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飞沿着熟悉的东四大街,慢悠悠的向小娥子家骑去。
一是去看看屋子有没有什么破损,二是去看看苏玉琪那个‘东四资源整合再利用回收部’做的怎样了。
刚到门口正好碰到李奎勇准备出去,“哥,你今天咋有空来了。”李奎勇看到凌飞高兴的问候着。
“操,你这一大把胡子也不刮刮,要不知道是你,我都差点叫你叔了。”凌飞笑道。
李奎勇嘿嘿乐着,说道:“这样好,他们说看起来年纪大给人稳重感,买破烂的比较相信这样的人。”
看到陆续还有人骑着三轮车出来,凌飞问道:“你们现在有多少人在外面收破烂了?”
“玉琪大哥让我把这一片原来那些收破烂的都收编了,已经有十几个人,现在都成了这里的临时工,每个月发给他们15块钱的工资,他们还能赚点收回来货物的差价,所以我们这里已经做成东城最大的回收部。”李奎勇说着转头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跟凌飞说道:“哥,我现在每个月能赚七八十块,最多的那个月赚了一百多,你安排个时间叫上跃民我请你们喝一个吧。”
“请啥请,给你弟弟妹妹多买点衣服跟吃的,想喝一个多简单,哪天没事就来我家喝一个呗。”凌飞说道。
于丽看凌飞来了也走出来,笑嘻嘻的说道:“现在小飞哥天天一个人在家,你们是该多去陪陪他。”
“唉,哪天回来的早,我就去你那陪你喝一个,哥,那我先走了,今天还要去拉两个厂的废品。”
“看你这身衣服破的,明天我让于丽姐给你带几套军装,几双解放鞋来,去吧。”凌飞看李奎勇穿的老头一样笑道。
“好嘞,谢了哥。”李奎勇说着话,用力蹬了几脚三轮车远去了。
跟着于丽走进店堂,凌飞问道:“苏玉琪呢,这小子天天在忙啥啊,整天都见不到他人影。”
于丽给凌飞搬了只凳子,说道:“他最近自己也在跑,‘民族乐器厂’联系他,让他把我们这里收上来的老木头给他们送去,做乐器用。他就去各个街道居委会库房里收那些破的旧家具,乐器厂就要这些老家具的木头,你坐的这把凳子就是玉琪大哥收来的。”
凌飞这时候才注意到自己坐的是一把没有了靠背的“四出头官帽椅”,仔细一看,不得了还是黄花梨的。
“我操,我一直想去那些街道居委会库房里看看有没有好东西,他倒跑在前面了,收来的东西都在哪?我看看有没有好玩意在里面。”凌飞问道。
“都在后面库房了里,我带你去看。”于丽说着站起来。
凌飞连忙摆摆手,说道:“我知道在哪,我自己去看看。”
到那三间库房门口一看,都放了不少东西,一间放的都是废铜烂铁,一间是废旧书报纸张,最后那间放的都是各种破了门的柜子跟缺了腿的椅子。
凌飞随手翻了翻就发现好东西不少,紫檀、花梨、老红木啥都有,心里想着:真他娘的是不把宝贝当好玩意啊,放在后世,从这里随便捡几根椅子腿、柜子脚什么的车成珠子,哪串不都得卖上个万八千的。
随手掏了几件紫檀、黄花梨的收进了空间,留到以后都是有钱都买不来的好玩意。
又去边上放废铜烂铁的库房看了看,又被吓了一跳,一进去就见一面铜镜扔在墙角,捡起来一看是一面直径十几公分的“海兽葡萄镜”,凌飞的小心脏一下子跳的“嘭嘭”的,没有一丝犹豫,直接收进了空间,捡了跟铁棒四处翻了翻又发现了一支“青铜戈”,这下是看都不多看,捡起来就收进空间,准备等回家后慢慢再看了。
凌飞感觉这底下好东西一定少不了,只是现在不适合大翻特翻的,准备晚上没人时候自己再来看看,到时候仔细找找。
回到于丽那边,凌飞问道:“苏玉琪跑了几个居委会?收来的东西就里面那些吗?”
“已经拉走好几车了,去年冬天就开始去收的,库房放满了就通知乐器厂来拉走,前几天还拉走了两卡车,不然早放不下了。”于丽说道。
凌飞心里这时候全是窝草……,就怪自己没早点来看看,不知道漏掉了多少好东西。
“收来的都是破家具,没完整的吗?”凌飞问道。
“有好的,屋里我们吃饭用的大饭桌跟椅子都是收来的,玉琪大哥特地留了些好椅子在里面,说来人好有个坐的地方,你进去看呀。”于丽指指小娥子家那屋子说道。
凌飞一听哪还坐的住,立刻站起来说道:“我去看看。”
进屋一看,还真奢侈,一张酸枝木大圆桌,一眼就是老东西,还摆了一圈的凳子跟椅子,虽然不配套可都是好玩意,几只“绣墩”是老红木的,几只圈椅跟官帽椅都是黄花梨的。
凌飞还在看呢,就听苏玉琪笑呵呵的进来了,说道:“咋地,你家里还缺椅子坐吗?用的上就拿几只。”
凌飞心说:这是拿几只的问题吗?我是有多少要多少,才不嫌多了。
于是问道:“这都是从哪收来的,那些地方还有没有完整的家具?”
“我才收了两个居委会的库房,就收了这些破的,完整的他们要卖钱,你是要买吗?我带你去看看,其实完整的也不贵。我收这些破的是因为乐器厂拿去做乐器用,不讲究什么好不好,都是拆开来取材。”苏玉琪说道。
凌飞一看,这段时间还正好可以去跑跑这些,把能收的都给收了,离‘破四旧’的日子可不远了,现在不去多收点,说不定到时候被他们响应号召,都拿出来一把火给点了。
凌飞可清楚在那个运动里被毁掉了多少文物,在中华文明史上,这个运动的破坏力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可以说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悲催事件。
看来这段时间不用上班还正好合适来做点这样的事,趁早能多留住一件是一件。
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年代,那就尽力做点自己能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