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风似乎都停了,只剩下那把摇椅还在以一种挑战人类忍耐极限的频率,悠悠地晃着。
方菲感觉自己的血液在一瞬间凝固,然后又在下一秒,轰然沸腾,像是被点燃的汽油,直冲头顶!
扫院子?
让她一个省报的记者,一个走出去要被县宣传部干事小心翼翼伺候着的“无冕之王”,给这个懒汉扫院子?
她攥着记者证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指节已经捏得发白,那本红色的封皮几乎要被她捏穿。
“王昊同志!”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尖锐得像是一把锥子,充满了被冒犯的愤怒和不可置信,“请你放尊重一点!我不是来给你干活的!我是代表省报!代表组织!来对你进行采访工作的!”
她把“省报”和“组织”两个词咬得极重,试图用这背后代表的权威,来唤醒眼前这个懒汉最后一丝的理智和敬畏。
然而,王昊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他甚至懒得再睁开眼,只是嗤笑了一声,那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方菲鼓足的所有气势。
“尊重?”他慢悠悠地开口,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子令人抓狂的无所谓,“我这人对谁都一样尊重。想从我这儿拿到东西,就得按我的规矩来。”
他侧了侧头,仿佛是在感受风的方向,然后用一种宣布真理般的语气说道:“你不扫,就没得聊。门在那边,不送。”
说完,他又闭上了嘴,那副油盐不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模样,简直能把活佛气得跳脚骂娘。
更让方菲感到一阵抓狂和眩晕的,是旁边那两个女人的反应。
那个叫苏婉的绝美小媳妇,在听到王昊这番话后,非但没有觉得不妥,反而低下头,用手捂着嘴,肩膀微微耸动,那双漂亮的杏仁眼里,分明是憋不住的笑意。
她随即又极快地调整好表情,拿起旁边小桌上的茶杯,小心地吹了吹,然后动作自然无比地递到王昊的嘴边。
那副夫唱妇随、习以为常的样子,仿佛在说:我们家当家的就是这样,你大惊小怪什么?
而另一个戴眼镜的林晚晴,则只是冷静地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她看着方菲的眼神,没有嘲笑,没有同情,只有一种淡淡的,像是看着一个初来乍到、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外人般的审视。那种“你还不习惯吗”的眼神,比任何直接的嘲讽都更让方菲感到无地自容。
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她,方菲,一个骄傲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手握笔杆的省报记者,竟然像个闯进了别人家、不懂规矩的傻子!
她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走?
就这么灰溜溜地走掉?
她几乎能想象到自己回到报社后,主编那张“我早就说过”的脸,和同事们那些隐藏在关心下的窃笑。她出发前夸下的海口,会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伴随她整个职业生涯。
不走?
难道真的要卷起袖子,拿起那把比她年纪还大的扫帚,给这个全天下最懒的懒汉扫院子?她的骄傲,她的尊严,她作为知识分子的所有矜持,都在发出最强烈的抗议!
方菲死死地咬着下唇,嘴里已经尝到了一丝血腥味。
她看着王昊那张欠揍的脸,看着他享受着美人喂食,听着下属汇报,那种将一切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惬意,一股前所未有的执拗劲,猛地从她心底里窜了上来!
她不信!
她不信这个世界上有如此荒唐的人,如此荒唐的事!
这一定是他伪装!是他为了考验自己,或者为了隐藏什么更大的秘密而设下的局!
对!一定是这样!
我倒要看看,你这个懒汉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今天不把你藏在懒惰外皮下的真面目给挖出来,我方菲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想到这里,方菲的眼神瞬间变了。
那是一种被逼到绝境的野狼,决定不顾一切发起反击的眼神。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
“砰!”
她将自己那个宝贝得不行的帆布包和写满了问题的笔记本,重重地往旁边那个石桌上一放,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然后,在苏婉和林晚晴惊讶的目光中,方菲二话不说,直接卷起了自己那件干净的白衬衫的袖子,露出了两条白皙但充满力量感的小臂。
她大步流星地走到院子角落,一把抓起了那把孤零零立着的旧扫帚。
那扫帚的杆子满是毛刺,扎得她手心生疼,但她却像是感觉不到一样,只是握得更紧了。
院子外,那扇破木门的门缝后面,不知何时已经挤了好几颗脑袋。
当村民们看到那个从省城来的、穿着干净、长得跟画儿一样的女记者,真的卷起袖子拿起扫帚时,所有人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我的老天爷!快看!真扫上了!”
“王昊那个懒货,他……他让省城来的大记者给他扫地!”
“完了完了,这懒汉真是懒出新高度,懒成精了!连吃公家饭的城里人都得伺候他!”
议论声像是燎原的野火,瞬间传遍了整个靠山屯的八卦网络。
院子里,方菲憋着一肚子能把天都给顶穿的火,开始挥动扫帚。她没干过这种粗活,动作笨拙又滑稽,扫起来的灰尘呛得她直咳嗽,好几次都把落叶从这边扫到了那边,又从那边扫了回来。
但她没有停下。
她一边扫,一边在心里发了狠。
王昊!你给我等着!
等我扫完这破院子,看我怎么用问题把你问得哑口无言!我要把你那层懒汉的皮给扒下来,看看里面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我要让你为今天的所作所为,付出最惨痛的代价!我要让你身败名裂!
就在方菲化悲愤为力量,跟满院子的落叶和灰尘较劲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能清晰地飘进她的耳朵里。
是王昊对他媳妇说的。
“你看,”他舒服地在摇椅上换了个更惬意的姿势,语气里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欣慰,“知识分子就是觉悟高,知道劳动最光荣这个朴素的道理。比某些只会动嘴皮子,不干实事的干部,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