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依我看,\"他话锋一转,\"大当家若得了大沽镇,这方圆百里的山林百姓都归您管。几万人往山上平原随便安置,皇军绝不会过多干涉——您就是这儿的土皇帝!\"
\"您如今可是皇协军混成旅旅长,兼大沽镇镇长。按这个级别算,您可是堂堂少将!江湖人不说虚的,从这山沟里走出个将军,这份荣耀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皇军赏识您的胆识,往日恩怨一笔勾销。就像水浒传里宋江受招安,这不正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许平闻言冷笑:\"照你这说法,我要是不答应,明天鬼子的枪炮就该轰平我的山头了吧?\"
谢宝来眼皮直跳,一时语塞。许平却不慌不忙抿了口茶:\"话说得差不多了,不过我猜......你手里还藏着张底牌?\"
\"虽不是明牌,但这张牌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谢宝来眉头紧锁:\"大当家这话......恕我愚钝。\"
见他语气转冷,一旁的小鱼儿和朱传武都绷紧了神经。许平依旧气定神闲:\"黑云寨能撑到今天,全靠弟兄们誓死抗日的决心。若真想投靠鬼子,何必等到现在?\"
\"听说华北的鬼子正在搞'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这种侵略者的本性,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发善心?\"
谢宝来冷笑一声,“八路武装算什么?不过是群乌合之众!离大沽镇最近,最好收拾的就是他们。一心抗日,绝不妥协?正好拿来开刀!五倍兵力压过去,杀鸡儆猴,看谁还敢反抗!”
“想拉拢我这样的 ?呵,侵略者终究是侵略者。把老百姓交给他们?等着‘三光’吧!烧杀抢掠,寸草不留,这儿迟早变地狱!”
许平眼神锐利,直刺谢宝来:“你那地盘早就是地狱了!敲骨吸髓不够,还要挖人心肝下酒!但我这儿不同——我占县城,赶鬼子回家,他们肯吗?你不妨直接下战书!”
“最后一张牌是吧?谈判不成,就拿我黑云寨祭旗?大炮飞机轰平山头,对吧?”许平字字诛心,谢宝来脸色骤变。
谢宝来暗惊:这人莫非能掐会算?他强压怒火,咬牙道:“大当家既把话挑明,是铁了心抗日了?”
小鱼儿猛地站出来,指着谢宝来怒喝:“不抗日的华夏人,连狗都不如!”
许平一摆手:“叫汉奸狗特务可以,但别侮辱狗。咱们是看门狗,护国的狗!”他转向谢宝来,“还有遗言?”
谢宝来霍然起身,手按枪套后退一步:“大当家既猜到了,我也不瞒——平田队长正愁没靶子!秋收前调集重兵,轰平你这山头,看你往哪儿逃!”
“我说这话确实不太中听,尤其当着你们山寨这么多兄弟的面,多少有些冒犯。但既然你们不愿与皇军合作,我这番话也算是好意相劝,大家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这么讲应该能理解吧?”
许平咧嘴一笑:“哟,照你这么说,倒显出几分本事来了。看来你这个二寨主也不全是草包,大半夜摸上黑云寨来劝降,还扯什么强强联合、曲线救国。这套说辞要搁在37、38年,兴许还能唬住人!”
“如今再说这些屁话,简直臭不可闻!多少同胞惨死在他们手里,现在倒要我们原谅合作?那个躲在金陵的汪某人,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还在这儿满嘴喷粪!”
许平大手一挥:“得,你回去给平田队长捎个话。就说哪天我进城遛弯,说不定就去他司令部坐坐,跟他好好唠唠嗑。”
这 的挑衅让谢宝来牙关紧咬:“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留了。”说话间他猛地拔枪,生怕被当场扣下。朱传武和小鱼儿见状立即举枪对峙,厅内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许平冷笑道:“天确实不早了,你们滚吧。不过记住把话带到——用不了多久,我定会登门拜访!”
“至于是走着去还是打进去,就让平田自己琢磨。他要觉得司令部固若金汤,大可以等着瞧!”
谢宝来铁青着脸,枪口指着地面,带着吓破胆的随从狼狈离去。
小鱼儿押走汉奸后,朱传武收枪问道:“大当家真要去县城找平田?”
许平眯起眼睛:“一来是敲打他们别动歪心思。鬼子既然能找到黑云寨,迟早也会盯上358团。二来嘛...”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马上要开始大扫荡了,鬼子这出戏,分明是演给八路看的。”
朱传武眉头紧锁,\"大当家,这事透着蹊跷。鬼子如今连遮掩都不遮掩了,他们打的什么算盘?按理说要想搞大规模偷袭扫荡,应该趁着秋收时节下手才对,可眼下离秋收还有一个月,他们就提前行动,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许平摆了摆手,\"这是他们的战术安排,摆明了要做最后的疯狂!\"
\"这套战术玩的是心理战,就是要让老百姓和地方武装都看清楚,谁敢反抗就是死路一条。他们推行的'三光'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传武还是头回听说\"三光政策\",疑惑地望向许平:\"您说的那个'杀光、烧光、抢光'当真?\"
许平神色凝重:\"这主要是从华北那边传来的。那边的日军指挥官比咱们这儿的筱冢义男更狠,只是手伸不了这么长,才把这套法子教给筱冢义男。\"
\"华北地处要冲,前后左右都是战略要地。在那片平原上推进,速度快得惊人,所过之处村村寨寨都被扫荡一空,寸草不留!\"
朱传武听得倒吸一口凉气:\"照这么说,就算在东三省用这招,也能把山里的百姓赶尽杀绝?\"
许平摇头道:\"'三光'背后可不光是残忍这么简单。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就像拔苗助长,甚至像杀掉会下蛋的母鸡!\"
\"但鬼子等不及了,1940年对他们至关重要。据我观察,他们战线拉得太长,物资紧缺到了极点。就连派到咱们这山沟里的部队,都有三分之一是娃娃兵。往后恐怕连娃娃兵都凑不齐了!\"
\"这些娃娃兵严重拖累了战斗力。以前他们一个小队就能轻松吃掉咱们一个团,现在别说小队了,就是一个中队想歼灭咱们一个团都难。为啥?人员素质下降,物资匮乏。他们占了咱们的地盘,却填不满无底洞!\"
\"所以他们占了东三省还不满足,非要继续南下。就因为东三省有现成的兵工厂、钢铁厂、矿山,能解燃眉之急。等他们把兵力投到华北,再往南推进,最后打通大动脉直扑东南亚,为的就是抢那里的橡胶资源,打破封锁!\"
“对抗的关键在于橡胶园。他们虽然占领了部分橡胶园,但随着战线拉长和战局变化,物资供应变得极为困难!”
“战争拼的就是后勤,你当兵十年应该明白。当年奉军若不是依靠兵工厂和充足的粮草,也不可能南下参与两次直奉大战,更不可能在第二次将老帅推上海陆空大元帅之位,执掌北洋政权。我说得没错吧?”
朱传武沉重地点了点头,“大当家对历史的了解令人惊叹,我甚至觉得您对这些事了如指掌……”
许平轻笑一声,抿了口茶,淡淡道:“只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历史是一条连贯的线。只有理清这条线,才能明白为何要坚持持久战,为何要从物资、原料和人力上寻求突破。”
“鬼子人数再多也无济于事。战争的关键在于人,我们虽是农业国,各方面落后于工业国,但广袤的国土能让敌人深陷泥潭,这才是我们的优势!”
“他们的物资已经捉襟见肘。若只占据东三省而不继续扩张,或许还能维持实力,但现在显然不够了……”
朱传武沉默良久,看向许平:“大当家,您博古通今,分析得如此透彻,难道胜利真的近在眼前?”
许平笑了笑:“只要挺过这次扫荡,鬼子必败无疑。这次扫荡是他们狗急跳墙的表现,既想打击我们的武装,又想掠夺粮食,同时逼迫百姓集中到县城,削弱我们的根基。”
“这种战术在山地战中效果有限,更适合东北或华北平原。但他们别无选择,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要熬过去,曙光必将到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物资已无法支撑大规模扫荡,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点。”
许平耸了耸肩,心想:一年后他们还将激怒那个强国,偷袭其港口。但眼下物资短缺才是致命伤。不过,这个计划他不能对朱传武明说。
许平嘴角微扬,随手挥了挥:\"战略物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原油、汽油,还是橡胶、铜铁这些资源,都是战争命脉。\"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说来有趣,我们这片土地幅员辽阔,却偏偏缺少石油。为了填补这个空缺,他们只能向外扩张。北上穿越冰原可以获取油田,南下温暖的南海也有海上石油平台,这个局面难道不令人玩味吗?\"
朱传武眉头紧锁:\"所以他们在南洋集结重兵,就是为了夺取石油?\"
许平摆了摆手:\"这场战争持续至今已非一日之功,从37年算起足足打了三四年,如今陷入僵局谁都难以承受。你想想,他们的战线从本土延伸到东北、华北、华南,甚至远至南洋,需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维持?\"
见朱传武陷入沉思,许平继续道:\"除了石油橡胶,我们的铁矿铜矿储量也不理想。他们必须寻找新的矿源,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都非易事。这正是他们急于发动大扫荡的原因——既要剿灭反抗力量,又要掠夺物资扫清障碍。\"
\"虽然他们军力强盛,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许平目光深邃,\"《论持久战》的分析很透彻,过长的战线注定难以为继。更何况如今欧罗洲和第二战场都陷入胶着,作为同盟国成员,他们必然要分兵支援。在这种全球战局下,谁能率先突破僵局,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朱传武若有所思地望着许平,眼中仍带着些许困惑。
许平随手扯过一张纸,用笔勾勒出简易地图,指尖点向北方:\"若在北方吃了大亏,他们该往南找谁的麻烦?\"
朱传武眼中精光一闪:\"您是说...他们真要跟北极熊硬碰硬?\"
\"谁叫那边矿藏丰富呢?\"许平朗声笑道,\"铜铁煤炭应有尽有。东北这些资源虽好,但要说亚细亚最优质的煤矿...\"
\"可石油、铜矿品质不佳。\"朱传武接话道,\"要想获取优质资源,必须南北并进。\"
\"正是!\"许平目光炯炯,\"北上不成便南下,可南边要直面那个海上强国。虽说那国家现在装模作样扮战争贩子,但你看这些小鬼子...\"
\"快撑不住了吧?\"朱传武会意。
\"等日子彻底过不下去...\"许平冷笑,\"就该露出强盗本色了。\"
朱传武肃然起敬:\"大当家见识深远,我这联络官实在惭愧...\"
\"夜深了。\"许平摆摆手,\"明日带你去后山转转。敌人凶残却也脆弱,但眼下仍不可小觑。要扭转局势,需以时间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