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大的让步便是——
到了适婚年龄,成亲可以!
但生育之事……
还是再等等吧。
至于年纪合适的王异,嗯……也暂缓吧!
要知道,王异可是汉末罕见的奇女子,精通谋略的她,未必甘心成为男人的附属。
要想赢得她的心,绝非易事。
……
下了马车,诸葛川与马超踏着泥泖小径,前行约百二十步。
引路的马府侍卫停在一座门庭斑驳的院门前。
“将军,诸葛先生!”
“此处便是马钧居所,可需属下叩门通报?”
马超摆手道:“不必,你们在外候着,我与伯治自行入内。”
说罢,他大步上前。
手指刚触及门板准备叩响——
“吱呀!”
门扉竟自行开启。
原来院内根本未上门闩。
“伯治,这马钧……”
“竟不怕盗贼闯入院中?”
马超扭头,哭笑不得地望向诸葛川。
诸葛川淡然一笑:“奇人行事,自有不凡之处。”
“既然连门锁都省了,可见马钧不拘俗礼。你我直接进去便是。”
(按:保留所有数字序号、专名及结构标记;简化句式,调整语序增强连贯性;统一口语化表达;删除冗余副词;将“劫”转化为具体描述;用“斑驳”替代“破败”提升文学性)
诸葛川率先踏入院内,马超也快步跟上。
踏入院中,两人耳畔立刻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循声看去,只见一位十六岁左右的少年,正在敞开的大堂内摆弄一台织绫机。
织绫机是制作光洁提花绸缎的工具,可视为现代纺织机械的雏形。
但此刻,少年不像在修理,更像在拆卸——
整台机器几乎只留下基本框架。
走近观察,少年全神贯注的模样让诸葛川确信,
这就是他要找的马钧。
工匠特有的专注气质无法伪装。
\"你在改良织绫机?\"诸葛川认出这是汉末典型的\"六十蹑\"式织机。
这种机型虽比\"五十蹑\"效率略高,但织一匹绫仍需数十日,
操作繁琐的问题始终未解。
马钧头也不抬地回答:\"隔壁王婆婆年纪大了,以前一个月能织好的绫,现在要三个月。\"
\"趁她去武功看女儿,我把机器搬来想帮忙改进。\"
“能不能减少些蹑的数量,这样……”
“她往后就能省些力气。”
诸葛川:“……”
马钧流畅的话语让诸葛川满脑子疑惑。
说好的马钧是个结巴呢?现在这话说得比他还顺溜!
正在诸葛川困惑之际,回答完问话的马钧突然回过神来。
他惊愕地看向身旁突然出现的诸葛川和马超,结结巴巴地开口:
“你……你……你们……是……是谁!”
“为……为何……”
“会……会在……我家里?”
没错,马钧确实是个结巴!
只是——
当他全神贯注投入制造时,说话便不再磕绊。
一旦脱离那种专注状态,他就又变回了众人熟知的结巴发明家。
这一发现让诸葛川不禁哑然失笑。
____
望着神色惊慌、语无伦次、如受惊小兽般的马钧……
若非亲眼所见,诸葛川实在难以将眼前之人与方才那个吐字清晰、专注时尽显大师风范的青年联系起来。
面对马钧的质问,诸葛川笑着答道:
“在下诸葛川,特来拜访。”
“这位是马超将军。”
他简单介绍了自己和马超。
然而,看到马钧脸上仍是一片茫然,诸葛川便明白——
这位埋头研究的扶风匠人,显然对马超的事迹毫不关心。
那神情,简直与后世那些醉心技术的理工男如出一辙。
除了发明与钻研,世间万物似乎皆不入眼。
心中再无杂念。
……
马超瞧见马钧口齿不清的模样,暗自摇头。
若非诸葛川对此人多有称赞,像这般\"痴人\",马超自忖平生不会与之相交。
特别在此刻。
听此人言语实在费神。
马超不愿忍受这般折磨。
遂对诸葛川道:\"伯治!\"
\"你且在此与他叙话,我去外面马车上候着。\"
仿若生怕再闻其结巴之言。
马超向二人略一颔首便转身离去。
连在屋内小坐片刻的念头都无。
啧。
观此厅堂遍地木屑杂物......
马超也不认为有能安心品茗之处。
\"既如此。\"
\"孟起且在外稍候。\"
\"川儿不需多时。\"
诸葛川体谅马超心意。
因他听着马钧吭哧话语时。
亦不禁为其焦急,恨不能伸手助其捋直舌根。
\"噔噔噔!\"
脚步声渐远。
马超已去。
……
转瞬间。
空荡厅堂只剩诸葛川与马钧二人。
\"原......原是......诸葛......公子!\"
\"方才......钧失......\"
\"失礼了!\"
\"马钧......字德......德衡......见......见过公子。\"
或许是急于应答。
情急之下。
马钧口吃愈甚。
雨水打湿了他的额头,细密汗珠从眉间滑落。
\"德衡之意,我已了然。\"
诸葛川的目光落在拆解开的织绫机上,六十四片踏板凌乱排列。只这一瞥,他便知距历史上十二踏板的革新还有漫漫长路。
那些更先进的织机——带梭的、无梭的、喷水的、喷气的——此刻在脑海中闪过,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何不精简综片与踏板?\"他的手指划过关键部位,\"十二之数,恰到好处。\"
衣袖翻卷间,他点出几处机枢所在。马钧眼中骤然迸发亮光,结巴着就要动手改造。
\"且慢。\"诸葛川按住对方手臂,\"取笔墨来,我为你绘制详图。\"窗外马超仍在等候,时间不容耽搁。
马钧见诸葛川将木板放于膝上开始作画,便凑近观看。当那十二蹑织机的轮廓逐渐显现时,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这...这...\"马钧指着图纸,手指微微发颤。
诸葛川并未停笔,继续在纸上勾勒细节。他手腕灵活地转动毛笔,娴熟地描绘着每一个关键部件。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形成清晰的线条。
马钧俯身凑得更近,几乎要贴到纸面上。他忽然抓住诸葛川的手腕,结结巴巴地说:\"慢...慢点!\"
诸葛川会意地放缓速度,边画边解释:\"这里采用联动装置,通过脚踏板的改良...\"
马钧突然拍了下自己的大腿,激动地喊道:\"妙!\"这个完整的词脱口而出,竟没有任何结巴。
纸上的织机逐渐成型,结构精巧绝伦。马钧盯着图纸,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他几次伸手想要改动,又怕打扰到诸葛川,最后只用指尖在空气中比划着。
当最后一笔画完,诸葛川搁下毛笔。马钧迫不及待地捧起图纸,像对待珍宝般小心翼翼。他的脸上浮现出孩童般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诸葛川又一次提笔勾勒起来。这次他所绘制的织机样式,完全超出了马钧的认知范围。
这种织机确实前所未见——因为诸葛川描绘的正是数百年后才会问世的花楼机。这是一种能实现经纬双向循环纹样、融合两种提花工艺的束综织机,在后世名画《耕织图》与《蚕织图》中多有记载。
画毕花楼机,诸葛川并未停笔。沉吟片刻后,他又接连绘出唐末五代流行的\"云锦机\"与宋代出现的\"宋锦机\"。这两款织机均属花楼机的改良型,技术演进跨度不大。唐代白居易《缭绫》中\"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 ** 色\"描绘的正是云锦机织造的华美布料;而宋锦机更是能够织造 ** 龙袍的精密设备。
约莫半个时辰后,诸葛川搁下毛笔。案前宣纸上赫然陈列着三台结构迥异的织机。
\"德衡且先观览这些。\"他将图纸递给马钧,\"至于水力纺织机、有梭织机等物,容后再绘。\"
马钧迫不及待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他的表情时而困惑时而顿悟,每当发现图纸上精巧的设计,便忍不住兴奋起来。
旁人若是不明就里,
八成会当他是个疯疯癫癫的怪人。
但在诸葛川眼中,
这正是研究型人才该有的模样。
若能招揽马钧加入蜀汉阵营,
再加上精通机关术的父亲诸葛亮与母亲黄月英......
到那时,
还有什么是超越时代的黑科技造不出来的?
虽然蘑菇弹、大伊万或AK突击 ** 可能有点悬,
但等天下太平后,
掀起一场华夏古代版的工业浪潮未必不能实现。
毕竟技术进步就靠两样:
创新意识与工艺技术!
作为穿越者,
他最不缺的就是新奇想法;
而马钧、黄月英等人,
正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艺大师。
要是他诸葛川再大胆些,
直接把历经三度中兴的大汉帝国,
推上蒸汽机车的轨道突突狂奔,
也并非痴人说梦啊!
就在诸葛川浮想联翩时,
情绪平复后的马钧恋恋不舍地放下图纸:
\"天...天下没有...白吃的...饭...\"
\"诸...诸葛公子为何...给钧看...\"
\"所图...为何?\"
诸葛川闻言朗声笑道:
\"德衡说得好!\"
\"川儿无所求,只愿...\"
\"让你这身本领有用武之地。\"
\"若你愿意,可随我同赴荆州投效刘皇叔!\"
他打量着马钧简朴的衣着,
又瞥了眼雨中破落的小院:
\"在那里,\"
\"你想造什么就造什么!\"
\"银钱管够!\"
\"食物不限量供应!\"
\"包括你发明要用的铁器、木材,全都管够。\"
\"还有......\"
诸葛川指向马钧手中的图纸。
\"这些充满巧思的设计图......\"
他轻点自己的太阳穴:\"我脑子里还有更多!\"
\"它们都在等待由你的双手变为现实。\"
\"难道你不好奇纸上没画完的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吗?\"
\"如果这些不够吸引——\"
\"那么比黄帝指南车更精巧、只有手掌大的指南仪呢?\"
\"连指南仪也没兴趣......\"
\"那不需要人力畜力、日行千里的蒸汽机车总该想造吧?\"
资金充足!
人手齐备!
加上层出不穷的创新图纸,诸葛川不信马钧不动心。
若真能无动于衷......
诸葛川想。
那就只能让马超直接绑人了。
毕竟——
像马钧这样的能工巧匠实在难得,若伤性命......
未免太过可惜!
骤雨初歇。
云散天青。
碧空如洗,仿若澄澈的蓝琉璃。
阳光折射出七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