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震后重建渐入佳境,英台与胤禛带着赈灾物资返程,途经少数民族聚居的黔东南村寨时,却见暮色中的村寨一片寂静——只有零星几家农户亮着油灯,街上鲜少有人走动,与中原夜市的热闹截然不同。
“怎么这般安静?”英台勒住马缰,看向身旁的土司之子阿吉。阿吉挠了挠头,低声回道:“咱们族人习惯日落而息,再加上之前叛乱和地震,大家手里没余钱,也没心思热闹。”英台沉默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若能在这里开夜市,既让大家多些营生,又能让各族人多走动,岂不是两全其美?”
回到京城后,英台即刻求见康熙,将西南见闻与开夜市的想法和盘托出:“父皇,西南各族百姓虽已安身,却尚未安心。夜市不仅能让他们靠售卖特产赚钱,更能让中原与少数民族的手艺、吃食相互交流,日子热闹了,心自然就齐了。”
康熙沉吟片刻,却面露顾虑:“少数民族习俗与中原不同,贸然开夜市,恐生事端。”英台早有准备,当即递上一份详策:“臣妇已与阿吉商议,夜市先在黔东南试点,由官府提供摊位与照明,派懂各族语言的兵卒维持秩序;初期只卖吃食与手工艺品,不收摊位费,等大家熟悉了再慢慢扩展。”
胤禛也在一旁补充:“夜市还能搭配安康堂的流动诊点,让御医趁百姓聚集时普及健康知识,一举两得。”康熙看着二人详尽的计划,终于点头应允:“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务必确保各族百姓都能受益。”
然而试点消息传到黔东南,却引发不小风波——部分老年土司认为“夜市违背祖制”,暗中阻挠族人参与;还有商户担心“中原商品抢生意”,迟迟不愿出摊。英台得知后,当即决定再次前往西南,亲自化解矛盾。
抵达村寨当日,英台没有直接劝说,而是带着中原的糖画、皮影戏艺人,在空地上搭起临时戏台。夕阳西下时,糖画艺人的铜勺在石板上画出栩栩如生的龙凤,皮影戏《西游记》引得孩童们围满戏台,连原本抵触的老土司也忍不住驻足观看。
英台趁机走到老土司身边,递上一碗温热的奶茶:“老族长,您看孩子们多开心。夜市不是要改祖制,而是给大家多一个热闹的地方,您族里的银饰、刺绣,若能在夜市售卖,说不定能卖到中原去,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少数民族的手艺。”老土司看着戏台上的热闹景象,又看了看身旁跃跃欲试的族人,终于松口:“那就试试吧,若真能让大家日子好过,祖制也能变通。”
解决了阻力,夜市如期开市。开业当晚,百余盏油灯将街道照得如同白昼——中原商贩摆起馄饨、包子摊,少数民族商户则售卖银饰、蜡染布,还有艺人表演苗歌、侗族大歌,各族百姓穿梭其中,或品尝美食,或挑选商品,欢声笑语驱散了震后的阴霾。
英台与胤禛站在夜市尽头,看着一位汉族大娘用布料换了苗族姑娘的刺绣,又笑着教她包粽子;看着御医在流动诊点前,用苗语为老人讲解养生知识,心中满是欣慰。忽然,阿吉捧着一碗热腾腾的酸汤鱼跑过来:“福晋、四爷,尝尝咱们的特色!现在大家都盼着夜市天天开,说比过年还热闹!”
夜市试点大获成功的消息传回京城,康熙龙颜大悦,下旨将“民族夜市”推广到西南所有少数民族聚居地,并赏赐英台“民族团结宝章”。朝臣们也纷纷称赞:“福晋以夜市为桥,融各族之心,比千言万语更有效啊!”
英台捧着宝章,对胤禛说:“其实各族百姓想要的很简单,不过是安稳的日子、热闹的生活。夜市只是个引子,真正能让大家心连在一起的,是彼此的理解与尊重。”胤禛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认同:“你用温柔的法子,解开了最难的结,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英台推动的“民族夜市”,却成了连接各族的纽带。这段跨越七世的缘分,又添了一笔“以俗融情、以心聚力”的温暖篇章——她用一场热闹的夜市,证明了大清的盛世,不仅是疆域的辽阔,更是各族百姓同心同德的团圆,这份团圆,终将伴着夜市的灯火,永远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