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雾还没完全散,苏晚就被厨房传来的瓷碗碰撞声叫醒。她揉着眼睛走出卧室时,正看见顾沉舟穿着她买的浅灰色家居服,站在厨房门口跟苏母说话,晨光从纱窗透进来,在他肩头洒下一层软乎乎的光晕,连带着他平日里冷挺的肩线都柔和了几分。
“醒啦?”顾沉舟最先看见她,眼底瞬间漫开笑意,伸手接过苏母递来的热毛巾,快步走到她面前,“刚温了牛奶,快擦擦脸,妈说今天要带咱们去早市买新鲜菜,中午包你爱吃的荠菜饺子。”
苏晚接过毛巾,指尖碰到他掌心的温度,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似的软。她瞥了眼厨房,苏母正弯腰从冰箱里拿鸡蛋,围裙带子松了半截,顾沉舟刚才肯定是在帮着整理——昨天晚上她还念叨,母亲总忘系紧围裙,没想到他居然记在了心里。
“妈,早市人多,要不要我开车送你们?”苏晚擦着脸,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软糯。
“不用不用,”苏母端着牛奶走出来,把杯子放在茶几上,“早市门口不好停车,咱们走路去,也就十分钟路程,顺便醒醒盹。”她转头看向顾沉舟,眼里的笑藏不住,“沉舟,你要是累,就在家歇着,我跟晚晚去买就行。”
顾沉舟立刻摇头,顺手拿起沙发上的外套,动作自然地帮苏晚披上:“不累,我还没逛过咱们这儿的早市,正好去看看,听说早市的菜比超市新鲜。”他顿了顿,看向苏母,“妈,您平时买青菜都挑哪种?我学着点,以后晚晚想吃,我也能买对。”
这话让苏母笑得眼角堆起细纹,拉着顾沉舟的胳膊就往外走:“哎,这孩子就是贴心!买青菜得看菜叶,要那种带晨露的,捏着硬实的,没虫眼的才好……”
苏晚跟在他们身后,看着母亲絮絮叨叨跟顾沉舟讲挑菜技巧,顾沉舟听得认真,还时不时点头提问,像个认真听课的学生。晨雾里飘着早点摊的香气,油条的酥脆味混着豆浆的甜香,远处早市的人声渐渐清晰,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清晨,比任何浪漫的约会都让人踏实。
早市的入口处摆着几摊卖当季水果的,金黄的梨堆得像小山,红透的苹果挂在竹篮里,沾着的晨露在晨光下闪着光。苏母拉着顾沉舟在梨摊前停下,拿起一个梨凑到鼻尖闻了闻:“这梨甜,沉舟你尝尝,咱们中午煮梨水喝,败败火。”
顾沉舟刚要接,就看见苏晚伸手拿了个梨,擦了擦就递到他嘴边:“先尝一口,甜不甜。”他顺势咬了一口,汁水在嘴里爆开,清甜的味道裹着梨香,让他忍不住弯起嘴角:“甜,比我之前买的甜多了。”
“那是,”苏母挑着梨,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这摊老板我认识,他家的梨都是自己种的,没打农药,放心。”她转头对摊主笑,“王哥,给我称五斤梨,要刚才那种,甜的。”
摊主王哥抬头看见顾沉舟,眼睛一亮:“老苏嫂子,这就是晚晚对象吧?上次老苏跟我念叨,说晚晚找了个好小伙,今天一看,果然精神!”
顾沉舟立刻点头问好,还主动接过摊主递来的塑料袋,帮着装梨:“王哥您好,以后常来您这儿买。”
“哎,欢迎欢迎!”王哥笑得满脸褶子,多抓了两个梨放进袋里,“第一次来,给你们添两个,尝尝鲜!”
苏母要给钱,王哥硬是推着不让:“嫂子,这俩梨算我送的,以后沉舟常来就行!”
离开梨摊,苏母拉着顾沉舟的手更紧了,小声跟他说:“王哥是你爸的老熟人,为人实在,以后买水果就来他这儿,准没错。”顾沉舟点头应着,目光却落在苏晚身上——她正蹲在旁边的菜摊前,跟摊主讨价还价,脸颊因为着急微微泛红,像个闹着要糖的小姑娘,可爱得让他移不开眼。
“晚晚,别跟摊主砍了,人家小本生意不容易。”苏母走过去,拿起一把青菜放在秤上,“这把够了,咱们中午包饺子,再买点荠菜就行。”
摊主阿姨看着顾沉舟,笑着对苏母说:“嫂子,你这女婿真俊,还贴心,刚才一直帮你拎东西,晚晚有福气。”
苏晚站起身,耳尖悄悄红了,伸手挽住顾沉舟的胳膊:“他就会装样子。”嘴上这么说,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顾沉舟捏了捏她的手,凑到她耳边小声说:“我只对你装样子。”
买完青菜,苏母又带他们去了水产摊。鱼缸里的鲫鱼摆着尾巴,溅起的水花落在水泥地上,带着淡淡的鱼腥味。苏父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正站在摊前跟摊主聊天,看见他们,立刻招手:“沉舟,过来看看,今天的鲫鱼新鲜,中午熬个鱼汤。”
顾沉舟走过去,看着鱼缸里的鲫鱼,转头问苏父:“叔叔,熬鱼汤选哪种好?要大的还是小的?”
“选这种半斤左右的,刺少,肉嫩,熬出来的汤白。”苏父指着一条鲫鱼,摊主立刻捞了起来,“沉舟,你试试摸鱼鳃,红的就是新鲜的,黑的就不新鲜了。”
顾沉舟依言碰了碰鱼鳃,果然是鲜红色的,他忍不住点头:“学到了,以后我买鱼就知道怎么挑了。”
苏父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深了些,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家里买菜做饭,你多跟晚晚学学,她虽然性子急,但挑菜还是有一套的,跟她妈学的。”
苏晚在旁边听着,心里暖暖的。父亲从来不会轻易夸人,今天主动说她的好,还是在顾沉舟面前,显然是把顾沉舟当成了自家人。她蹲在旁边,帮着摊主装鱼,指尖碰到冰凉的水,却一点都不觉得冷——有顾沉舟在身边,有父母的认可,连早市的烟火气都变得格外温暖。
买完菜,几人提着大包小包往回走。苏母走在中间,手里拎着梨,嘴里还在跟顾沉舟说中午包饺子的步骤:“荠菜要先焯水,挤干水分,再跟肉馅拌在一起,放些姜末和葱花,别放太多盐,晚晚爱吃淡的……”
顾沉舟听得认真,还拿出手机记了下来:“妈,我记下来了,以后我跟晚晚在家也能包,到时候您尝尝我们的手艺。”
“好啊,”苏母笑得合不拢嘴,“等你们搬新家,我就去教你们,还有你爱吃的糖醋排骨,也教晚晚做,省得你总惦记。”
苏父走在最后,看着前面三人说说笑笑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他之前还担心,顾沉舟是大城市来的,会不习惯他们家的生活,现在看来,这孩子不仅不嫌弃,还愿意融入,对晚晚也贴心,这样的女婿,他放心。
回到家,苏母就忙着去厨房准备包饺子的食材。顾沉舟放下东西,立刻跟着走进厨房,帮着摘荠菜。苏晚也过来帮忙,三人在厨房里忙碌着,水声、切菜声、说话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家常小调。
“沉舟,你歇会儿吧,摘菜累手。”苏母看着顾沉舟认真摘菜的样子,心里不忍。
“没事,妈,我不累。”顾沉舟笑着摇头,“以前跟奶奶一起摘过菜,好久没摘了,正好练练手。”他转头看向苏晚,“晚晚,你会不会摘?我教你。”
苏晚哼了一声,拿起一棵荠菜:“谁要你教,我早就会了。”话虽这么说,却还是学着顾沉舟的样子,把老根掐掉,动作笨拙又可爱。
顾沉舟看着她的样子,眼底满是温柔,伸手帮她把沾在脸上的碎发别到耳后:“笨死了,还是我来吧。”
苏母看着他们俩的互动,笑得眼角都眯了起来。苏父坐在客厅里,听着厨房里的笑声,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心里满是踏实——这个家,因为顾沉舟的到来,变得更热闹,更温暖了。
中午的饺子很快就包好了,一个个圆润饱满,摆在竹帘上,像一排排小元宝。苏母煮好饺子,端上桌时,还熬了一锅鲫鱼豆腐汤,乳白色的汤里飘着葱花,香气扑鼻。
“沉舟,快尝尝,这是你挑的鲫鱼,熬出来的汤就是鲜。”苏母给顾沉舟盛了一碗汤,眼里满是期待。
顾沉舟接过汤,喝了一口,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让他忍不住赞道:“太鲜了,比我在饭店喝的还鲜。”他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荠菜的清香混着肉馅的鲜美,让他眼前一亮,“妈,您包的饺子也好吃,晚晚,你快尝尝。”
苏晚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笑着说:“还是妈包的好吃,我包的肯定没这么香。”
“你也别谦虚,”苏父夹了个饺子给苏晚,“你小时候包的饺子虽然丑,但味道还行,以后跟沉舟一起学,肯定能包得跟你妈一样好。”
苏晚看着父亲难得温柔的样子,心里一暖,眼眶有点发酸。她知道,父亲这是真的接受了顾沉舟,也放心把她交给顾沉舟了。
午饭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顾沉舟主动收拾碗筷,苏晚也过来帮忙。两人在厨房里分工合作,顾沉舟洗碗,苏晚擦桌子,动作默契得像在一起生活了很久。
“顾沉舟,”苏晚擦着桌子,小声说,“我爸妈好像真的很喜欢你。”
顾沉舟洗完碗,擦干手,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我也很喜欢他们,喜欢这个家。”他顿了顿,声音温柔,“晚晚,谢谢你,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苏晚转过身,抱住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里满是甜蜜。她知道,从今天起,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家,不仅是她的归宿,也是顾沉舟的归宿。而他们的未来,会像这顿家常的饺子一样,温暖、踏实,充满幸福的味道。
窗外的阳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户洒在客厅里,留下斑驳的光影。苏母坐在沙发上,看着厨房里相拥的两人,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苏父则坐在旁边,翻着报纸,偶尔抬头看向厨房,眼里满是认可。
这样的日子,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却有着最真实的烟火气,最踏实的幸福。苏晚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未来——有爱的人在身边,有父母的陪伴,在满是家常的时光里,慢慢变老。