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后才知此人不简单,八面玲珑不说,更有独到手段,竟能搞出自给自足的门道。楚云飞暗自佩服,传到新一团、新二团那边,更是引起轰动。
莫非这黑云寨是上级派来的督导组?专程来示范如何落实宝塔教员的指示精神?
时日一长双方走动频繁,彼此都动了招揽的心思。可兜兜转转才发现,别说收编他们,就算阎老西亲临,或是蒋光头驾到,怕也难让黑云寨低头!
究其根源,黑云寨占尽地利,自成一套生存法则。既不同于游击队,也异于晋绥军358团——他们在高山之巅建起世外桃源,鬼子打不上去,却能时不时下山袭扰。
这般模式独树一帜,虽与八路军有几分相似,却又不尽相同。八路军军纪严明,而\"黑云寨\"三个字总让楚云天、楚云飞乃至李云龙这些人都犯嘀咕:这伙人究竟什么来路?
说是酒过三巡,眼下会客厅里却只有清茶。方副团长连饮两盏,连副官朱传武也跟着啜饮。他大袖一挥对许平笑道:\"却之不恭!这好茶要能给楚团长捎些,他准得乐开花!\"
\"实不相瞒,我奉楚团长之命前来,正是要谈合作事宜。\"
许平眉头一皱:合作?
先前楚云天打着合作幌子来通风报信,自己反手就爆出日军要偷袭大沽镇的消息。难不成358团也打这主意?
莫非又要故技重施来讨地图?
转念一想,358团倒不像新一团、新二团那般渴求地图。不过要也无妨——既然来要地图,就得拿人来换!回头就往师部打电话,找楚云天要人。魏和尚要不来,段鹏总得给!
地图要紧,人才更金贵,横竖得留下买路钱!
许平眯眼轻笑,心道管你们耍什么花样,到头来都得是老子的人!
方副团长闻言不禁失笑,“楚团长日理万机还记挂着与许先生合作,实在令人感佩。只是不知具体要如何联手?总不会是要我黑云寨下山,配合贵部攻打敌军炮楼吧?”
方副团长摆手笑道:“您想必也听说了,秋收在即。我358团两个炮营已进驻大沽镇,只等后续两个营赶到——这用意,许先生应当心知肚明?”
许平暗自冷笑。
这位比方云天更胜一筹!楚团长好歹只图守住大沽镇,眼前这位怕是要连锅端。两个炮营压阵还不够,竟要再添两个营?明面上是与鬼子争粮,实则怕是盯上了大沽镇这块肥肉。
如今局势微妙——大沽镇左翼是团,右翼是358团,后方则被新一团、新二团钳制。正北平原上,鬼子炮楼虎视眈眈盯着秋粮。三面环山的险要地势中,制高点正是黑云寨所在的山头。
山下万亩良田,谁不眼红?莫说 ,就连团、新编两个团乃至358团都等着米下锅。更要命的是,大沽镇本是扼守山道的要塞,早年用于屏障后方平原。自日军沿公路建起炮楼岗哨,这前哨站反倒成了烫手山芋。
但凡鬼子扫荡,必经大沽镇。只要马蹄声响起,管你晋绥军还是八路军,立刻化整为零钻山沟。待日军扑空撤退时,几股势力早布下天罗地网。 不是被包饺子,就是钻进连环口袋阵,最终被分段吃掉。
这些年来各方心照不宣,逼得鬼子进退维谷:往前是莽莽群山,回头是平原公路。驻防?立马遭围攻;弃守?又成风暴中心。如今这空荡荡的孤镇,倒像块磁石吸着周遭势力来回拉扯,诡谲非常!
许平此刻恍然大悟,若说楚云天是出于善意提醒自己,担忧大沽镇的局势因此生变,那么三五八团的楚云飞则另有所图——他竟想借鬼子扫荡与秋收之机,彻底吞并大沽镇!
他有这般能耐?
若真如此,事情便有趣了。许平意识到这野心未免过大,难怪对方只派探子而非亲自登门。这与 团楚云天亲临劝说截然不同!倘若自己表露兴趣,恐怕就得下山赴358团商议分一杯羹,这般你来我往的算计,实在耐人寻味。
许平眉头紧锁,忽生出不祥预感:莫非鬼子、伪军乃至新一团新二团都会接踵而至?若连隔壁山寨的 也来掺和,局面就更复杂了。黑云寨地处平原前沿,不仅能俯瞰大沽镇布防,连鬼子动向也尽收眼底。
若日军展开大规模扫荡,黑云寨恐难坚守。但眼下时机未至,秋收才是关键。倘若日军真借此扫荡,麻烦就大了!许平暗忖:楚云飞是否也低估了日军反扑的可能?
须知\"三光政策\"正源于此时,其狠辣程度令人胆寒。曾有根据地被蚕食至村头 、弹穿村尾便已出境的地步!
所谓根据地,实则不过弹丸村落,甚至称不上完整村庄——皆因扫荡肆虐所致。但坚持过相持阶段后,鬼子便日薄西山。兵源枯竭、伪军充数,恶性循环下,至43年已仅能维持治安。
大规模攻势再难发起,炮楼岗哨接连失守亦无可奈何,某些县城383甚至易主!
如亮剑所述,国共两派县长县 同城对峙的闹剧,确有其事。但那多发生于43至44年,而今尚在40年。许平揉着眉心,顿觉自身如漩涡中心——恰似山下大沽镇这场风暴中,自己成了各方必争的战略要地?
他蓦然联想到张学良。当年中原大战,正是少帅东北易帜挺蒋,助其坐稳江山。其他军阀如阎锡山、冯玉祥等皆败北。历史轮回,何其相似!
许平轻叹一声,目光落在角落里沉默的副官身上。昏暗光线中,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仿佛对方副团长的话题格外专注,甚至暗藏心思。许平心中微动。
他转向副官笑道:\"传武是吧?还不知你全名......\"又对方副团长说:\"这事该由楚团长和您共同决定。合作占领大沽镇以推进序列,我能理解。抗日打鬼子,黑云寨义不容辞。\"
\"但听说大沽镇周边不仅有序列,还有新一团、新二团等八路武装。若进驻大沽镇,先不说黑云寨如何协助,单说可能引发的摩擦......\"
这番话暗藏机锋。许平实则提醒方副团长:你们擅自决定拉拢我合作,可曾与那三个团通气?若大沽镇真是肥肉,怎会至今仍由四股势力在外围对峙?
大沽镇现状如何?许平曾两次探访。那里人口稀少,已成开放堡垒——五处入口分别由不同势力把控:北面是日军,其余三门则被团、新一团、新二团和358团占据。
镇上仅有个维持会,会长八面玲珑。他明白自己无力抗衡各方武装,只能周旋其间。毕竟战火纷飞中,百姓总要生存。许多人已逃往黑云寨——那里允许耕种,提供庇护,参军与否悉听尊便。
起初各方势力对此颇为警惕,后来发现:与其让百姓沦为日寇奴隶或遁入深山,不如任其在山寨务农。大沽镇周边本就不宜耕作,黑云寨反倒成了难得的安居之所。
许平之所以能在大沽镇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百姓的支持。起初人们还执着于\"大沽镇\"这个名号,但经过半年一年的安稳生活后,大家渐渐看淡了这些地域概念——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活着就是福气!
如今的国土正遭受侵略者 ,许平心里清楚,大沽镇能留存下来的居民多是商贾之流。他们或与日寇做生意,或经营各类商铺,靠着维持会的庇护维持生计。更微妙的是,这些商铺成了各方势力的情报交换站——表面上是个空壳镇子,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你永远猜不透那个炸油条的宋师傅是否另有身份,也摸不准绸缎庄张老板藏着多少秘密...
这种情况再寻常不过。就拿维持会会长来说,此人身上挂着三四块招牌:日本人封的治安队长、358团给的虚职,就连八路军也要求他在秋收时节出力。在这敌我犬牙交错的特殊时期,晋西北许多村镇都上演着类似的戏码。
许平眉头紧锁。他必须让方副团长明白:358团若在大沽镇轻举妄动,不仅会招来日寇的针对,更会引发八路军的反感。刻意制造摩擦?这简直是自找麻烦!
眼下局势就像楚云飞当初提醒黑云寨那样,现在轮到许平反过来提醒358团:你们才是站在风口浪尖的那个。至于日军扫荡的情报...许平决定暂不透露——以358团的情报网,不可能比八路军那几个主力团消息更闭塞。
从另一个层面看,若论情报能力,黑云寨当属第一,358团绝对能排第二!
既然团已获悉日军即将展开大规模扫荡,358团必然也掌握了这一情报。那么358团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这个问题值得许平深思。他故意将矛盾摆在方副团长面前试探,就是为避免对方主动进攻大沽镇制造摩擦,导致阵营内部出现混乱。
许平心知肚明,尽管八路军名义上同属阵营,实则完全是两回事。眼下抗日战局胶着,局势如此混乱,恐怕是楚云飞个人野心在作祟!
大沽镇三四年来一直缺乏主政武装,楚云飞显然想趁机占据。更让许平警觉的是,358团明知鬼子即将扫荡却仍要行动,说不定正是想玩一手先发制人的把戏!
先占大沽镇,抢占秋收资源后再撤离;又或者楚云飞真得到了阎老西或蒋光头的大批物资支援,准备与鬼子硬碰硬?
不过许平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楚云飞更可能是想勾结大沽镇内部势力抢夺秋粮,同时暗中策划其他阴谋。但以许平的判断,楚云飞还不至于与鬼子勾结,借鬼子之手消灭团、新一团和新二团——这种可能性很小。
若情报无误,358团进驻大沽镇或许是以进为退的战术:先占据大沽镇夺取秋粮,迫使鬼子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鬼子真正的目标是抢收秋粮并发动扫荡。一旦秋收被破坏,无论是作为杂牌军的358团,还是团、新一团和新二团,都将难以熬过这个寒冬。
楚云飞显然是看准了鬼子的狠毒招数,才决定先下手为强。
至于黑云寨能从大沽镇得到什么好处?总不至于下山去分一杯羹吧?大沽镇要啥没啥,黑云寨也不可能配合358团占镇后伸手要钱——这根本不现实!
虽然谈判尚未进入核心阶段,但许平已大致摸清了对方的意图。方副团长带来的条件,很可能就是秋粮分成。
楚云飞的目的无非是借黑云寨之力多抢粮食,双方各取所需。同时希望黑云寨协助358团巩固阵地,形成犄角之势。即便挡不住鬼子进攻,至少能互相策应。一旦大沽镇防线被突破,鬼子的兵锋将直指团、新一团和新二团——而这正是鬼子目前的真正目标!
许平自然明白其中蹊跷,他拧紧眉头思索,楚云飞这番动作,莫不是在向八路方面传递某种信号?
事情远比表面复杂,楚云飞的谋划绝非小打小闹,其背后牵扯的利害关系,恐怕远不止一两处。
\"方副团长,\"许平忽然展颜一笑,\"方才所言,不知您作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