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是黑云寨当家,但请你坐下叙话总不为过吧?\"这话让朱传武耳根发烫。他初来乍到虽未遭白眼,可空有本事不得重用也是常事。毕竟身处序列,能投奔一心抗日的358团已属万幸,哪怕从副官做起也认了——只要能打回老家,能杀鬼子!
二人隔桌对坐。朱传武对许平谈不上反感,反倒生出几分好奇,只是多年沉默寡言的性子改不过来。许平嘬着茶盏笑道:\"放轻松,我又不吃人。聊聊这茶如何?\"
\"恕我直言...\"朱传武憋了半天终于开口,\"这茶...我尝不出滋味。\"
许平险些喷出茶汤,大笑着摇头:\"也是,你们那地方的人,顶天就喝个茉莉花吧?\"见对方欲言又止的模样,他忽然想起朱家老三似乎做过茶叶买卖。
许平见对方提到关东烟和黑茶,便知这人来自东北,对南方茶叶不甚了解。他笑着摆手道:\"这大红袍确实与北方黑茶不同,看来您对南方茶不太熟悉。\"
朱传武坦言自己祖籍胶东,幼时因灾荒闯关东。许平闻言点头:\"难怪口音带着胶东腔。我这口音倒是南腔北调,连自己都说不清是哪里的。\"他话锋一转,\"当年你们背井离乡,如今想打回去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眼下晋西北各方势力盘根错节,358团尚且艰难,更别说装备简陋的8路了。\"
朱传武眉头微蹙,想起方才许平与方副团长的谈话,不禁感叹:\"要说真打鬼子,还得数8路。\"这话让许平心头一震,暗忖此人或许与当年那场兵谏有关联。
许平打量着朱传武,发现他虽现任营长,却透着副官特有的干练。好的副官既要八面玲珑,又得能文能武——既要替长官处理明里暗里的事务,关键时刻还得护主周全。眼下战事吃紧,能得力的副官更是难得。
\"别拘束,\"许平忽然笑道,\"以你的才干,当副官实在屈才了。看你这般驾轻就熟,想必早年就做过副官吧?\"
朱传武心中一动,感觉许平话里有话,像是在试探自己。这倒也寻常,毕竟面对一个陌生人,尤其还是被强行留下的,总要摸清底细。
只是朱传武实在捉摸不透许平的用意。自己留在这儿,究竟算是监视许平的,还是被扣下的人质?两种可能都存在。想到方副团长痛快答应时递来的眼色,朱传武心里颇不是滋味。
但军令如山,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规矩。从清末新军到现在,三十年来这条铁律早已根深蒂固。朱传武暗自摇头,既不愿被许平继续盘问,也不想多作纠缠。
联络官就联络官吧,不管是监视还是人质,做好本分便是。若许平真要去见楚团长,自己带路就是;若不然,也得把话说清楚。想到这里,朱传武目光一凛,正色道:\"许寨主,我只问一句,您打算何时动身去团部?既然让我当这个联络官,总得让我履行职责。\"
许平眉头微蹙:\"履行职责?你准备怎么联络?写信还是发 ?能确保随时联系上方副团长或楚团长吗?\"
朱传武闻言一怔。 ?这山寨竟有这等装备?看来情报确实有误。
许平摆摆手:\"这些都不急。关键是楚团长始终不肯透露计划,方副团长此来分明是试探。谈判归谈判,但秋收在即,最多半个月就见分晓。即便谈不成,你在山上顶多待两周。\"
这话让朱传武稍感安心。若合作不成,自己也不必久留。他默默点头,不再多言。
许平看出他的顾虑,咧嘴一笑:\"合作的事容后再议。倒是你们方副团长够爽快,说留人就留人。看来晋绥军三五八团很看重我啊!你这联络官,说是监视也行,当人质也罢,不过依我看,监视的用处可比当人质大多了。\"
“这话可能不太中听,但我确实很好奇——像你这样的东北汉子,怎么会加入晋绥军?”
“当然,这话问得也不全对。有些缘由大伙儿心知肚明。不过说实在的,我可不是存心找茬。”
“晋绥军向来排外。若你是被硬塞进来的,处境怕是不妙;若是自愿投奔,倒另当别论。当然,如今这些都不重要了。”
“权当咱俩互相摸个底吧。光闷头喝茶也没滋味,不如带你转转山寨。你这联络官总得摸清我的底细,是不是?”
“回头给楚团长和方副团长递消息时,好歹能交差。”
这人倒真有意思!一来毫不设防,句句掏心窝子;二来竟允自己四处查探。朱传武暗觉意外——事情突然有趣起来。
如此看来,眼前这许平确非等闲,称得上枭雄之姿,与自己敬仰的那位老帅相比亦不逊色。
这番接触让朱传武对他的评价陡然拔高:30%的初始好感,此刻已跃至55%,甚至逼近60%。这般气度,确显豪杰本色!
可自己这联络官算什么呢?说是监视或人质都成立,往难听了说,根本是颗弃子。
朱传武心知肚明:方副团长带他入营,实属无奈之举。晋绥军里拳脚功夫好的不少,通文墨的却寥寥。偏生方副团长是个文化人,遇上他这等能文能武的,自然如获至宝。
楚云飞或许确有赏识,但到了方副团长麾下,他这\"全能副官\"便成了鸡肋。同僚排挤更非秘密——方副团长只需轻飘飘一句\"委以重任\",就能把他打发到这山沟里。
尴尬?忍辱?朱传武攥紧拳头。只要能为抗日出力,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朱传武对此并不十分在意。若能促成358团入驻大沽镇并与黑云寨联手,既有利于秋收,又能打击日军武装,他认为有必要深入了解黑云寨,并如实撰写报告。
向楚云飞或方副团长汇报本就是分内之事,职责所在!
然而,他心想,身为黑云寨寨主的许平虽被自己视为一代枭雄,但终究是个 头子,怎会轻易将寨中机密和盘托出?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他推测许平或许另有图谋。但无论如何,自己只需以真诚的态度与对方沟通,哪怕不善言辞,也要尽力劝说许平共同抗日。这已是他能尽到的最大责任和贡献。
朱传武心情复杂,却未料到许平竟主动邀他四处参观。
短短半小时内,与方副团长的会谈结束,加上接受盘查,许平的胸襟似乎比楚云飞更为宽广,令他颇感意外。用\"受宠若惊\"形容或许不妥,但确实让他心生感慨。
他不禁想起少帅。少帅虽有魄力与贵族气质,却少了份狡黠与枭雄的豪迈。而眼前的许平,正逐渐展现其过人之处,显然更胜一筹。
提及少帅,朱传武心如刀绞,摇头叹息后看向许平。
\"一切听您安排。但涉及军事机密,我绝不越界,严守保密原则!\"
许平朗声大笑,挥手道:\"保密与否要看情况。若我这儿的迫击炮、歪把子比楚团长的还多,那还算什么秘密?\"
这番话仿佛暗示他藏有大量装备,令朱传武面色微红。好在黝黑的脸庞掩盖了尴尬。
二人离开会客厅,许平轻车熟路地带他转向一侧。眼前是条略显陈旧的抄手游廊,虽未翻新,却经加固仍可使用——这正符合许平\"实用至上\"的理念。
初次踏入此地的朱传武四下打量,对游廊的陈旧颇感新奇。作为大当家亲自引领的客人,他终于得以一览寨中风貌。
朱传武注意到游廊的砖墙异常坚固,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还分布着一些奇怪的孔洞。许平察觉他的疑惑,咧嘴一笑:\"这些射击孔是巷战时用的,虽然不算完美。\"
\"但总比站着挨枪子强,打仗时你得学会趴着。\"
朱传武闻言失笑:\"大当家果然有心得。不过从视野看,这儿的掩体太少,反倒不如翻出游廊,利用那边的杂物堆更有效?\"
许平眯起眼睛:\"关键看你怎么用。那边布置的是交叉火力点,歪把子或重机枪都行。至于这些砖孔...\"他敲了敲墙面,\"主要是给冷 准备的。\"
\"说实在的,我可不是真要弟兄们与山寨共存亡。\"许平话锋一转,\"这些设计既能加固防御,更是绝佳的演习场地。\"
\"用山寨演习?\"朱传武一时语塞。在他认知里,军事训练该在开阔地带进行,何苦折腾这逼仄的游廊?
\"城市攻防战也是必修课。\"许平目光灼灼,\"士兵得适应各种环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不光要记着,更要练到骨子里。\"
他突然压低声音:\"想想看,若把山寨换成鬼子司令部或炮楼...\"
朱传武后背一凉,终于明白许平为何敢带他参观机密。这三个字脱口而出:\"够狠!\"
许平摩挲着砖孔:\"战场千变万化。咱们的兵大多是不识字的庄稼汉,更得靠实打实的演练。\"
“可人心易变,若能将普通人锤炼成铁血战士,扛起钢枪抵御外敌,他该怎么做?实战才是根本,这点你比我更清楚!”
他亲切地拍了拍朱传武的肩,随后挥手示意继续前行。
刚出会客厅,穿过一段不起眼的回廊,朱传武便已心生震撼。
他原以为,以许平这般枭雄的性子,根本无需向自己展示这等隐秘之处。
然而,许平对战术训练与多线配合的独到见解,令朱传武对他的评价陡然拔高一截!
转过回廊,隐约传来操练的喊杀声。眼前虽似花园,可匪窝怎会真有闲情雅致栽花种草?
早先的黑云寨寨主谢宝庆,曾按个人喜好在此堆了座假山。这类草莽头目,怪癖向来不少——有的附庸风雅,有的却如李逵般嗜血,恨不得树上挂满酒肉人头,狰狞可怖。
朱传武 经验丰富,端过大小匪帮的老巢。那些地方要么仿若地主宅院,要么污秽不堪。
但许平这里不同。虽非窗明几净,却整洁得出奇。尤其那假山,石面被磨得锃亮。阳光一照,朱传武赫然发现山体密布射击孔——这竟是处伪装成景致的训练场!
匪首许平,究竟在盘算什么?
眼下这世道,能把农夫训成合格士兵已属不易。即便正规军如358团,新兵也需半年操练才堪堪能战。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别说半年光景,能有一两个月的训练时间就已经是万幸。转眼间就要投入战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所谓的军事演练,能找到块空地摆几个草靶子练练刀法枪法,那都算得上奢侈。物资紧缺是常态,虽说40年比37年强些,但37年那会儿简直惨不忍睹。
朱传武心里直犯嘀咕:许平这支队伍拉起没多久,黑云寨原本就是个 窝,盘踞山头少说也有七八年光景。这穷乡僻壤冒出个武装力量倒不稀奇,那年头 落草为寇的事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