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数日,铅灰色的天空低垂,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寒意,仿佛连呼吸都能凝结成白霜。终于,在某个寂静的后半夜,细碎的雪籽开始敲打窗棂,待到武媚清晨推开禅房门时,映入眼帘的已是一个素白的世界。
感业寺仿佛被一层薄薄的、崭新的绒毯覆盖,殿宇的飞檐、庭中的石阶、古柏的虬枝,都勾勒出柔和而干净的银边。万籁俱寂,唯有脚踩在松软积雪上发出的“咯吱”声,格外清晰。
她如同前几日一样,前往梅园进行日常的清扫。梅园位于寺院西北角,僻静少人,平日里除了负责打理的花匠,便只有她们这些低阶弟子会定时前来洒扫。园中植着数十株老梅,品种不一,此刻正是晚梅将尽未尽之时。
踏入梅园,一股清冽的冷香便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武媚不由得放缓了脚步。只见皑皑白雪覆盖之下,那些苍劲嶙峋的梅枝上,竟还有零星的花朵顽强地绽放着。红梅如血,在白茫茫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触目;白梅则几乎与雪融为一体,唯有靠近了,才能看清那冰雕玉琢般的花瓣与嫩黄的花蕊。更多的,是含苞待放的骨朵,被冰雪包裹,仿佛在积蓄最后的力量。
她并非第一次见寺中梅花,但在初雪映衬下,这片静谧而倔强的生机,却让她心中微微一动。她拿起靠在园门边的竹扫帚,开始清扫小径上的积雪。动作依旧沉稳,心思却不由得随着目光,流连于那些冰雪中的梅枝之上。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明空,你看这梅,冰雪覆压,可曾见它折腰?”
武媚心中微凛,停下动作,转身合十行礼:“慧觉师太。”
来人是一位年迈的比丘尼,面容清癯,皱纹深刻,眼神却澄澈如同孩童,带着洞悉世事的平和。她是寺中少数几位不管事务、只潜心修行的老尼之一,平日深居简出,武媚也只是偶尔在早晚课或洒扫时远远见过几面,从未有过交谈。没想到她今日会出现在这里。
慧觉师太微微颔首,目光也投向那冰雪中的梅树,并不看武媚,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点化:“天地肃杀,万物蛰伏,乃是常理。梅偏逆势而开,看似忤逆,实则顺应的是它自身的‘时’。它的本心,便是要在严寒中绽放这一缕清香,与外界的风雪何干?风雪是风雪,梅是梅。”
武媚怔住了,握着扫帚的手微微收紧。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她心中炸响。
“风雪是风雪,梅是梅……”
她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是啊,她所处的环境,这感业寺的青灯古佛,这被遗忘被监视的处境,这宫廷倾轧带来的压力,不就如同这覆压梅枝的冰雪么?它们是外界的“风雪”,是境遇,是考验。而她武媚,她的“本心”,她的志向,她的不屈,她的智慧,才是那株“梅”!
若她的本心足够坚定,如同梅树深植于大地的根,那么外界的风雪再大,又能奈她何?它们可以暂时覆盖她,压抑她,却无法改变她内心深处那渴望绽放、渴望凌驾于风雪之上的本质!
她之前领悟的“潜龙勿用”,是策略,是等待。而此刻慧觉师太无意间(或是有意?)的点拨,则直指核心——无论用与不用,无论潜藏还是腾飞,最根本的,是那颗不被外境所转、不为困厄所移的“本心”!
慧觉师太不再多言,缓缓走到一株白梅前,伸出枯瘦却稳定的手,轻轻拂去一朵梅花上覆盖的积雪,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花的清梦。然后,她便蹒跚着,沿着尚未清扫的小径,缓缓离去,留下武媚一人站在原地,心中翻涌。
武媚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梅枝。她看到,有些枝条因积雪过厚而微微弯曲,却并未折断,反而呈现出一种柔韧的弧度;有些花朵在冰雪消融处展露笑颜,愈发精神。她忽然明白了,所谓的“守本心”,并非僵硬地对抗,而是在顺应自身“时”的前提下,保持内核的坚定,甚至可以如同这梅枝,懂得适当的弯曲和承受,以换取最终的挺立与绽放。
她放下扫帚,走到一株红梅前。学着慧觉师太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拂去枝头沉重的积雪。冰冷的雪水沾湿了她的指尖,传来刺骨的凉意,但她却仿佛感觉不到。看着那朵红梅在除去负担后,更加娇艳地挺立在枝头,在素白的世界里燃烧着一点不屈的火焰,她心中那片因困境而生的阴霾,似乎也被这火焰驱散了不少。
她下意识地伸手入怀,握住了那枚贴身佩戴的墨玉。玉石温润,与她冰凉的指尖形成鲜明对比。利州江畔,那个玄衣身影赠玉时的情景再次浮现。
“常守本心,得见真章。”
此刻,在这冰雪梅园之中,她仿佛才真正触摸到了这“本心”的实质。它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在绝境中依然能清晰感知到的、属于她武媚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力与意志力。是这份本心,支撑着她一次次从打击中站起;是这份本心,让她即使身在佛门,心仍在红尘权谋中砥砺;也是这份本心,让她对那份跨越千年的守护,抱有复杂的期待与自身的坚持。
她不再觉得这感业寺是纯粹的牢笼。这里,有让她沉淀的青灯古佛,有启发她智慧的夜雨禅经,更有这冰雪红梅,映照并坚定了她的本心。
她重新拿起扫帚,继续清扫小径上的积雪。动作依旧平稳,但眉宇间那份因顿悟而生的明朗与坚定,却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悄然焕发出内敛的光华。
风雪依旧,梅香清冽。
她在这冰天雪地中,真正地、彻底地放下了最后一丝不甘与怨愤,将所有的境遇都化为滋养“本心”的资粮。潜龙在渊,非止于藏,更在于养。养其锐气,养其心智,养其不为外物所动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