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拧着眉头道:“师部还没消息,但铁路沿线鬼子的机动部队明显增多了。你想想,那些卡车摩托在山里是不好使,可要是成百上千的鬼子涌进来呢?”
孔捷闻言脸色一变:“你是说许平的判断没错?”
“就怕实际情况比他说的更糟。”丁伟长叹一声。
送走二人后,许平盯着地图出神。他本就没指望这些将领能真正联手——除非是打鬼子的共同目标。想起第二战区那些高级会议,最后往往议而不决。即便有楚云飞这样的能人又如何?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既要防着鬼子,又要互相提防。想到未来可能爆发的摩擦,许平不由揉了揉太阳穴。
正思索间,小鱼儿跑来报告:“老大,朱副官用完饭了,您看是安排住处还是......”
许平咧嘴一笑:“请他过来喝茶吧。虽说他不懂茶道,备些黑茶,我正好探探他的口风。”
朱传武进屋时,满室烟味还未散尽。他抽了抽鼻子,突然警觉道:“关东烟?这地方怎么会有......”言下之意是怀疑有东北军的人来过。
许平笑着递过烟袋:“要不要来一口?我记得你在东北待过。”
朱传武眼神闪了闪,终究摇头:“带兵的人不该沾这个。潜伏作战时,烟味容易暴露目标。”
“你这作风倒像我带特种兵的路子。”许平大笑,“不过战时哪讲究这些?抽口烟喝点酒,只要不影响打仗,算不得什么毛病。”
许平挥手示意朱传武坐下喝茶,问道:\"来点黑茶还是茉莉花茶?\"
朱传武摇头道:\"茉莉花茶就算了。这茶在北平更合适,那边多是苦水井,茉莉花香能掩盖水的苦涩。配着喝别有风味,差些的就喝高碎,也叫满天星。\"
他这番话显得颇有见地,对北平的情况似乎很熟悉。
许平眉头微皱,心中已猜到几分。那位着名的少帅曾在北平行辕驻守,重要事变发生时根本不在奉天。虽然时过境迁,后来又发生了双十二事变,但这些往事对许平来说并非过眼云烟。
看来朱传武是触景生情,既不愿喝茉莉花茶,也不想抽关东烟,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许平再次摆手:\"那就坐下来喝茶吧。\"
小头目送上两杯茶。许平尝了一口,确实苦涩味重。草原上常喝这种黑茶,但会加奶和糖做成奶茶去苦味。
许平没打算与朱传武深谈茶道,况且朱传武本就不善言辞,能与他聊这些已属难得。
许平笑道:\"刚才新一团和新二团的团长来过,聊得不错。我有个想法,把五支力量联合起来攻打大沽镇——团、新一团、新二团、358团和我黑云寨,共同打击鬼子。\"
\"在我这会客厅召集几位团长详谈,你觉得如何?\"
朱传武眉头紧锁。他知道八路军两位团长来过,想必是为应对鬼子扫荡。若真如此,联合多方力量反扫荡、抢粮食,这与358团的目标一致。
许平想联合五家打鬼子,这难度可不小。朱传武心想:358团找黑云寨合作,八路军也找黑云寨,许平想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打鬼子抢粮食,倒也合理。
但这可能吗?虽然都叫系列,能与黑云寨强强联合,但八路军和358团能合作吗?这说法实在古怪。各方都找上黑云寨,全因黑云寨位置特殊。
黑云寨地势险峻,山峰高耸入云。正面进攻极为困难,这也是日军难以剿灭黑云寨的原因。从寨中俯瞰,山下平原尽收眼底,只需稍加发力,便能直抵大沽镇前沿。
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黑云寨成为战略要地。若能在此形成军事力量,既可牵制大沽镇,又能协助358团或八路军夺取日军粮草,实为最佳选择。因其占据易守难攻的制高点,自然成为各方争取的对象。
朱传武眉头紧锁,轻叹一声端起茶杯。他转向许平问道:\"大当家想听哪种意见?是偏向358团,还是黑云寨,亦或是我个人的看法?\"
\"坦白说,我虽一心抗日,但也不能不顾358团的利益。综合来看,要将五股力量联合起来粉碎日军扫荡、抢夺秋粮,黑云寨面临的挑战极大。\"
许平抿了口茶,笑道:\"你说得对,确实困难重重,但值得尝试。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单凭358团或黑云寨,谁都拿不下大沽镇。\"
\"八路军三个团呈品字形布防,进退自如。他们虽最接近大沽镇,却迟迟不敢进攻。原因在于大沽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双方实力差距。即便三个团加起来,也不过相当于358团的1.5倍兵力。\"
\"更何况我这儿还有数万百姓要顾及。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战局下,若没有358团和黑云寨牵制,八路军定会占据这两处要地,形成三角钳制之势。但他们仍不会占领大沽镇,因为这意味着要与日军正面交锋。\"
\"以西北地区现有力量,持续与日军硬碰硬的消耗战根本吃不消。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明知日军要扫荡、可能设伏,我们仍必须抢夺秋粮!\"
粮食是我们的命脉,只有夺取粮食才能熬过寒冬、打击敌人。这是个残酷的现实,但关键在于如何从鬼子手里抢到秋粮?
\"现在鬼子的机动部队异常强大,不出一个小时就能攻到大沽镇,兵力将是现在的五倍!正如你所说,情况已经糟透了。\"
\"要是想占据大沽镇作为据点,把火炮、摩托、汽车源源不断调来保护秋粮,鬼子必定会抢先发动扫荡,这对我们极为不利!\"
\"时间紧迫——离秋收还有一个月,但我们必须在一周内做出决定:干不干?是各自为战还是联合行动?必须尽快定夺!\"
朱传武放下茶杯,眉头紧锁:\"最棘手的就是时间不够。要让各方坐下来谈联合抗日?难啊!\"
\"8路那边暂且不提,但鬼子的动作太快了。要不是情况紧急,楚团长也不会找上大当家的,提议黑云寨和358团联 占大沽镇。\"
\"可万一鬼子也打着同样算盘呢?我们就要在大沽镇平原和鬼子硬碰硬,这太吃亏了。就算各路人马都出动,总要有人打头阵当主力。\"
\"这种消耗战就算抢到粮食,也挡不住鬼子的报复扫荡。到时候晋绥军和8路可以撤退,可大当家的山寨怎么办?那么多粮食怎么运走?\"
\"再说各方部队都有自己的上级,楚团长、丁伟、孔捷他们都做不了主。真正能拍板的...恐怕只有大当家的您了。这大概就是他们都来找您的原因。\"
许平放声大笑,挥手说道:\"没错,在这片地界上我就是土皇帝,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可要是不联手对付敌人,争取更多撤退时间,保住咱们的战利品——那些粮食、武器和各种物资,可就难上加难了!\"
\"这事儿我比你们更头疼。山上的摊子铺得太大,你们358团加上八路的队伍全凑一块儿,还不及我一半。更何况还有好几万老百姓要照应,从这点来说,我的担子最重!\"
\"但我也是最想打鬼子的!\"
朱传武闻言一怔,眉头紧锁。手中热茶传来的苦涩,远不及此刻心中的沉重。他缓缓放下茶杯,看向许平:\"就算我出主意,怕也是个馊主意啊!\"
许平眼中精光一闪,直觉告诉他朱传武的想法可能与自己不谋而合。这位旧式军人出身的将领,经历过清末新军变革,见识过洋务运动的兴衰。虽然奉军当年号称海陆空俱全,但那些从西方学来的步炮协同战术,在现代化战争面前早已落伍。如今战场上,机枪大炮就像死神的镰刀,无情收割着生命。
炮火在这场全球性大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密集的炮击不仅为前线部队开辟道路,更是对敌方工事和武器阵地实施毁灭性打击。即便是坚固的碉堡和机枪阵地,在猛烈炮火面前也难逃被摧毁的命运。
许平深知历史走向,他明白八路军之所以能取得最终胜利,关键在于人而非武器威力。所谓新旧军队之分,在他看来,清末的双枪兵算得上新式,但后来演变成各路军阀后就成了旧式。而真正的新式军队是八路军。不过这种划分他只藏在心里,不便向朱传武明说。
喝了口苦涩的茶水提神后,许平揉着太阳穴对朱传武说道:\"现在局势危急,无论是358团、八路军还是我们黑云寨,都必须设法自保并打击日军。逃跑不是出路,唯有团结抵抗,削弱敌军士气和兵力,才能以少胜多。\"
\"山区地形对我们有利,敌人扫荡谈何容易?当前双方陷入僵持,能想出对策就很不错了,哪怕是看似不靠谱的主意也值得考虑。\"
朱传武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让五股势力像五根手指那样攥成拳头,给日军致命一击?\"
许平摆手道:\"这事难度很大。首先如何统一指挥就是问题,其次主次分工,再者涉及上级调动...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但我相信仍有操作空间,所以想听听你的具体想法。\"
朱传武眼中闪过精光:\"我倒有个大胆的想法——采用裹挟的方式...\"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若能与团的楚团长联手,让黑云寨和团同时进攻大沽镇,358团必定紧随其后,新一团和新二团也会跟进!”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层层阻击敌人。虽然敌人机动性强,但他们需要从四处调集兵力。目前他们的主力并不在平原县城,这才是关键!”
“他们必然要从其他方向调集部队扫荡,这是他们计划中的机动侦查,但机动部署需要时间。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
“一旦鬼子完成合围,就算我们集结全部力量猛攻大沽镇,恐怕也难以扭转局势。”
许平咧嘴一笑,“咱俩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主意虽然有点邪门,但未必行不通。问题是粮食还没成熟,现在动手等于白忙活。秋收时间成了限制双方行动的关键,局面才会这么胶着。”
朱传武眉头紧锁,“如果我们先突袭摧毁敌人的炮楼呢?不占大沽镇,而是穿插破坏他们的据点。鬼子要控制平原,必须依靠这些据点。我们毁掉据点,抢收部分粮食后撤。鬼子同样缺粮,他们这么严防死守,就是算准了粮食成熟的时间。”
“我们偏要打乱他们的计划!提前一周拔除据点,佯攻县城,回撤时抢收粮食,从大沽镇转移。甚至可以借此机会,把山里的百姓转移出去,避免黑云寨陷落。”
许平笑着指了指朱传武,“正是这个理儿!但离行动还有一个月,得先开会统一部署。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胜算就大了!”
\"哪怕攻下敌人的县城也在所不惜,不仅能让鬼子的扫荡计划泡汤,还能让他们缩在城里过个窝囊年。实在不行咱们就按部就班慢慢来......\"
两人一拍即合,朱传武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他转头对许平说:\"大当家,这法子从我的立场只能提建议。但说心里话,以358团的立场来看确实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