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几人在铺子里并未久留。
见客人络绎不绝,担心符韶容一人忙不过来,玉娘便让月盈留下帮忙,虎子傍晚时分再来接她回去。
离开铺子前,玉娘给了她十文钱的饭钱。
钱虽不多,却也足够买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或是一碗清汤小面,将就一顿午饭了。
日头渐渐升高,暑气蒸腾。
玉娘与赵惊弦回到图柳巷时,青石板路面已被晒得发烫。
到了家门口,赵惊弦先一步下车,转身伸手小心扶着玉娘。
玉娘扶着他的手轻盈落地,夏日的灼热阳光让她微微眯起眼。
站定后,她自然地挽住赵惊弦的手臂往院里走,另一手轻理被坐皱的衣襟,笑道:“夫君,今日天热,就煮些清粥可好?再拌个黄瓜,炒个豆角。”
“好。”赵惊弦声音温和,自是无不应的,“这天气,大家都没什么胃口,清淡些反倒舒服。”
两人说着话进到院子,就听得书房里传出小鲤和团团稚气而认真的读书声。
那清脆的童声朗朗,倒给这闷热的天气添了几分清凉。
玉娘和赵惊弦对视一笑。
赵攸正在廊檐下晾晒着玉娘做的干菜,见了兄嫂回来,展颜笑道:“嫂子,二哥,你们回来了。今日做什么吃食?”
玉娘笑问:“你可有什么想吃的?”
“我都行,听嫂子的。”
“那就清粥小菜吧。”
赵攸欣然应好,转身就要往厨房去,却被玉娘唤住:“你去歇着,饭食简单不费事,我来就行。”
“这哪能让嫂子你一个人忙活?”赵攸回身,语气透着不赞同。
她步子未停,继续往厨房走,却听二哥说--
“小攸,你去看着小鲤和团团写字吧。厨房里有我帮衬着。”
赵攸只得停住脚步,没再坚持:“那就有劳二哥和嫂子了。”
说罢,也不等玉娘和赵惊弦说些什么,就往书房去了。
这时,虎子已将马车在院角停稳妥当,他快步走到玉娘和赵惊弦跟前,说道:“赵二哥,嫂子,家中无事的话,我就去给李大娘家帮忙了。”
这几日,虎子除了在李大爷的杂货铺里搭把手,还去了李大爷家里帮忙。
赵惊弦让他去的,李家老弱妇孺,虎子去了,她们能轻松许多。
挑水、喂马、搬柴、生火做饭这些,虎子都干,饭菜做好了,还将饭食送到杂货铺去给李大爷。
李家二老对他喜欢得紧,是以他近来午食也都在李家解决。
玉娘笑着点头:“去吧。”
赵惊弦在一旁又叮嘱了一句:“做事勤快些。”
虎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算是应下,也没多说什么,转身便迈着轻快的步子出了大门。
玉娘和赵惊弦这才进了厨房。
时近正午,厨房里更是闷热难当,一进去便觉一股热浪扑面。
玉娘走到门后,熟稔地取下那件素色的围裙,双手绕过腰间,利落地系好带子。
见赵惊弦已经动作麻利地开始淘米下锅,她取来今早新买的嫩黄瓜,站在案板前细细切起来。
刀起刀落间,黄瓜变成厚薄均匀的薄片,发出清脆的声响。
赵惊弦淘好米,放好水,见玉娘正将盐、醋、蒜末等调料依次放入装着黄瓜片的青花瓷盘中。
他没急着生火,只是静静看着她--
一身淡青色素罗裙,素色围裙勾勒出纤细腰肢,放调料时微微低着头,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被从窗棂漏进来的日光照得更加莹润透亮。
玉娘放好调料,余光注意到赵惊弦一直维持着一个动作。
她抬眸,正对上赵惊弦专注的目光,不由问道:“怎么了?”
赵惊弦摇头,眼带笑意:“没有。”
玉娘歪头问道,“可是我脸上沾了什么东西?”
她说着抬袖在脸上轻轻一拭,袖口掠过之处,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衬得肌肤愈发明净。
赵惊弦看她这般天真情态,忍不住低低笑出声来,“你脸上没有东西。”
“那你这样看着我作甚?”玉娘听着他低沉的笑声,只当他存心逗弄,不由睨了他一眼。
那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娇俏。
“看你好看。”赵惊弦揶揄的语气转为认真,目光如水,“我的娘子,怎么看都看不够。”
饶是玉娘早已习惯他时不时说些臊人的话,此刻听着这般直白的情话,还是觉得脸颊发烫,连耳根都染上淡淡的绯色。
“天天都见着,有什么好看的。”她小声念了一句,又故意板起脸来,装作凶巴巴的模样,“别看了,还不快生火!”
凶完自家夫君,她低头专注地拌着黄瓜,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赵惊弦点头,却不急着动作,只温声道:“等你弄好,我再生火。”
玉娘心头一暖,明白他这是怕自己热着,便没再说什么,手上动作加快了几分。
拌好黄瓜,她见他额前碎发已被汗水洇湿,走近前去,取出袖中帕子,为他拭去额角的汗珠。
她声音轻柔道:“等火生起来,你也莫要一直在这里守着,时不时进来瞧一眼便好。”
赵惊弦微微侧过脸,方便她的动作,应声:“我知道的。”
玉娘又替他擦了擦汗湿的脖颈,这才转身取了碗筷瓢羹,出了厨房。
她拿到院子里简单清洗,摆到堂屋的饭桌上。
厨房里,赵惊弦也利落地生起了灶火,看那火苗稳定,到院子打上来两桶水。
一桶他拎到浴间备着,这暑热天气,身上黏腻不堪,等会儿用了饭,正好可以简单洗个澡,换一身干爽衣裳。
接着,他又回到厨房,将灶口正燃着的柴往里推了推,又添了两根柴。
估算着还要一会儿才能沸腾,他便提着今日买回来的那几个鲜桃,用井绳悬着,浸入井水中。
待到午后暑气最盛时取出来享用,定然清凉沁脾,最是解暑。
约莫又过了一刻钟,煮着清粥的锅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动,锅盖不停震颤着,赵惊弦听到声音进来,用火钳将几节尚在燃烧的木柴移到了旁边的灶口,又将通红的木炭也夹了过去。
旁边那口锅里盛满了清水,女子不宜贪凉,将这水烧热了,等会儿正好给家里人擦身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