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电视台演播厅。
聚光灯柔和地打在脸上,演播室内布置得温馨而富有艺术感。
沈瑜端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面对着名主持人和镜头。
如今的她,早已褪去了多年前的青涩与尖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从容与沉静。
她的肌肤是常年在外奔波留下的健康小麦色,眼角添了几道细小的笑纹,却丝毫不损她的风采,反而更添岁月沉淀的韵味。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亚麻质地上衣和阔腿裤,风格简约而富有质感。
手腕上戴着一串在旅途中淘来的的银质手链,随着她的动作发出细微的轻响。
“沈瑜小姐,欢迎来到我们的《光影人生》栏目。”
主持人笑容得体,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赏,“众所周知,您现在是国内乃至国际摄影界都炙手可热的新锐摄影师。”
“您的作品,无论是记录边缘人群生存状态的《归途》系列,还是捕捉自然极致之美的《山河回响》集,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打动了无数人,也斩获了多项国际大奖。”
沈瑜微微颔首,谦逊地回应:“谢谢,您过奖了。我只是一个用镜头记录我所见、所感的普通人。”
“您太谦虚了。”主持人笑着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我们都知道,摄影这条路并不好走,尤其是对于一位女性摄影师而言,需要深入各种艰苦甚至危险的环境。”
“我们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您这么多年始终坚持下来,不断突破自我,去捕捉那些动人的瞬间呢?”
听到这个问题,沈瑜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演播室的灯光,投向了遥远的过去。
她的眼神变得悠远而温暖,唇角自然而然地漾开一抹真切的笑意。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仿佛在回味某种珍贵的东西。
片刻后,她收回目光,直视着主持人,眼眸中闪烁着如同经过打磨的宝石般坚定而温润的光芒,清晰地回答道:“是因为一句话。”
她顿了顿,仿佛要让每个字都拥有足够的分量:“曾经,在我人生最迷茫、甚至可以说是走错了方向的时候,有一个人,在一个非常……特别的场合下,对我说过一句话。”
“她说——‘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演播室内安静了一瞬,连主持人都被她话语中蕴含的情感所触动。
“这句话,”沈瑜继续道,语气深沉,“在当时,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眼前的迷雾。它让我意识到,我不应该被出身、被环境、被别人的眼光所定义和束缚。我的人生,我的价值,应该由我自己去创造,去掌握。”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手腕上的银链,仿佛那能给她带来力量,“这句话,从那时起,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
“它提醒我,拿起相机,走向远方,记录下我所热爱的一切,这就是我掌握自己命运的方式。”
主持人听得入神,不禁感慨:“听您这么说,这句话确实意义深刻,堪称人生的转折点。看来,这位对您说出这句话的人,对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啊。”
她顺势问道,带着一丝探究和好奇:“冒昧地问一下,您和这位对您如此重要的人,现在还有联系吗?她看到您今天的成就,一定也会为您感到骄傲吧。”
沈瑜闻言,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许,那笑容里没有遗憾,没有失落,只有一种经历过波澜壮阔后的云淡风轻和深切感激。
她轻轻地却非常坚定地摇了摇头。
“没有联系了。”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带着一丝怀念的暖意,“就像候鸟飞过天空,留下翅膀的痕迹,却不会永远停留。”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结果,或是紧密的联系来证明其价值的。”
她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再次变得明亮而辽远,仿佛看到了镜头之外,那片她曾用脚步丈量过的广阔天地:
“有些人,能够在你生命的某个节点出现,给予你一句点拨,一次震撼,甚至一个改变方向的力,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和恩赐了。”
她的语气温柔而笃定:“遇见过,被影响过,因此而变得更好……这,就已经足够了。”
“那份力量和信念,已经融入了我的骨血,成为了我的一部分,陪伴我走接下来的每一步路。”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沈瑜坐在灯光下,笑容坦然,目光澄澈。
话音落下,演播室内有片刻的寂静,随即再次响起真诚的掌声。
主持人望着眼前这个眼神明亮、笑容释然的女子,仿佛看到了她如何将一段过往的际遇,淬炼成支撑自己行走世界的内核力量。
那不是遗憾,而是一种圆满。
是告别,也是永恒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