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太极刺客,三盘合一”体系的防守与运用
决赛前的最后一次战术训练,王教练把重点放在了防守上。“你的对手是许昕,他的‘神仙球’能把球从任何角度救回来,还能突然反攻,你必须把防守做好。”王教练指着许昕的比赛录像,“尤其是他的大范围调动,能把你拖垮,你的‘太极刺客,三盘合一’的体系,防守端必须顶住。”
屈正阳点点头,拿起球拍——这几天,他一直在练防守,可总感觉差点意思:太极松沉劲卸力虽然稳,但面对许昕的突发反攻,总来不及转进攻;八卦步法虽然快,可大范围移动后,体力消耗太快。
太极卸力与突发反攻的衔接矛盾。许昕的陪练(队里的年轻队员)按照录像模拟“神仙球”,每次屈正阳用太极松沉劲卸力后,陪练总会突然反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又丢分了!”陪练捡起地上的球,“你卸力后太慢了,许昕的反攻比我快一倍。”
【检测到防守转进攻衔接时差0.08秒,建议融合形意“快发劲”,在卸力的同时蓄力,衔接时间可缩短至0.03秒,消耗30点经验值开启专项训练。】系统的提示弹出来。
屈正阳赶紧开启训练。虚拟场景里,许昕的虚拟影像正在打“神仙球”,屈正阳按照提示,在沉肩卸力的同时,腰腹悄悄蓄力——球刚弹起,他就用形意快发劲发力,反手快拨变线得分。现实中,他照着练了几次,果然快了很多,陪练的反攻再也抓不到空档。
“可以啊!这衔接速度,许昕都反应不过来!”陪练兴奋地说。
八卦步法大范围移动与体力消耗的平衡。可练了没几组,屈正阳就感觉体力跟不上了。许昕的“神仙球”需要他从正手大角跑到反手大角,再从反手大角跑回正手,每一次移动都要用到八卦步的“顺转”“逆转”,体力消耗比进攻时还大。
“歇会儿吧,看你都喘成这样了。”王教练递过一瓶水,“许昕的体力比你好,你这么跑,决赛第三局就得见底。”
【检测到体力消耗过快,建议开启“步法节能模式”,优化八卦步移动轨迹,减少非必要跨步,体力消耗降低25%,消耗20点经验值开启。】
屈正阳按照提示调整步法——以前他移动时总习惯“大跨步”,现在改成“小步高频”,配合八卦掌的“走转”节奏,果然省力多了。他连续接了十个“神仙球”,体力消耗比之前少了一半。
借力打力的风险与实战效果的博弈。下午,王教练让他练“借力打力”——这是太极松沉劲的进阶效果,能借对手的力量反击。可屈正阳总不敢用,怕控制不好力道,伤到手腕旧伤。
“不敢用?”王教练看出了他的犹豫,“许昕的攻球力量大,你用借力打力能省体力,还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必须练!”
屈正阳咬咬牙,开始尝试。许昕的陪练发力攻球,他用太极松沉劲轻轻一托,想借势反击,可球却出界了——力道没控制好。【检测到借力打力力道偏差15%,建议根据对手攻球力量调整卸力角度:力量大时,卸力角度增加5度;力量小时,卸力角度减少3度。】
他按照提示调整,下一球,陪练大力攻球,他卸力角度增加5度,球果然落在了陪练的反手空档。“成了!”屈正阳兴奋地喊。可刚高兴没多久,手腕旧伤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刚才借力时,手腕还是用了劲。
【检测到腕部旧伤受力,建议减少借力打力使用频率(每局不超过3次),优先用八卦步卸力,避免旧伤加重。】
屈正阳点点头,把系统的建议记在心里。训练结束时,他的“太极刺客,三盘合一”防守体系终于成型:用太极松沉劲卸力(接),用八卦步法移动(化),用形意快发劲反击(发),三者衔接流畅,还能根据对手情况调整。
他看着自己的右手,虽然还有点疼,但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决赛对阵许昕,防守会是关键。只要能把“太极刺客,三盘合一”的防守运用好,他就有机会赢下决赛,拿到成人组选拔赛的冠军——那是他离国家队最近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