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40周+1天的深夜,书房的台灯还亮着暖黄的光。苏晚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家长课堂”的最终版课件,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没落下——刚才小张发来消息,说有家长反馈希望增加“新生儿常见哭闹原因”的讲解,她想趁着思路清晰改完,却没注意到身后站了多久的顾沉舟。
“都快十二点了,怎么还没睡?”顾沉舟的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手里端着一碗温银耳羹,是他睡前定了闹钟煮的。他把碗放在书桌角,目光落在课件上,看到“专家互动环节”旁边密密麻麻的修改笔记,还有页脚标注的“第3版修改”,眉头轻轻皱了皱,“明天再改也不迟,孕晚期熬夜对宝宝不好。”
苏晚抬头时,才发现窗外已经一片漆黑。她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笑着把笔放下:“就是想改完发给小张,免得她明天着急。你怎么醒了?”话音刚落,小腹忽然轻轻一动,念安像是在附和她的话,踢了踢她的掌心。
顾沉舟立刻蹲下身,掌心贴着苏晚的肚子,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刚才没摸到你在身边,就醒了。”他感受着掌心传来的胎动,眼底瞬间软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是他专门用来记胎动的,封面上画着小小的鲸鱼图案,和应急卡、信封上的一模一样,“刚睡着前还数了一次,这小时又动了三次,医生说每天动够十次就正常,今天已经够十五次了。”
苏晚看着他翻开本子,里面每一页都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22:03,动1次;22:45,动2次;23:17,动1次”,甚至在旁边画了简单的折线图,标注着“今日胎动峰值在晚八点”。她忽然想起孕中期第一次感受到胎动时,顾沉舟也是这样,拿着手机查了半宿“怎么数胎动才准确”,最后还特意去问医生要了专业的计数表,每天雷打不动记三次,比记商业合同的条款还认真。
“先把银耳羹喝了,凉了就不好喝了。”顾沉舟扶着苏晚站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慢慢喂她喝羹。银耳炖得软烂,还加了极少量的冰糖——是他按营养师说的比例放的,既缓解孕晚期的口干,又不会让血糖升高。“我已经跟小张说了,明天早上再给她课件,让她别催你,”他把碗放在旁边,伸手帮苏晚揉着肩膀,“你总想着工作,也得顾着自己和宝宝。”
苏晚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掌心的力度,忽然想起白天的事——周明轩的团队又在行业群里散布消息,说她“为了赶签约进度,连课件都敷衍修改”,幸好顾沉舟及时看到,截了图发给法务,还把她前两版的修改记录整理好,附在群里反驳,才没让谣言扩散。那时她还笑他太紧张,现在才明白,他的“紧张”从来不是多余的,而是把她的每一点委屈都放在了心上。
“我知道啦,以后不熬夜了。”苏晚握住顾沉舟的手,轻轻晃了晃,“其实我就是怕辜负家长们的期待,毕竟‘家长课堂’是咱们时光亲子空间的第一个特色项目,不能出一点错。”
顾沉舟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却坚定:“我知道你重视,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看这课件,从第一版到现在,改了三次,连互动游戏的规则都细化到‘每次不超过十分钟,避免家长疲劳’,还有谁比你更用心?”他拿起课件,指着“新生儿护理实操演示”那页,“上次我陪你去见儿科专家,你记了整整两页笔记,连演示用的玩偶尺寸都选了最接近真实宝宝的,这样的细致,谁能说你敷衍?”
苏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孕早期孕吐严重时,自己连坐起来都费劲,是顾沉舟一边学营养师课程做孕吐餐,一边帮她整理项目资料,把她的想法一条条记下来,再转述给团队;想起行业造谣时,他在集团发布会上拿着她的工作报表,对着镜头说“苏晚的专业不需要任何人质疑”;想起每次她加班时,他都会默默陪在旁边,要么记胎动,要么整理待产包,从不催她,却总把该做的都做好。
“对了,待产包我又加了点东西。”顾沉舟扶着苏晚走出书房,往卧室走时,特意指了指玄关柜上的待产包,“今天去超市买了两包你爱吃的柠檬糖,还加了个小毯子——医院的毯子可能有点凉,这个是你之前盖惯的,软乎乎的。”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把你的产妇牙刷换成了软毛的,医生说产后牙龈容易出血,软毛的更舒服。”
走进卧室,顾沉舟从待产包里掏出那个小毯子,铺在床头:“你先躺着,我去把课件收起来,明天再改。”他刚转身,苏晚忽然拉住他的手,小腹又轻轻动了一下——这次胎动比刚才更明显,像是念安在跟他们打招呼。
顾沉舟立刻停下脚步,重新蹲下身,耳朵贴在苏晚的肚子上,听着里面细微的动静,嘴角忍不住弯起来:“是不是听到我们说待产包了?你放心,爸爸都准备好啦,等你出来,就能用软乎乎的毯子,吃妈妈的奶,还有爸爸给你读绘本。”他说着,伸手轻轻拍了拍苏晚的肚子,像是在跟念安互动,“不过你要乖一点,别让妈妈太辛苦,等你出来,爸爸天天陪你玩。”
苏晚看着他孩子气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想起婚礼前刚查出怀孕时,顾沉舟还在筹备海外项目,每天忙得连轴转,却在得知她怀孕的当天,就暂停了项目,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应酬,每天陪着她去产检,甚至把产检时间表设成了手机壁纸,生怕错过一次。那时她还担心他会不适应,可现在看来,他早就把“准爸爸”的角色,做得比“总裁”还出色。
顾沉舟帮苏晚盖好被子,又把胎动记录本放在床头柜上,旁边是应急卡和那碗没喝完的银耳羹。“要是晚上觉得饿,就把银耳羹热一下,我在厨房放了温奶器,”他坐在床边,轻轻揉着苏晚的腿,“刚才数胎动的时候,医生发消息问我今天的情况,我把记录发给她了,她说一切正常,让我们别太紧张,等着发动就行。”
苏晚闭上眼睛,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不管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顾沉舟都会陪着她,护着她,护着念安。就像之前面对行业造谣时,他站出来维护她;像现在她熬夜改课件时,他默默煮好银耳羹陪着她;像未来念安出生后,他会学着冲奶粉、换尿布,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他们。
“顾沉舟,”苏晚轻声说,“明天改完课件,我们一起给待产包贴标签吧?就像你之前贴‘进手术室带’‘产后护理带’那样,把宝宝的东西也贴上,比如‘宝宝换尿布带’‘宝宝喂奶带’。”
顾沉舟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轻柔得能滴出水来:“好,我们一起贴。”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买了彩色的标签纸,宝宝的用浅蓝色,你的用浅粉色,这样一眼就能分清。”
夜色越来越浓,书房的台灯已经关掉,卧室里只剩下床头灯的暖光。顾沉舟帮苏晚掖好被角,又把胎动记录本翻到新的一页,在“日期”那栏写下“孕40周+1天”,才轻轻躺在她身边,不敢靠太近,怕压到她的肚子。
苏晚迷迷糊糊睡着前,感觉到顾沉舟的掌心又贴在了她的肚子上,轻轻数着胎动,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念安乖,爸爸妈妈都在等你……”小腹里的宝宝像是听懂了,又轻轻踢了一下,刚好落在顾沉舟的掌心。
那一刻,苏晚忽然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床头柜的胎动记录本和应急卡上,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祝福。而书房里的课件还摊在桌上,待产包里的小毯子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家长课堂”的课件即将定稿,下周的签约就在眼前,他们的念安,也快要来到这个充满爱的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