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里约热内卢奥运村,清晨的阳光透过棕榈树的枝叶,洒在米黄色的公寓楼墙上,空气中弥漫着海风的咸湿与热带花卉的芬芳。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刚抵达奥运村不到24小时,行李还没完全整理好,训练服就已经穿在了身上——对他们来说,适应场地、调整状态,比什么都重要。
屈正阳住在奥运村3号公寓的二楼,房间里摆放着两张单人床,靠窗的书桌上放着他从国内带来的太极图摆件,那是爸爸屈建国特意给他准备的,说是“能让他沉下心来”。他刚洗漱完,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樊振东,手里拿着两个面包和一瓶牛奶:“阳哥,快吃点东西,秦导说半小时后去训练馆适应性训练。”
屈正阳接过早餐,快速啃了两口面包,随手拿起挂在门后的奥运参赛服。衣服上的国旗徽章在晨光下闪着光,他下意识摸了摸徽章,心里想起出发前妈妈李慧兰的叮嘱:“正阳,到了里约别紧张,好好比赛,不管拿不拿冠军,你都是爸妈的骄傲。”
“想啥呢?快走吧,再晚就赶不上班车了。”樊振东拍了拍他的肩,打断了他的思绪。
两人并肩走出公寓楼,奥运村里已经热闹起来。各国运动员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有的在晨跑,有的在拍照留念,偶尔有人认出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会热情地挥手打招呼。屈正阳笑着回应,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过周围的环境——里约奥运村的布局比他想象中更复杂,道路蜿蜒,楼宇密集,他在心里默默记下路线,避免比赛时迷路。
“阳哥,你看那边,是德国队的波尔!”樊振东突然指着不远处的篮球场说。
屈正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波尔正和队友们热身,手里拿着一个乒乓球拍,似乎在和教练讨论着什么。屈正阳的目光在波尔身上停留了几秒,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启动系统扫描,而是凭借自己的观察,默默记下波尔的热身动作——他的正手挥拍幅度比上次见面时小了些,可能是在调整爆冲的发力方式。
“走吧,别盯着看了,咱们先去训练馆。”屈正阳拍了拍樊振东的肩,转身走向奥运村的班车点。他知道,现在的每一次观察,每一次自主判断,都是在为脱离系统做准备——系统能给数据,但赛场的直觉和经验,只能靠自己积累。
20分钟后,两人抵达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里约中心3号馆。场馆内已经有不少国家的运动员在训练,蓝色的乒乓球台整齐排列,四周的看台上挂着各国的国旗,虽然观众还没入场,但依旧能感受到大赛将至的紧张氛围。
秦志戬教练早已在训练馆内等候,身边跟着几位助理教练和队医。“正阳,振东,过来热身,今天的适应性训练重点抓‘场地反弹’和‘空气阻力’——里约的海拔比北京低,空气湿度大,球的飞行轨迹会比平时慢0.02秒,一定要尽快适应。”秦教练说着,递给两人各一个训练用球,“先颠球找找感觉,注意球的弹跳高度。”
屈正阳接过乒乓球,开始颠球。果然,球的弹跳比在国内时稍高一些,下落速度也慢了点。他调整了一下手腕的力度,慢慢找到节奏,每一次颠球都精准落在球拍中心。他没有启动系统的动作分析,而是靠自己的手感一点点调整,颠球的次数从100次增加到200次,再到300次,直到完全适应这里的场地条件。
热身结束后,屈正阳和樊振东开始进行双打配合训练。两人站在球台两端,樊振东发球,屈正阳衔接快拨,每一次击球都刻意放慢节奏,感受球的飞行轨迹。刚开始,两人的配合还略显生疏,好几次因为球速变化导致衔接失误,但随着训练的深入,渐渐找到了默契。
“阳哥,你刚才那记快拨稍微早点出手,球落台后会慢一点。”樊振东擦了擦汗,大声喊道。
屈正阳点头,下一球,他提前0.01秒出手,【崩拳】快拨190km\/h,球果然精准落在樊振东的正手位。樊振东抓住机会,正手爆冲193km\/h,球擦着球台边线落地——“漂亮!”两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就在这时,秦教练突然喊道:“停一下!德国队的教练在那边观察咱们训练,注意别暴露太多战术!”
屈正阳和樊振东对视一眼,心领神会。接下来的训练,他们刻意减少了【八卦游龙炮】等绝招的使用,转而用一些基础战术配合,偶尔穿插几次假动作,迷惑对面的观察者。
训练进行到一半,屈正阳感觉体能有些下降,他下意识想启动系统的续航功能,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他走到场边,拿起毛巾擦了擦汗,喝了口水,靠自己的意志力调整呼吸。以前,他习惯了系统的体能提示,但现在,他想试着靠自己的身体感受判断状态——这才是一个顶尖运动员该有的能力。
“阳哥,你没事吧?脸色有点白。”樊振东走过来,关切地问。
“没事,就是有点累,歇会儿就好。”屈正阳笑了笑,心里却很清楚,这是脱离系统后必须经历的过程——从依赖数据到相信自己,这条路或许会有点难,但他必须走下去。
下午的训练结束后,屈正阳回到奥运村的房间,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传来妈妈李慧兰的声音:“正阳,到里约了吧?那边怎么样?吃得惯吗?”
“妈,我挺好的,奥运村的条件不错,训练也顺利。”屈正阳笑着说,“您和爸别担心,我会好好比赛的。”
“那就好,那就好。”李慧兰的声音里透着欣慰,“对了,晓萌今天还问我,哥哥什么时候能拿奥运金牌,她要在电视上给你加油呢。”
“告诉晓萌,哥哥一定努力,争取拿金牌给她看。”屈正阳的心里暖暖的,疲惫瞬间消散了不少。
挂了电话,屈正阳走到窗边,看着奥运村的夜景。远处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近处的公寓楼里亮起了一盏盏灯,透着温馨的气息。他想起系统面板上的各项数据,想起这几年系统对他的帮助,但更清楚,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依赖外力,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