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真的是兰萱姑姑让人传的话吗?
她传这些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她之前一直与我们避嫌,为何现在又突然做出提醒?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帮您选择一个可靠的嬷嬷吗?
于她又有什么好处?
如果不是这些年,跟着您耳濡目染,知道那些成语大概的意思。
又陪同您跟随她学习过一段时间的规矩礼仪,对她喜欢使用关于历史小故事的习惯有一定的熟悉。
恐怕奴婢压根不会把那个陌生小太监如同呓语般的话放在心上。
更不会联想到她,还有选嬷嬷的事情上,从而禀报给您。
她如何就那样确定,事情的发生会如同她所想?
老实说,直到现在,奴婢都有些担心,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
会不会是谁给我们设下的圈套?”
织音见安陵容和她有一样的猜想,并没有感到十分兴奋。
反而接连不断地提出了好些问题,将自己的疑惑和不安,都尽数分享给安陵容,展现出毫无保留的信任,也助她得出最准确的判断。
“你的顾虑都很有道理,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因为不管是不是兰萱姑姑传的话,她有何目的,其实并没有影响我们半分。
她所说的若蘅姑姑可能会‘齐大非偶’,荃菁姑姑可能会‘人在曹营心在汉’,芊茗姑姑可能会‘朝秦暮楚’。
这些我们因为有茗香的来历解说,都心中早已有所预判。
所以咱们也不必杞人忧天,只需按照自己原本的想法选择便是。
反正到时她若有所求,或是有所设计,定然还会找上门来。
又或者,那位蒲荷姑姑,自己便会愿意为我们解答一二呢?”
安陵容并不觉得这些提示会造成她的困扰,所以心态良好。
特别是因为猜到可能和兰萱姑姑有关,心情反而更加舒畅。
她隐隐觉得,之前一直让织音收拢人手的事没个结果,现在或许正是一个契机。
毕竟,据织音转达,那些值得收拢的人,身上都有着和兰萱姑姑一样,不太愿意站队的特质。
当他们一旦拥有共性,安陵容很难不怀疑,他们或许原本就是一起的......
这段谈话,只是安陵容更衣过程中的一小段插曲。
等她们回到殿中,便仿若无事发生过。
很快,安陵容的掌事姑姑人选,就交到了苏培盛的手中。
皇上过问了一下,听苏培盛转达,说安陵容觉得若蘅姑姑侍候皇上劳苦功高,不忍姑姑年事已高,还多有操劳。
其他几位,既是皇上看重的,必然都是能力出众,值得信任之辈。
所以安陵容决定偷个懒,就选择曾经照顾过怡亲王的那位蒲荷姑姑。
皇上与怡亲王最是兄弟情深,怡亲王定是极好的。
若是腹中孩儿能被照顾的如怡亲王一般,健健康康长大,与皇上贴心,便也是极好的......
这一番话说下来,皇上自然没有不舒服的。
原本还觉得奇怪,为何不选与他更亲近的若蘅姑姑。
如今听安陵容这一解释,只觉得安陵容爱屋及乌,对若蘅姑姑尊敬,对与他贴心的弟弟,相关的人也无比看重。
还隐隐流露出无甚野心之意,没有想过仗着子嗣,恃宠生娇。
皇上只觉得安陵容的所言所行,哪哪都满意,心中熨帖无比。
不止叮嘱苏培盛尽快落实安陵容需要的一切,还悄悄交代他,收拾永和宫主殿时,悄悄往里填补了许多不打眼的好东西。
当然,这些事情,安陵容现在都并不知晓,她在收完两天的贺礼之后,终于见到了现下她最在意的那员“大将”——
“奴婢蒲荷,见过馨嫔娘娘。”
安陵容看着眼前这位打扮干练素净,长相明明温柔和气,却有些不苟言笑,神情严肃坚毅的嬷嬷,心中暗暗满意。
她笑吟吟地从座位上起身,上前亲手扶起蒲荷。
“姑姑快请起,我这边正盼着你来呢。
我宫里原本一向简单,如今却是不得不顾及上许多。
我现下又颇有些精力不济,就等姑姑助我打理这一摊子事呢。”
蒲荷抬眼,深深看了安陵容一眼,态度越发恭谨。
“娘娘放心,奴婢会谨守自己的责任和本分,尽快理清永和宫的情况。
该扎好的篱笆会帮您扎紧,不该过问的旧俗会继续遵循。
务必让您舒适省心,好好养好您腹中的胎儿,护着他平安降生。”
安陵容一听,便更知这蒲荷姑姑是何性格,脸上满意的笑容越发深了几分。
“那就有劳姑姑了,若是姑姑不负陵容所托,那陵容也绝不负姑姑的情谊。”
初次见面,两厢交底,诚意无限,也算定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双方都很满意。
安陵容想到一事,便干脆趁热打铁,直接使眼色让织音带着茗香等人出去,问出了心中疑惑。
“前几天,我的贴身宫女从御膳房出来不久,遇上一陌生小太监喃喃念道‘齐大非偶’,‘人在曹营心在汉’,‘朝秦暮楚’之类的怪话,姑姑可知是何缘故?”
安陵容笑容不变,眼神却十分锐利地注视着蒲荷,不放过她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
蒲荷微微有些诧异,不过好似很快便反应过来是何情况,脸上漾起些许愧疚之意。
只是抬眼间,眼神却又看着充满怀念,还有些许感动之意。
“不敢欺瞒娘娘,这怕是奴婢的好友知晓奴婢的困境,所以特意提醒娘娘,其他几位候选嬷嬷的不利之处,助奴婢脱颖而出,以解当下困境。”
安陵容眉目轻挑,并不是太意外,笑了笑,转而饱含深意地又问道。
“那姑姑岂不是该要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好友?”
蒲荷目光闪了闪,思索了片刻,随即正色回复道。
“好友的好意,奴婢确实自当感谢,可是奴婢能被娘娘选中,想来却并不见得是好友之功。
娘娘心有成算,应是早已有了决断。
好友所为,不过是知晓娘娘聪慧,印证娘娘心中猜想,同时结个善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