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亮将那份绘着奇异海船与季风线的《南海寰宇图》推至关兴面前时, 这位刚在交州晒出古铜肤色的少将军 下意识握紧了腰间并不存在的刀柄: “丞相……您是要末将去攻打……龙王?”
---
马谡带着满腔热血和一本厚厚的《丝路经营手册》奔赴凉州后,诸葛亮的目光便从苍茫的西北大漠,转向了浩瀚的东南碧波。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固然重要,但海洋,那片蕴藏着无限可能和财富的蓝色疆域,更让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心驰神往。郑和下西洋的壮阔图景,几乎日夜在他脑中盘旋。
然而,他清楚地知道,以目前季汉的国力、技术和航海水平,想要组织起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无疑是天方夜谭。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即刻就能扬帆远航的舰队司令,而是一个能为他打下坚实基础、播下海洋种子的人。
这个人选,他几乎瞬间就确定了——关兴。
关兴,关羽次子,与其父的勇猛刚烈略有不同,性格更为沉静内敛,心思缜密。早年随诸葛亮治理荆州,后又辅佐马良经略交州多年,对南方水土、民政、乃至水军调度都有丰富经验。他并非一味冲杀的猛将,而是个难得的、精通内政与后勤的复合型人才,且年轻,有足够的可塑性和时间去经营这项长期事业。
一道诏令,将关兴从闷热潮湿的交州召回了气象一新的长安。
相府书房内,海腥味似乎被檀香驱散。关兴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久居南方的痕迹,目光沉稳,恭敬行礼:“末将关兴,奉召拜见丞相!”
“安国来了,坐。” 诸葛亮笑容和煦,示意他看向案上另一幅巨大的舆图。这幅图与给马谡的那幅风格迥异,上面勾勒着曲折的海岸线,标注着星罗棋布的岛屿、暗礁、季风洋流方向,以及一些闻所未闻的遥远地名,这些都是诸葛亮记忆中的世界地图简化臆想而成,毕竟谁小时候没玩过地球仪呢,就算没玩过地球仪,地理课总上过吧!简单的世界位置还是能画出来的。
关兴的目光落在图上,先是疑惑,随即越看越惊。这图的精细程度远超他见过的任何海图,许多交州外海的危险区域竟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推测出的更遥远航线。
“丞相,此图……?”
“此乃‘海上丝绸之路’之蓝图。” 诸葛亮开门见山,“陆路驼铃固然重要,然海路通达,载货更巨,所能抵达之地更远,所能交换之物产更丰,其利,未来或远超陆路!”
他开始向关兴描绘宏伟的愿景,但更加务实,侧重于打基础:“然,欲行万里海路,需先造能抗风浪之巨舟,需先识天文地理之水手,需先有可供停靠之良港。此事,非一蹴而就,恐需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功。”
他看向关兴,眼神充满信任与期待:“安国,你久在交州,熟知南方情势,又通晓民政。亮欲将此奠基之事托付于你。”
他详细布置任务,核心是“积累”与“研究”:
“重点经营日南郡的卢容港、合浦、徐闻等天然良港。扩建港区,修建仓库、船坞,使其成为我大汉南海舟师与商船之基地。”
这不得先搞几个特区出来!
“广泛招募天下巧匠,尤其是江东投降之造船工匠。于交州设立‘船舶司’,专司研制新式海船。不必追求即刻远洋,先求能安稳航行于南海,载货多,抗风浪性强。可尝试不同船型,吸取胡商海船之长处。”
技术研发中心!点开造船科技树!不说多了,先达到陈友谅的造船技术再说!
“于交州设立‘海事学堂’,招募沿海子弟、熟悉水性的士卒入学。教习航海术、观星术、地理、水文、乃至番语。此非一朝一夕之功,然种子需早日播下。”
黄埔海军军校!得从娃娃抓起!
“组织精干船队,不必远求,先探索南海诸岛例如西沙、南沙,绘制精确海图,与林邑、扶南等近邦建立稳定贸易关系,积累航海经验,熟悉海外物产。”
先刷南海副本,练级攒经验!
“多方探听天竺、罗马商人的海路消息,记录他们带来的物产、讲述的航线,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汇集起来,亦是宝贵情报。”
关兴听得心潮澎湃,又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了,丞相并非让他立刻去寻找新大陆,而是让他去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奠基者。
“末将明白!”关兴抱拳,声音坚定,“此乃泽被后世之伟业!兴,必竭尽全力,为陛下,为丞相,在交州扎下海基,训练水手,改良船舶,静待他日扬帆远洋之时!”
“好!” 诸葛亮满意地点头,“所需钱粮、人手,亮会尽力支持。切记,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遇事多与当地渔民、商贾请教,实践出真知。”
搞定!海洋战略初步部署完成!关兴这小子靠谱,应该不会让我失望。等他把基础打好了,说不定我真能活着看到大汉宝船队下西洋的那天?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送走关兴,诸葛亮踱步到窗边,望着长安城鳞次栉比的屋顶和远处工坊冒出的缕缕青烟。
关兴和马谡,一个向海,一个向西,是他布下的两颗重要棋子。但他深知,无论是陆上丝路的繁荣还是海上霸权的梦想,其最根本的支撑,还是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真是至理名言啊。”他低声自语。
现有的技术,支撑小农经济和初步手工业还行,但要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帝国进行远距离贸易和探索,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强大的动力,更精密的机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他的思绪飘向了记忆深处那些模糊的图景:蒸汽机、齿轮、传动轴、基础化学……他知道这些东西的原理大概是什么,但如何在这个时代实现,是巨大的难题。
“看来,‘格物院’的投入还得加大……得想办法点开基础科学的科技树了。”他揉了揉眉心,感觉任重而道远。
或许,该抽空去“格物院”看看那帮小子们最近有没有捣鼓出什么新玩意儿了?他记得上次好像有人汇报说,在尝试改进水力鼓风机的效率?
一条从陆地到海洋,从经济到科技的漫长发展之路,在这位身负双重灵魂的大汉丞相心中,愈发清晰地铺展开来。而他知道,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