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章 1\/8决赛的险象环生
1\/8决赛的对阵名单贴出来时,屈正阳的心跳漏了一拍——对手是山东队的李昊,张继科的同门师弟,反手拧拉的风格和张继科如出一辙,只是力量稍逊,但速度更快。
“这小子是块硬骨头。”樊振东凑过来看名单,眉头皱了皱,“我看过他的比赛,反手拧拉之后衔接快拨,角度刁得很,你得防着点。”
屈正阳点点头,拿出战术手册,上面贴着李昊的技术分析:反手拧拉成功率78%,衔接快拨速度0.8秒,弱点是正手大角度防守薄弱。他想起张继科之前教他的反手技巧:“拧拉不是光靠手,腰腹得使劲,还原要快。”此刻这些话在脑海里格外清晰。
比赛当天,场馆里的山东球迷格外多,“李昊加油”的喊声此起彼伏。屈正阳站在球员通道,深吸一口气,握紧球拍——他的正手攻球、步法移动,还有张继科指导的反手技巧,都是此刻的底气。
第一局开局,李昊果然主打反手,发球后直接拧拉,球带着强烈旋转直奔屈正阳的正手空档。屈正阳脚步一滑,勉强防回,却被李昊顺势快拨得分,1-0!接下来的几球,李昊的反手组合拳打得风生水起,屈正阳频频被动,很快以5-11输掉第一局。
“别急!”王教练在场边喊,“用正手调动他,别让他舒服拧拉!”
第二局,屈正阳调整战术,发球刻意发向李昊的正手短角,逼他用正手接发球。李昊的正手虽然不弱,但衔接反手的节奏慢了半拍,屈正阳抓住机会,正手崩拳攻球连连得分,很快以4-1领先。李昊赶紧调整,开始主动侧身抢攻,比分渐渐追至6平。
关键的第七球,李昊反手拧拉变直线,屈正阳预判到了,八卦摆扣步一拧,身体几乎贴到球台,反手快拨回斜线,7-6!这记精彩的回球引得八一队的球迷一阵欢呼,张继科在场边也忍不住点头——这反手快拨的角度,有他教的那味儿了。
接下来的比赛进入胶着状态,两人的比分交替上升,从7平一直打到10平。赛点到来,屈正阳发球,侧旋球发向李昊的反手长角,李昊拧拉,屈正阳早有准备,侧身正手攻球,打了个大角度,11-10!李昊发球失误,12-10!屈正阳扳回一局。
第三局,李昊背水一战,反手拧拉的力量明显加大,好几次都打得屈正阳球拍脱手。比分被拉开到8-4,看台上的山东球迷喊得更凶了。屈正阳的手心全是汗,耳边突然响起张继科的话:“别慌,反手不行就用正手,你的正手比他狠。”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主动进攻。李昊拧拉过来,他不再被动防守,而是沉腰坠肘,用太极松沉劲卸去力道,随即侧身,形意崩拳的力量瞬间爆发,正手攻球直取李昊的正手空档,5-8!这一球彻底点燃了八一队球迷的热情,樊振东站在看台第一排,挥着拳头大喊:“好球!”
李昊显然慌了,接下来的几球频频失误,屈正阳连得5分,以9-8反超!最终以11-9赢下第三局,大比分2-1领先。
第四局成了生死局。李昊的教练叫了暂停,回来后,李昊的战术明显变了,开始多打正手,试图避开屈正阳的反手。可屈正阳的步法太灵活,总能提前到位,两人的比分咬得死死的,从1平一直打到12平。
“稳住心气!”王教练的声音穿透喧闹,屈正阳想起爸爸说的“打球和做人一样,沉住气才能赢”。他深吸一口气,发球后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李昊正手攻球。李昊果然上当,球打得偏高,屈正阳脚步一蹬,腰腹拧转,正手崩拳发力,球砸在台面上弹起,直奔死角,13-12!
赛点!李昊发球,侧旋球发向屈正阳的反手位。屈正阳反手快拨,李昊正手攻球,屈正阳滑步补位,正手攻球,李昊回球下网!14-12!赢了!
屈正阳扔掉球拍,挥了挥拳头,胸口的心跳得厉害。走下赛场,张继科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反手再练练就更好了,刚才有个球能直接拧拉得分。”
“谢谢继科哥,回头再请教你。”屈正阳笑着说,汗水顺着下颌线滴落,却觉得无比畅快。这场险象环生的比赛,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心智的打磨。他知道,能赢下李昊,靠的不仅是自己的战术,还有张继科的指导、教练的鼓励,以及那份不服输的韧劲。
回到运动员村,樊振东已经在宿舍等他了:“打得太险了!最后那记正手攻球太狠了!”
“差点就输了。”屈正阳擦着汗,拿起战术手册,“下一轮对手是周雨,江苏队的,反手快拨厉害,我得好好准备。”
樊振东点点头,递过一瓶功能饮料:“我陪你练,明天上午,球台见。”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战术手册上“周雨”的名字上。屈正阳握紧拳头,1\/4决赛的硬仗,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