蒙恬更直接,挎着剑就要往外冲:“妈了个巴子的!跟这群酸儒废什么话!老子带兵去把他们全轰走!看谁还敢聒噪!”
“哎哟我的蒙大将军!您可别添乱了!”林昊赶紧拦住这煞神,“您这一动手,不正坐实了咱们仙道院霸道横行、不容异见了吗?到时候更说不清了!”
“那你说咋办?就任由他们堵着门骂街?”蒙恬瞪眼。
林昊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骂街?谁不会啊!他们跟咱们讲道理?咱们就跟他们讲更大的道理!他们跟咱们比古老?咱们就跟他们比…未来!”
他立刻找来赵衍:“小衍子!赶紧的!把咱们之前实验记录的影像,挑那些震撼的!比如陛下引气异象、灵米丰收、受伤弟兄吃了灵米快速痊愈的画面,用大型幻光阵给老子在宫门外循环播放!让全咸阳的老百姓都看看,修仙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
“再组织一批咱们仙道院自己培养的、会识文断字的工匠和士兵,就混在人群里,给老百姓讲解!重点突出修仙对强军、富民的好处!再悄悄散播点消息,就说…咳咳,就说某些学派是因为自己没分到好处,嫉妒眼红,才故意阻挠!”
赵衍听得眼睛发亮:“院正高啊!这叫…这叫舆论战!”
“战个屁!这叫吐口水!”林昊撇嘴,“对了,再找几个机灵的,去打听打听,儒家、道家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肯定有不得志的、想进步的!悄悄接触,许点好处,看看能不能拉拢几个过来,从内部瓦解他们!”
嬴阴嫚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林昊还有这等…呃…手段?
蒙恬挠挠头:“这…这能行吗?”
“行不行试试呗!总比干等着强!”
仙道院这边暗中发力,宫门外的画风果然渐渐变了。
一边是老夫子们引经据典、之乎者也地悲天悯人,另一边是巨大的光幕上陛下神威凛凛、灵米金灿灿、伤兵生龙活虎的鲜活影像,还有“热心群众”在一旁唾沫横飞地讲解:“老乡你看!这灵米大丰收!以后咱们都能吃上!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再看这位军爷!腿被妖兽咬断了!吃了仙师给的丹药,三天就能下地!这要以前,早没了!”
“可有些人啊,就是看不得咱们好!非要拦着陛下带咱们过好日子!为啥?因为他们自己没本事!怕咱们厉害了,显不出他们了!”
老百姓才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看眼前实在的。一看修仙好像真有好处,还能让陛下长生不老一直保佑大秦,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偏了。再看那帮哭嚎的老臣,眼神就有点不对了。
儒家道家的人气得吹胡子瞪眼,想反驳,又不知道从何驳起,总不能说陛下变年轻不好、士兵伤愈太快不对吧?
朝堂上,李斯等人的发难也遇到了麻烦。
他们刚一提“仙道耗费巨大,民不堪负”,扶苏公子就站了出来,不紧不慢地拿出少府和仙道院的联合账目(当然是精心加工过的),一条条念道:“丞相所言差矣。仙道院所用物料,多为矿山伴生、以往废弃之石,工匠亦多乃官奴罪犯,本就无需俸禄。所产灵米,优先供应军中伤残及孤老,并未与民争粮,反有强民之效。何来民不堪负?”
李斯被噎得够呛,只能转移话题,攻击仙道院行事霸道,排斥异己,不容百家学术。
这次没等林昊的人反驳,蒙恬就嗷一嗓子跳出来了:“放屁!老子当初请道家的人来帮忙布置什么狗屁自然聚灵阵,他们咋说的?说老子煞气重,玷污天道!请不动!儒家的人更离谱,说仙道院是奇技淫巧,非君子所为!是他们自己不来!现在倒打一耙?脸呢!”
朝堂上吵成一锅粥。
嬴政虽然闭关,但耳目灵通得很。朝堂和宫门外的动静,自然有人第一时间报给他。
听完汇报,陛下面无表情,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跳梁小丑,不足为虑。然,百家之学,亦非全无用处。”
几天后,陛下出关。
第一次大朝会,百官齐聚,百家代表亦被特许入殿。
李斯等人正准备再次发难,嬴政却率先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仙道之兴,乃国策,不容更改。”
一句话,定下调子。
李斯等人心里一凉。
但紧接着,嬴政话锋一转:“然,百家所言,亦有可取之处。修仙之路,非只力取,亦需心悟,需法度,需匠艺。”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惴惴不安的百家代表:“儒家,修德养心,或可助稳固道心,明心见性。道家,感悟自然,或可合天地韵律,蕴养神魂。墨家,精于匠造,或可研制仙傀符器,助益修行。法家,定规立制,或可约束修士,免生祸乱。”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林昊。陛下这是…要招安?
嬴政继续道:“即日起,仙道院下设‘百家论道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皆可遣人入驻,将其学说与仙道结合,研习推衍。有功者,赏!有能者,重用!”
这下,百家的人都傻眼了。反对了半天,结果…还能这么玩?直接把我们收编了?
李斯脸色变幻不定,这分明是分化瓦解之策!但陛下金口已开,谁敢反对?
嬴政最后看向李斯,眼神深邃:“丞相。”
“臣在。”李斯心头一紧。
“百家论道阁之事,由你总领协调。朕要看到成效。”
李斯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陛下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让他去管那帮他之前暗中怂恿的人?这…这…
但他只能咬牙应下:“臣…遵旨。”
朝会散去,百家的代表们心思各异地走了。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暗自窃喜,总算搭上仙道的快车了!
林昊凑到嬴政身边,小声嘀咕:“陛下,高啊!这手分化拉拢,玩得溜!不过…真让他们进来?不怕捣乱?”
嬴政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堵不如疏。与其任其在外部聒噪生事,不若纳入麾下,以功赏驱之,以规矩束之。合吾用者留,不合者…自然淘汰。”
林昊恍然大悟:“陛下圣明!”
果然,论政治手腕,十个自己绑一块也不够陛下看的!
百家论道阁很快成立。各家为了争夺话语权和资源,内部先卷了起来。儒家内部为“德心养性”怎么和仙道结合吵翻了天,道家为“自然无为”和“主动修炼”哪个更正宗打得不可开交,墨家和法家倒是务实,很快开始尝试制作低等的“灵能机关”和起草《修士律》了。
宫门外的喧嚣渐渐平息。
仙道院看似度过了一场危机。
但林昊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百家融入带来的理念冲突、资源分配问题,以及李斯那老狐狸藏在笑脸下的算计,都将是未来的隐患。
修仙之路,从来就不只是打坐练气那么简单。
这朝堂,这人心,才是最难修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